管涛:理性看待国际短期资本流动

2020年08月04日14:57    作者:管涛  

  意见领袖丨管涛(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

  进入7月份以来,国内股票市场出现暴涨暴跌,又引起了各界对于国际短期资本(又称“热钱”或“游资”)大进大出的关注。

  作为外资流入的接收国或东道国,对于“热钱”可谓是有喜有忧、又爱又恨。喜的是,外资流入,增加股市资金供给,发挥投资导向作用,激发市场做多热情,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忧的是,外资流入,有可能导致股价和汇率过快上涨,滋生资产泡沫和汇率高估;一旦外资流出,又可能导致泡沫破灭和汇率下跌,形成“剪羊毛”效应。

  基于数据考察,近期无论从股市成交金额还是增量资金角度看,境外投资者布局都要领先于内资,再次展示了其“低买高卖”的价值投资理念。而对于境内投资者来讲,可能有两个问题需要关注:其一,根据“本土投资偏好”理论,A股是内资的主场,境内投资者应该信息占优,却为何要看着外资操作来谋篇布局?甚至跟在后面“抬轿子”?其二,作为大型开放经济体,中国既然选择了金融开放,是否有必要股市一涨就担心“热钱”流入,一跌又忧虑“热钱”流出?

  外资不是“救世主”。要抵御资本流动冲击,根本上还是要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具体来看,包括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推动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培育机构投资者,加大违法惩戒力度,强化投资者权益保护等。对于资本市场改革的憧憬,部分解释了最近国内股市上涨的原因。

  外资也并非天生就是“坏孩子”。要把“热钱”变“冷钱”、“短钱”变“长钱”,一方面应加快金融市场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建设,推动制度型开放。有关开放的制度安排应该是长期的、稳定的、透明的和可预期的,这将有助于稳定投资者的信心,吸引长期资本流入。另一方面,应坚持改革与开放双轮驱动、整体推进,以保持宏观经济金融稳定。经济稳、金融稳,经济强、货币强。要防止顺周期的短期资本流动放大经济金融的脆弱性。

  为缓解资本流动冲击,还要推进双向开放,用扩大资本流出来对冲资本流入;要坚持市场导向,用增加汇率弹性来抑制无风险套利;要健全宏观审慎调控,用价格手段对资本流动进行逆周期调节。

  这些既是理论问题更是实践问题。应该说,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健全货币政策的决策机制和调控机制,既是改革也是开放的客观需要。

  来源:《中国外汇》

  (本文作者介绍: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

责任编辑:张文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管涛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