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国宝:互联网+政务如何引爆“政能量”?

2020年07月13日17:40    作者:袁国宝  

  文/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袁国宝

  随着新时来临,5G、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AI)等新技术的发展,给政府执政提出了新的挑战,也赋予了政务服务更多新的可能。

  比如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官方微博“@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发布昆明重病患儿紧急转移北京相关信息,呼吁沿途司机避让。此后,各地公安、团委、网警等政务微博相继转发,为患儿争取到了更多抢救时间。再比如“@中国天气”发布今年首个台风红色预警,在台风“利奇马”登陆之前及时预警。随后,气象、应急、消防、公安、国资央企等多部门官方微博相继跟进,形成了最扣人心弦的应急救灾行动......政府的反应速度,提升了民生的温度,在这一场场与时间赛跑的较量中,所有政务参与者无不快速反应、积极发声、有效疏导,赢得了网友们的一致点赞。这些细节,折射出中国政务新媒体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

  据了解,截至2019年6月,中国在线政务服务用户规模达5.09亿,占全体网民的近六成,超过七成政务微博对重大事件的回应时间在3小时以内。从48小时,到24小时,再到3小时内,指尖上的网上政府”正在悄然成型。

  2020年1月,NewMedia新媒体联盟创始人、资深媒体人、知名评论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趋势观察家袁国宝新作《政务新媒体》面世,这是袁国宝继出版《网红经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千亿红利市场》《泛娱乐营销》《引爆独角兽——如何让你的公司估值10亿美元》《重新定义品牌——移动互联时代的品牌革命》等互联网畅销作品后所推出的又一本新媒体研究作品。

  袁国宝指出移动互联网时代,政务新媒体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等方面爆发出了惊人能量,成为党和政府连接群众、沟通群众、服务群众的绝佳工具。

  我国政府对政务新媒体建设给予高度重视,相继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检查指标》《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监管工作年度考核指标》等多份指导性文件推动政务新媒体的健康有序发展。为顺应融媒体时代发展规律,满足人民群众对政务信息及服务的多场景、碎片化泛在需求,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部门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政务新媒体实践探索,涌现出了“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共青团中央”、“成都发布”、“南京发布”、“平安北京”等优秀政务新媒体,它们积极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传播政府声音、开展政策解读、回应公众关切,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与好评。

  《人民日报》在2018年12月27日发布的评论文章——《政务新媒体如何真便民:定位要清晰 服务须实用》一文中指出:“根据统计,全国各级行政机关、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目前已开设政务新媒体17.87万个。然而,“一哄而上”跟风建设,后期运维财力人力却跟不上;“僵尸应用”应付管理,内容推送、互动服务远离百姓,这些情况还时有发生。”

  袁国宝强调,做好政务新媒体建设绝非一件简单的事情,特别是在消费升级、同质竞争倒逼新媒体运营迈向精细化、集约化、矩阵化阶段,它既需要在顶层设计方面做好统筹协调与系统规划,又需要因地制宜开展基层创新,制定更为科学、更有效率的落地方案。

  目前,越来越多的政务新媒体从“两微一端”(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向短视频平台、知识分享平台和FM音频平台拓展,这在为政务新媒体运营提供更多机遇的同时,也对运营团队的综合实力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如何对不同政务新媒体平台进行精准定位,如何做好内容规划,如何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如何做好活动运营,如何提高流量和用户活跃度等,都是政务新媒体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袁国宝认为,想要实现“到2022年,建成以中国政府网政务新媒体为龙头,整体协同、响应迅速的政务新媒体矩阵体系……形成全国政务新媒体规范发展、创新发展、融合发展新格局”的政务新媒体建设目标,各级政府部门必须大力提高政务新媒体运营管理水平,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水平、服务意识、媒介素养。

  然而,功利主义、主观主义、形式主义的存在,使很多政务新媒体暴露出了政务发布不严谨、政务互动不回应、政务服务不实用等诸多问题,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更在广大民众心中留下了严肃刻板、姿态“高冷”等负面印象,不利于政府部门建设和谐、友善、互信的政民关系。

  鉴于此,袁国宝著作《政务新媒体:引爆指尖的“正能量”》一书立足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媒介环境与传播规律,结合政府部门政务新媒体建设诉求以及广大民众的政务需求等,针对政务新媒体的发展现状与问题,为政务新媒体从业者人员廓清迷雾、指明方向,提出了系统性、实操性的政务新媒体建设解决方案。

  袁国宝著作《政务新媒体:引爆指尖的“正能量”》共分为基于政务新媒体的服务型政府建设、政务新媒体驱动政务创新、政务新媒体舆情管理与运营攻略、微博政务、微信政务、抖音政务等七大部分,对政务新媒体的发展演变、挑战与机遇,以及如何通过内容设计、服务创新、用户运营、团队搭建等运营技巧做好政务发布、政民互动、政务服务等工作进行全面剖析,冀望为读者、公务人员、各级政府部门的新媒体建设提供有效指导与帮助。

  袁国宝强调,政务新媒体建设必须坚持从账号主体部门的职能和服务特点出发,结合公众的实际需求,明确定位和发展方向,科学管理、统筹规划,从单一的政务信息公开发布、突发舆情处理,转变至日常新闻舆论传播、服务民众、改善民生的全新发展阶段,和智慧政府、电子政务、“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相结合,建设利企便民、亮点纷呈、人民满意的网上政府,引爆指尖上的“政能量”。

  展望未来,受政策扶持、新媒体平台助推、需求爆发等多重利好因素驱动,将会有更多地区、更多形式、更多服务功能的政务新媒体涌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幸福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时,推动我国政务新媒体建设日渐成熟。

  (本文作者介绍:资深媒体人、网络评论人。)

责任编辑:张译文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互联网 政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