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许小年
出现1929式危机的概率不大
但衰退周期一定超过2008年危机
美国的公司部门确实健康程度不如2009年刚走出金融危机的时候。
标普500从2009到现在,60% -66% 负债率,2倍流动率 – 1.6倍。
资产负债和流动性比2009年走出金融危机要差,一旦出现大公司的倒闭,引起恐慌。
现金储备不够,疫情持续会导致破产,银行坏账,影响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现在担心实体经济部门能撑多久,引发金融危机。
如果爆发金融危机可能性大,那么讨论1929大萧条的发生概率。
现在市场上关于新冠病毒疫情会引起衰退已经取得共识。现在争论的是是否会引起大萧条。
1929年大萧条持续十年,直到二战军需井喷式增长才走出萧条。日本从89年开始就经历了长时间的衰退。对经济和生活的影响可以跟1929年大萧条类比,只不过局限在日本国内,波及范围没有那么广而已。
1929年大萧条,国民经济中的几大板块:企业部门、金融部门、家庭部门,资产负债表全部被破坏。首先发生在金融部门:1929.10.24 道指盘中下跌11%,24-29号累计跌掉25%,市场发生恐慌抛售,出现踩踏现象,股票债券都抛掉,引起流动性紧张。
流动性紧张如何传导到整个经济?传导机制:抛售资产,抢现金,流动性奇缺,于是冲击银行,银行放贷都是储蓄者的钱(部分准备金制),银行间拆解市场(用国债作抵押做隔夜拆解),由于大家都在抢现金,银行间拆借市场迅速枯竭。
2008年美国就发生了同样的情况,雷曼兄弟破产之后,所有银行都捂紧钱袋子不往池子里蓄水。于是商业银行无法满足提款这需求发生挤兑。
1929年11月、12月两个月美国由于流动性危机引起银行资产负债表被破坏,倒闭银行650家,1930年1300家银行破产,包括当时第四大银行Bank of United States. 到1934年,24000家银行里倒闭了9000家,1400亿美元(1930年美国GDP1000亿)的存款消失。
于是1929年股市震荡,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被破坏,银行破产,引起家庭部门资产负债表被破坏;银行体系停顿、消费消失、引起一连串企业破产。
2008年的金融风暴的演化过程跟1929年大萧条很像,但由于美联储采取了积极救助措施,没有演化为大萧条。伯南克开闸大放水,避免了金融机构的倒闭。花旗银行跌到市净率小于0.2,美国政府成为花旗和美洲银行的股东,稳定了市场信心。
伯南克昨天的讲话:2008年美国金融体系里到处都是有毒资产1、价值高估的资产(股票、债券,股票中很多次级按揭为主的金融衍生品);2、美联储加息太快,导致家庭资产负债表被破坏,抵押房产被拍卖,房价崩了,金融衍生品价格下跌。幸运的是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健康。政府债务不多。
多米诺现象关键环节是银行体系的崩溃。如今几次资本市场的熔断之后,标普跌了30-40%,市场上的恐慌情绪是否会发展到冲击商业银行体系?
新冠疫情下,实体经济企业破产不可避免、家庭消费下降不可避免,是否会引起银行体系垮掉?
弗里德曼的结论:当股市崩盘、市场流动性紧缺时,中央银行应该注入流动性。大家知道了如何避免流动性危机演变为金融危机。
美联储和欧洲金融体系特别是商业银行能不能守住?
金本位制下央行无法任意发行货币,1929年没有货币政策工具:公开市场操作、准备金率、贴现率。1934年,罗斯福政府放弃了金本位制。认知障碍和缺乏货币政策工具导致了大萧条。
美国银行体系,180万亿美元总资产,其中利率敏感48万亿,这部分资产主要是债券,会有相当损失。其他不敏感资产,但是对于实体经济敏感,也就是有破产就坏账。
现在美国金融体系比2008年健康很多,表现在资本充足率11%(2008 8%),抗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了。任何坏账需要资本核销。
还有1.3万亿超额储备,是美联储发的。美联储QE造成货币多余,就变成了储备。一度达到3万亿,但美联储缩表后降到了1.3万亿,可以抵挡冲击。
美联储印钞机在,不可能发生挤兑,这和1929完全不同。即使利率到0, 用QE来收购有价证券。QE理论上无限量,长期不是好事,但是当前有利。
个人认为目前和2008年比,银行体系健康,家庭资产负债表完好无损(对比2008就是家庭资产负债表失衡),金融体系流动性不缺。唯一不好是企业部门负债和政府负债高。美国国债已达GDP100%, 当然比日本的300%还是低。中国政府负债率不算太高,加上国有部门(各种平台)加上去应该不低,我手上没有数字,黑箱一般。
短期来看,流动性风险缓解,1929式的危机概率不大。风险在于疫情反复长期冲击,影响实体。只要美国金融不出事情,就不会有大的影响。
手里捏着美元还是核心,其他货币的用途都不行,包括英镑。所以美国银行体系不崩,就问题不大。
但是,衰退是不可避免的,而且衰退时间会比较长。
中国防疫取得伟大成功,复工率其实没啥意思,订单在哪里呢。产能开动了没有订单是没有用的。
全球大家一起跟着走,防疫不那么紧张,经济形式还是一样严峻的。现在的活是春节前的订单,四月份订单会马上锐减,经济活动进入半停滞,那作为第一大制造国,国内市场无法消化。
网上议论国际的很多说法是愚昧,他们的疫情一天不结束,我们就没订单,工人没有工资就没有消费。后半段我们跑不了,要陪着全球走完防疫的全程。世界经济恢复正常,中国才能正常。
新冠疫情说明全球化一定要继续进行下去。再次证明全球化要继续推进,否则全球防不住疫情。我们服务业遭受重挫,前两个月工业产出下降13.5%,消费品下降25%,服务业重灾区。一季度负增长是定局。我认为小于零,估计2季度也是负增长。
衰退周期一定超过2008年危机。
经济好转要看年底
企业唯一要做的就是要收缩
下面讲如何应对,其实我也没啥好办法。经济好转要看年底了。
本来随着复工经济恢复正常,但是几十年的全球化中国经济已经离不开世界,世界经济也离不开中国,我们已经绑在一起。我们要跟全世界一起经历下半场。
我们无法关起门来自己玩。我们不仅缺粮食缺石油,我们缺市场,我们缺订单。我们的人均GDP是美国的1/5,欧洲的1/4,国内的购买力支撑不了我们如此庞大的制造能力。
我们还缺原材料,特别是技术含量高的基础原材料,必须从韩国从日本、德国进口。我们缺技术,关起门来技术无法快速发展。人均收入1万美元,劳动力成本已经不是40年前,必须有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来支撑。
我们过去开放政策中迅速缩小技术差距,第一大功臣是开放政策。如果自己关门搞,没有希望。
人均收入10000美元了,劳动力成本高了,需要高技术含量产品才能用得起。不是用农民工的概念了,要用工程师。初级加工产品不能往下发展了。
我们和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是关起门来搞不出来。包括互联网有今天的成就,是靠开放。
在全球抗疫过程中,企业唯一要做的就是要收缩,救企业。企业还在就有希望。一旦倒闭了就会很困难,企业没有十几年功夫是站不住的。财政政策在这点上要学习别人救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占城镇就业80%,保住他们就是保住社会稳定。
新基建是画饼充饥
最后讲下新基建。
画饼充饥。要脚踏实地一点,不要谈不着边的事情。30万亿50万亿的钱从何而来啊?目前财政要减税的,财政已经很紧张。银行贷款有债务风险。
宏观经济总体负债率260%,2015年去杠杆虎头蛇尾。要坚定不移去杠杆,问题都在滥发货币,鸦片止疼,但上瘾就依赖。
有钱为什么不直接给企业和老百姓,而去搞短期不见效益的项目,逻辑有问题。
所谓新基建,不着边的事情,八仙过海,前四仙,人工智能、云计算、工业互联网、北斗导航。这需要多少投资?厂房?设备?全投资在智力上的,拉动不了需求和就业。几百万大学毕业生有几个能干这些活的?这些创造不了就业。除了北斗导航,其他不是政府干的事情。
后四个,5G,特高压,充电桩,高铁都是老基建了。不要过高估计5G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生活端5G还用不到。自动驾驶和工业互联网是关键应用,自动驾驶遥遥无期,工业互联网不是投资能够砸出来的-和消费互联网完全不同。充电桩就是个加油站的概念,特高压高铁都是四万亿的活,老基建。
说到底,怎么办。企业谨慎经营,国家层面来说,过去的方针政策是对的,改革要需求,改革要效率,从改革要GDP。去杠杆可以放下,供给侧改革要继续推进。企业发展是关键,就业,需求的关键。
再说一遍:“保护私有产权,国退民进,放松管制,全面减税”,反正我就这么几句。
问答环节
问:中国会变成资本避风港吗?
许小年:中国难以独善其身,全世界都没有避风港。但这不是说中国没有投资机会,中国市场和美国市场很多公司有吸引力。
比如传统的日用品公司,过去估值30倍,现在12倍可以买。我个人不太喜欢按区域和行业,还是看公司的基本面。几个跌停板就有机会出来了。
现在不管中国美国已经有很多公司有投资机会了。需要把握一个关键点:这些企业有足够的现金储备可以熬过疫情。做投资不要看行业,看企业
问:如何看待中国房地产市场?
许小年:没研究房地产,回答不了。房地产市场是个非常地方化的市场,不能谈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能谈北京市朝阳区CBD房地产。
我经常讲海底捞,餐饮业这么大打击,还是70多倍市盈率。这不分行业,建议做投资不看行业看企业。
问:如何看待人民币?
许小年:长期看人民币要贬值,发行量的原因。所以从基本面分析告诉我长期趋势,短期看不了。
问:美联储没有犯错,中国央行做的怎么样?
许小年:差评。中国央行,应该减息,没减贷款利息。很差评,帮助不了企业啊。减存款利息是老百姓手里拿钱。
中国金融体系还没有太大问题,没有很多坏账。这个时候拉大息差,50个基点的息差够不够核销破产企业带来的坏账?
金融体系的稳健性,我认为国内流动性没啥问题,主要还是取决于资产质量。盯住坏账是关键。
问:全球化观点,疫情结束后产业链重构会否成为选择?不一定短期,中长期会发生吗?
许小年:不是说疫情后调整,是一直都在调整的,从来没有停止过。我们做企业的都知道,选择性价比最佳供应商,评选淘汰。各国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变化永远是进行时。我不认为疫情会有什么特别的影响,调整不是因为疫情,难道下次武汉还是始发地?我调整意大利供应商,也没有替代品啊(西服料子)。
问:能推荐几本书吗?
许小年:我一时半会想不起来,读读世界史吧。
中国经济中长期会在中低位运行
新零售依然服从零售业的本职和规律
许小年在之前新京报和网易研究局之前的媒体采访中,也曾提到过中国的长期趋势,和他对于新零售、AI等行业的看法。
问:中国经济中长期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许小年:从中长期看,中国经济告别高速增长,在很长时间内会在中低位运行。
对于经济形势的判断,我们要搞清楚一件事,为什么近年来中国经济下行?因为工业化的红利吃完了。改革开放之后中国进入工业化阶段,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需要资本积累,资本积累靠投资,强劲的投资拉动下,中国经济实现了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大约以2008年金融危机为分界,中国经济的增长很快下降到6%~7%,表面看是因为金融危机的外部冲击,实际情况是本来就应该下一个台阶了,工业化已经完成,资本积累和投资高增长期结束了。
中国不再是个农业大国,改革开放前80%的人口住在农村,到2019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6%。1980年代我们还是一个短缺经济,彩电、洗衣机等家用电器买不到,企业建个厂,产品不愁卖,现在卖不动了,市场饱和,产能全面过剩。中国已经从农业国成为了第一大家电生产国、第一大钢铁生产国、第一大汽车生产国、第一大手机生产国......。这些“第一”背后是产能过剩——我们不缺产能了,不缺厂房、机器设备,中国已形成了比较完整和成熟的工业经济体系。
没有工业化时期的投资拉动,经济增速下降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而且,即使经济增速只有“5”或者“6”,又有什么关系呢?依然是世界上增长速度最高的国家,起码是最高的之一。因此,对于经济增速的下行不必过于紧张,讨论保“6”还是保“5”没什么意义,就是降到3%又怎么样?反正我是不关心,应该关心的是增长的质量,关心企业的健康。
问:你怎么看待一些新零售初创企业的失败?另外,有业内人士认为,“无人零售”还仅仅停留在技术应用层面,没有回归零售的本质。你认同这个观点吗?
许小年:新零售和旧零售都是零售。新零售无非是使用了一些新的工具,它并不是一个新的零售行业,并没有产生新的商业规律。不管在零售行业中使用互联网、大数据,或者其他技术,它依然是零售业,依然服从零售业的本质和规律。
因此,想做零售业的年轻人,首先要理解零售业,在理解零售业的基础之上,思考如何运用新技术提高零售业的效率。如果不理解零售业,那么失败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不幸的是,一些创业者以为技术可以改变一切,他们热衷于这样那样的新理论,例如曾经风靡一时的“长尾理论”,结果在市场上走了弯路,栽了跟头。
理解零售业的本质围绕两大维度,第一,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第二,为客户提供丰富的购物体验。如果不理解这两个维度,做零售业就很有可能失败。新旧零售的本质都是这两个维度,当然不止这两个方面,但是这两个维度是最基本的。特别是在中国的环境中,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和商品尤为重要。
第一条是最重要的。新零售也好,旧零售也罢,不管用什么手段,最终还是要落到高性价比的产品上。否则,做零售业就可能失败。如果一个零售平台单纯追求月活用户数、日活用户数,追求规模的扩张速度,而忽略了零售业的本质是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产品,那失败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零售行业要回到产品、回到客户体验,离开这两条都有可能失败。如果不聚焦这两条去谈规模、谈速度,那么失败的可能性非常大。因为它偏离了零售业的本质。零售业的本质不是规模,不是速度。规模和速度是本质所决定的表象。只要有了高性价比的产品,规模自然就有了,速度自然就上去了,靠补贴是没有用的。
问:你觉得零售业未来发展的难点在哪里?
许小年:因为零售业是一个进入壁垒比较低的行业,也就是门槛比较低的行业,对于零售商来说,零售业未来发展的难点在于做护城河、做城墙。所以,零售业的零售商面临的一个难题是什么呢?就是零售商们很难决定价格。
零售行业是一个红海市场。因为进入壁垒低,谁都能进来。开一个街边小店,几十万就可以开了,进入壁垒很低,又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因此,在价格上,零售商很少有定价权。
那零售商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在价格由市场决定的情况下,零售商品在市场上一般不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一些零售商品不像苹果手机,大家曾经都抱怨苹果手机的定价太高了。但是目前市场上就苹果一家这种款式。五六个月以后,华为、三星他们才会推出相似功能的手机。因此今天想要这一款产品,你必须接受苹果手机的价格,这是因为苹果手机目前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
所以,做研发、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实际上是为了提高进入壁垒,在市场上创造一定的不可替代性,创造不可替代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定价权。对于零售行业的普通商品,零售商没有定价权。去超市买猪肉,但凡给贵5毛钱,顾客就走了。这是因为零售行业的普通商品没有办法区分自己、互相区分。零售业的大部分商品,都是可以或者很容易被替代的,因此零售商没有定价权。
没有定价权,零售商最大的挑战是什么?那就是如何降低和控制零售业各项操作环节中的成本。零售业大致可以分解为三个环节:采购、分捡配送、交货。例如在采购环节,对零售商来说,要降低成本就要想方设法地提高采购批量,形成规模效益。规模效益取决于成本结构。企业的总成本由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组成。固定成本的比重越大,规模效益越好。对于零售商来说,采购批量越大,获得的进价越低,成本越低,毛利率越高。
问:你觉得未来机器人代替人工是一件好事还是一件坏事?
许小年:我不认为AI技术会很快地进入到各行业,并取代大量的人工。去年我禁止学生谈AI,今年我禁止学生谈区块链。为什么?因为我不懂,而且我99%的学生都不懂。
AI是以数字化为基础的,但是目前数字化都没做到,AI就无从谈起。我在我的课堂上就只探讨商业的本质。我希望大家在创业时,不要追逐市场热点。企业的存在是为了给客户创造价值。思考商业的本质,也就是思考如何为客户创造价值。不为客户创造价值,企业就没有价值,就不可能赚钱。企业赚的钱是客户对它创造的价值的认可,这是常识。
问:所以你也不觉得像AI、区块链这种技术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或者是风口吗?
许小年:我不敢说,但是我坚决反对风口。做企业不是找风口,做企业是为了给客户创造价值。为客户创造了价值,企业才能赚到钱。所以做企业要回归商业本质,回归常识。没有价值创造,钱从哪里来?
在什么情况下要用到AI?当企业实现数字化以后,企业的每一台机床每天都在产生大量的数据,每一个人每天产生大量的数据,企业的物流、企业的资金流等巨量数据达到海量、天量级。这时,传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已经没有办法来解决问题了,才用AI。AI和大数据是分不开的。没有数据,AI无从谈起。
例如AlphaGo,不是它的程序设计师非常聪明,把世界围棋冠军打败了。AlphaGo把世界围棋冠军打败了,是因为AlphaGo读取了天量的数据,读取了几万张、几十万张的棋谱,最后通过大数据分析总结出下棋的策略。所以它是站在几千个、几万个围棋高手的肩膀上,通过大数据的分析,才找到了打败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的方法。
面对的是几千个世界高手,李世石怎么可能打得过?AlphaGo并不聪明,但是AlphaGo高效率,它可以高效地处理数据。有大量数据,AlphaGo才能够获得一些智慧,才能从高手的下棋的策略中总结分析出一套战法。没有大数据,AlphaGo什么都不是。
问:你觉得未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难度在哪?
许小年:传统思维是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一个比较大的束缚。对于企业来说,最好的方法还是学习。通过学习国际上和国内的一些数字化转型成功案例,来思考自己企业的问题。
其实数字化的原理是很简单的,但是人一旦形成一种习惯思维之后,就很难跳出自己的思维定式。我看到一些企业简单的数字化转型模式,它在工厂所有的零件贴一个二维码,每个零件用扫描枪扫描,然后加工屏幕上显示出这个零件的加工工艺。加工后再把这个零件丢到一个贴有二维码的箱子里。
这么简单的数字化,它实现了对零件质量保障的跟踪,机床利用率的统计优化以及零件物料的调配。另外,还帮助企业节省了成本,提高了人员的效率,提高了客户体验度。客户加工的东西全程都可以追溯。因此企业想要完成数字化的转型就要进行认知和思维上的一个转变,学习新的技术,思考自己的痛点问题。
(本文作者介绍: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
责任编辑:张文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