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政委:疫情是价格的双刃剑—评2020年2月物价数据

2020年03月12日07:30    作者:鲁政委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鲁政委 郭于玮

  事件:

  2020年2月CPI同比5.2%,前值5.4%,市场预期5.2%,我们的预测值为5.0%。PPI同比-0.4%,前值0.1%,市场预期-0.3%,我们的预测值为-0.2%。

  点评:

  疫情的冲击加剧了CPI与PPI之间的分化:2月CPI同比虽然较1月回落,但仍在5.2%的高位;PPI同比在短暂的转正之后再度陷入通缩区间。我们应当如何看待疫情带来的通缩、通胀双重影响呢?

  1、疫情期间:通胀与通缩压力并存

  在疫情期间,疫情既会带来通胀风险,也会引起通缩压力。其中,通胀风险主要体现在农产品和医疗保健相关产品之上;通缩压力则主要表现于大宗商品价格和服务价格之中。

通胀方面,第一,居民在疫情期间居家避险,更加倾向于购买易储存的食品,导致土豆、大白菜价格大幅上涨。2月土豆、大白菜价格环比分别上涨了22.4%和42.1%,显著高于油菜、水果等较难长期储存的食品。

  第二,交通运输受阻使得农产品价格的春节效应被拉长。直到2月中旬,随着交通物流逐渐恢复,猪肉和蔬菜价格才见顶回落。2月猪肉价格同比上涨135.2%,影响CPI同比上涨约3.2个百分点。

  第三,由于医疗保健用品需求上升,熔喷布、酒精等价格显著上涨,也带来了结构性的通胀压力。

  通缩方面,第一,疫情在全球的扩散使避险情绪高涨,加之OPEC未达成减产协议,1月以来原油价格显著下跌。2月石油加工业PPI环比下跌4.4%,较1月下降了6.2个百分点。2月PPI环比共计下降0.5个百分点,其中与油价关联较为密切的石油加工业、油气开采业和化学品制造业共计带动PPI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是2月PPI下跌的主要原因。铜等有色金属价格也受到波及。2月有色金属加工行业PPI环比下降了1.5%,较1月低2.1个百分点。

  第二,企业推迟复工、居民外出消费需求下降等因素带来了短期内失业压力上升的风险。2月制造业从业人员PMI下降至31.8%的低位。历史数据显示,服务CPI同比变化与就业密切相关。随着就业压力的加大,2月服务CPI同比下降至0.6%,较1月显著下降0.9个百分点。

  2、疫情之后:警惕CPI“前高后不低”的风险

  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物价运行可能再度出现变化:一方面,运输不畅、居民囤积食品、医疗保健品价格上涨的现象都会减轻;另一方面,需求回暖和疫情带来的供给冲击可能带来价格上涨的压力。

从PPI来看,SARS期间的经验显示,在疫情得到控制之后,油价可能出现回升。此外,在疫情期间原材料库存去化速度较快,2月原材料库存PMI仅为33.9%。如果疫情结束后需求回暖,原材料价格将面临上涨的压力。

  从CPI来看,非典结束之后的2003年下半年,畜肉、粮食和生活用品价格不约而同出现上涨。其中,粮食和畜肉的涨价是由于非典影响了春耕和禽畜补栏的节奏,而生活用品价格则随着工业品价格回升。虽然目前我国粮食库存较2003年显著提高,粮价上涨压力有限,但新冠疫情可能使生猪补栏节奏放缓,拉长猪肉价格高位运行的时间。

  不过,就3月而言,随着物流改善,农产品涨价压力减轻,CPI同比有望继续小幅回落,PPI同比跌幅则可能进一步扩大。

  (本文作者介绍: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责任编辑:张译文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鲁政委 CPI PPI 新冠肺炎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