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奥平:资本市场的新“三化”与逆风下的应对之策

2020年02月27日21:40    作者:张奥平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张奥平

  冬天,我们储备更多的能量,做好“深蹲”这个动作,等待春天来临时爆发。

  一、资本市场迎来“三化”

  虽然新冠肺炎疫情给资本市场改革带来了一定影响,比如创业板的注册制改革、新版证券法的落地会进行一定的延期,核准制和注册制会双轨运行一段时间。

  但是全面注册制改革已是必然的趋势,中国的资本市场未来一定会迎来“三化”:

  1. 上市价值化

  注册制弱化了对企业的财务指标要求,允许尚未盈利的企业上市,上市条件会更加多元化,并且采取市场化的询价定价方式。所以,如何在理性市场的状态下满足上市的企业价值要求,是注册制下IPO的核心。

  未来企业能不能登陆资本市场,核心是能不能达到市场化的价值。

  2. 破发常态化

  在注册制的环境之下,未来企业在资本市场上是否能够长期保持价值的持续增长,要看企业自身创造长期价值的能力。如果不具备,企业则很难受到资金面的关注,企业的价值会越来越低,甚至出现破发。像注册制度发展成熟的美股与港股市场,近年来远赴这两个股票市场上市的中国企业,其中有75%的企业处于破发状态。只有真正能发展为行业龙头、真正具备长期价值支撑的上市企业,才能享受市场带来的高估值溢价。

  3. 退市严格化

  以纳斯达克市场为例,其75%左右的企业在上市后3年内便会因公司破产、私有化等原因退市,每年都会有上百家企业退市。而实行注册制的科创板,目前正在实施史上最严退市制度。

  二、企业长期价值化发展为王

  未来,企业实现IPO、在一级市场稳健融资的核心是长期价值化发展的能力。

  随着中国IPO市场的整体制度性改革,注册制带来的影响也将传导到一级市场当中,一级市场当中企业的价值也将出现分化。

  如果企业的核心产品、技术、商业模式、服务能力全部是通过复制实现的,这样的企业不具备核心价值壁垒、也不具备长期价值创造的能力。这样的企业难以受到投资机构的关注,无法实现资本化发展,最终会逐渐被中国的资本市场所淘汰。

  而如果企业真正具备长期的价值创造能力和价值支撑,具备关键的技术、研发能力、价值型模式创新的能力,那么企业的价值会越来越高,在资本市场上的资本化价值也会越来越高。

  无论企业是在上市前还是上市后,如果不去考虑企业自身的核心价值打造,与竞争对手没有核心价值的区别,那么这样的企业一定会被资本市场淘汰。

  当前,一级市场的股权融资已经成为注册制环境之下企业长期价值的试金石,也是企业价值的背书。

  如果在一级市场有知名的投资机构愿意投资,给到企业一定的估值,未来在注册制的环境之下,企业IPO就会受到更多机构投资者的认可。

  三、企业融资破局之术

  1. 逆风环境下,企业融资该重点关注哪些机构?

  如是资本近期与100余家投资机构沟通交流,发现85%的投资机构都延续着去年募资难的情况,75%的投资机构不准备在一季度出手。因为对于投资机构来说,投后管理的难度是最大的,这些机构目前的首要目的是帮助近几年所投资的企业平安度过新冠疫情的影响,逆风实现价值化发展。所以这些投资机构在今年一季度当中,基本不打算出手投资新的项目。

  而国有资本与战略投资者在此次逆境中不受影响,例如阿里及腾讯的战略投资部。所以企业家在近期的融资计划当中,可以重点关注这些国资和战投机构。

  2. 根据企业自身现金流情况掌握融资节奏

  如果企业目前的现金储备大于12个月,企业可以暂时不融资。当务之急是专心发展主营业务——提炼企业长期发展的核心价值点、寻找疫情带来的行业上短期结构性调整所带来的的机遇,以及疫情结束后的长期发展的机遇。

  如果企业现金储备小于12个月,企业需要立刻去准备融资。2019年股权融资市场平均融资的时间是5—7个月,目前受疫情的影响,平均融资时间一定会拉长到9个月甚至是一年的时间。因此,如果企业的现金流小于12个月,则需要尽快准备融资。同时企业一定要把握住一个重要的融资时间窗口,这个窗口期出现在——大部分投资机构对此次疫情产生一致性向好预期的时候。企业需要在这个窗口期去尽可能接触更多的投资机构,交流企业现状以及企业发展的价值点。

  如果企业现金储备小于6个月,一定要立刻启动融资。因为受疫情的影响,企业从3月底到6月底这段时间,几乎没有良性营收。这时候,企业需要做两件事:第一,立刻向老股东汇报,去寻求更多的资金和资源的支持;第二,想尽一切办法去市场上找到能够帮助我们企业活下来的资金。

  四、企业逆风下融资的“三化” 

  逆风环境下,企业融资要做到多元化、理性化和专人化这三个要点。

  1. 多元化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整体资本市场处于寒冬甚至冰封的状态。现在企业融资一定要实现多元化,考虑股权、债券、融资租赁等一系列的融资方式,并且学习企业当地的贷款政策。

  无论是否遇到逆境,企业创始人一定要思考三件事:定战略、找人才、找资金。而在现在疫情逆境之下,找资金需要放在首位。

  2. 理性化

  目前的环境下,投资一个企业的评估周期可能已经拉长到7—10个月,因此企业需要理性地思考,结合自身的现金流,判断什么时间节点做股权融资。尤其是现金储备小于6个月的企业,逆境之中不要再刻意抬高估值,与机构做长期谈判。现在企业家的时间比一切都贵,要尽快与投资机构沟通争取融资最快到账的时间。

  3. 专人化

  企业需要设立专业部门来负责融资。如果企业内部有专业的董秘或战略投融资负责人,此时要让融资团队开足马力,分析制定企业在此次逆境中活下去的资金策略,并储备到可以活下去的现金流。

  如果企业内部没有这样的团队,就需要思考如何找到更合适的专业人才,包括外部的财务顾问,让他们帮助制定一个符合企业自身情况的资金计划。

  五、逆风生长的三个关键

  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了整个商业生态的分化与竞争,企业想要通过资本化发展在未来实现百亿市值、千亿市值的终极目标,需要把握三个关键:

  1. 抓住行业结构性调整的时机

  在短期冲击和企业长期发展的逻辑中,寻找企业未来成长机会,大危之中必有大的机遇。

  企业家要多将目光投向市场,去思考企业的核心用户是谁?核心用户的核心需求是什么?核心需求有什么变化?用户有什么变化?当企业的核心用户从60、70后变成90、00后之时,未来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如何迎合新的用户,如何迎合商业生态的变化?这些是企业家需要思考的。 

  2. 加固企业长期成长的护城河

  在长期价值时代来临的时候,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永远能够帮助企业实现长期资本化发展。因为自身企业有的,别的竞争企业没有的,永远是企业的投资亮点和融资亮点,所以企业家需要持续打磨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3. 保障企业有充足的抗风险型现金流

  新冠疫情为每一位企业家敲响警钟,我们永远不知道企业在未来会迎来什么,又会经历什么。因此,企业家一定要为企业储备充足的抗风险型现金流,始终保证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最后,我们要坚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冬天,我们储备更多的能量,做好“深蹲”这个动作,等待春天来临时爆发。祝各位企业家、创业者最终都能实现逆风飞翔。

  (本文作者介绍:如是金融研究院副总裁,如是资本董事总经理)

责任编辑:赵子牛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疫情 企业 新冠肺炎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