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格斯:应迅速建立全面复工前提下的防控模式

2020年02月11日19:04    作者:蒙格斯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机构 蒙格斯智库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突发事件,目前正面临是否应该全面复工的难题。从风险控制的基本原理出发,应急管理的要害是保持理性决策的能力。笔者认为,迅速建立全面复工前提下的防控模式是当务之急。

  突发事件需要相关的社会、团体和个人进入应急状态。现代社会治理中,应急处理机制即应急预案的启动是必然的选择。所以目前为止所有的紧急防控措施的实施都是必要的反应。

  在现代工业文明背景下,所谓现代社会的另一面即风险社会。世界的本质是不确定的,应急状态是大概率事件,所以风险管理是现代社会治理结构的基本功能。但值得注意和研究的一个现象是:突发事件常常导致相关人员和机构产生应激反应,并形成某种应激思维方式,使得应激状态下的社会、群体和个人很容易脱离理性轨道,做出全局、局部或单项事态的错误决策,丢失理性决策的能力。当前疫情之下,某些局部管理者的表现印证了这样一个规律性现象。

  应激思维的特点不易被察觉。在应激状态下保持理性是大部分人都难以做到的。人们常常因为事态突发而且后果可能严重而不自觉地进入应激反应状态,所以应急处置能力的首要表现就是决策者能够在应急状态下避免应激反应而无意间开启应激思维模式,导致贻误时机,走错方向,后果沉重。

  应激反应属于心理学范畴。是在出乎意料的紧迫与危险情况下引起的高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在应激状态下,人会有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反应,生理反应主要是肾上腺和自主神经系统(交感神经)兴奋,此时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肌张力变化等以应对各种刺激。心理上的反应最常见的是焦虑,还有愤怒、内疚、恐惧、抑郁、习得无助等。这些都属于正常现象,突发事件的当事人,尤其是负有责任的管理人员和行政要员,都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应激反应,他们是不适宜充当疫情应急处置的决策者的。业的应急管理部门应该适时接过应急处置权。

  显然,人们所要避免的是以应激心理处理应急事件。从而避免陷入应激反应思维模式。

  所谓应激思维模式就是快速出击、盲目防守和恐惧崩溃。犹如个人受到肉体冲击或精神打击一样,其应激反应常常是其日常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本能反应。应激思维模式在处理重大社会危机时常常表现出几种特征:

  一是盲目否认危机,存在侥幸心理。

  二是害怕问题,希望快速确定问题性质和行动目标,快速解决问题,容易产生只顾当前不顾长远,只顾局部不顾全局的狭獈认知和措施。

  三是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向,完全被周围最大的声音或最亮的标志所牵引,言听计从,被动接受局面。

  四是应激状态下的生存意识导致强烈的推御责任和急于立功冲销责任的取向。

  要使整个事件的处理摆脱应激思维模式,回归理性轨道,危机的处置需要尊循一些基本规则,例如:

  首先不能让与事态后果存在风险承担的相关人负责应急处置。责任人无法摆脱对后果不确定性的恐惧和焦虑,

  其次,不能自做聪明,只能按预案进行,毕竟预案是理性状态下的构思。如果没有预案也只能把处置权交给相关行业专家,尽管他们没有行政经验,但事到临头专业技术比行政经验更重要,也更有利。

  第三,应急的处理本质上是技术性活动。判断事件性质要寻求第三方客观调查。

  综上所述,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尤其是某些重点区域的防控,要摆脱应激状态,回归理性的应急模式。在复工与否的问题上,应当清醒地意识到以社会运行长期停顿为代价的防控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如何在逐步复工、复学、复航、复运的基础上建立常态化防控体系,才是真正的挑战。只有把防控措施细化到社会运行的各种细节中去,才能实现并证明防控措施的价值和功效。

  (本文作者介绍:国内首家中国宏观经济拐点研究和风险研究的独立智库机构,对经济、金融、法律、风险等领域开展量化模型研究)

责任编辑:张文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肺炎 防控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