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意见领袖 看懂经济
国家有需要,中行有行动。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前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24年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扎实做好经济工作。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需要高质量的金融服务。
作为国内持续经营时间最久的商业银行,中国银行曾长期扮演国家外汇外贸专业银行的角色,当前也是全球化程度最高的中资银行。
近期中行提出,要积极担当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排头兵”,以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为导向,发挥特色、抢抓机遇,在服务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局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当好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排头兵”的提法,生动诠释了中行的全球化特色,突出了中行全球化优势。
本篇文章围绕中行全球化的优势展开,集中解答一个问题,即中行“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排头兵”是怎样炼成的?
从财务指标看全球化经营优势
打开新鲜出炉的中行年报,最大的看点是一如既往的专业水准和国际范。发展定位、发展战略赋予的国际范,以及多年形成的全球化优势,成就了中国银行高水平的业绩。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中行资产、负债总额分别达到32.43万亿元、29.68万亿元,增长12.25%、12.70%;营业收入6,228.89亿元,增长6.41%;归母净利润为2319.04亿元,同比增长2.38%;不良贷款率1.27%,下降0.05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达17.74%,提升0.22个百分点。
2023年,受有效信贷需求不足,存量房贷置换、LPR降息,以及活期存款定期化等影响,国内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普遍不如以往。但是,中行全球化布局的特色,让其业绩有了更多的转圜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在主体经营指标方面,除了资产和净利润维持同比增长以外,中行还实现了营业收入的增长,其中,净利息收入、手续费净收入保持增长。这在很多银行由于净息差下行,增利不增收的情况下,更显得难能可贵。
先看营收。
中行的全球化优势是助力其营收正增长的主要原因。
一方面,在国内市场净息差收窄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中国银行的净息差也由2022年的1.75%下降到1.59%,下降0.16个百分点。但是,由于全球化配置资产能力,中行能够适度抢抓海外金融市场高收益资产,一定程度上缓减了净息差收窄的压力。
另一方面,中国银行利用其全球化综合服务的优势,实现了非利息收入的增长。2023年,集团实现非利息收入1,563.44亿元,同比增加302.43亿元,增长23.98%。非利息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为25.10%。
再看利润。
与其他银行主要通过内地贡献利润不同,内地以外的区域对中行的利润贡献额超过20%。在2023年,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实现利润增长38.75%,成为了新的增长极。2023年末,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资产总额5.23万亿元,占中行资产总额的15.34%。2023年实现利润总额536.69亿元,增长38.75%,对中行利润总额的贡献为18.06%。
营收和利润增长的背后,是中行全球化综合金融服务能力的体现。从业务板块看,中国银行在完善全球化服务网络的同时,搭建了包括以公司金融、个人金融和金融市场等商业银行业务为主体,涵盖投资银行、直接投资、证券、保险、基金、飞机租赁、资产管理、金融科技、金融租赁等多个领域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一点接入、全球响应、综合服务”的金融解决方案。
因此,在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同时,中行也能够分享这些宏大主题的红利,进而夯实业绩基础,为更好的开展业务提供保证,形成一个正反馈循环。
从跨境金融看稳外贸成效
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出口被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2024年,中国出口贸易再次迎来“开门红”。1-2月出口金额增速较上月回升4.8个百分点至7.1%。
这离不开金融发挥的作用。
在助力稳定外贸外资基本盘方面,中行继续发挥了外贸金融服务主渠道作用。
2023年,中行完善双边贸易信息共享机制和服务跨境电商新业态产品体系,为跨境电商提供超5,800亿元跨境结算服务,同比增长118%。为了促进贸易和商品流通,中行累计对接28家市场采购平台,覆盖绝大部分市场采购贸易试点省份,平台覆盖率领先同业。
与此同时,中行紧跟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前沿,发挥全球现金管理产品优势,为跨国企业提供跨境资金集中管理服务,市场份额保持领先;中行还进一步完善现金管理境外功能,不断提升一体化服务水平,境外现金管理业务签约账户数比上年末增长24.47%。
除了稳定外贸外资基本盘,中行还紧密跟随“走出去”企业,通过创新解决方案,解决其发展中的痛点难点问题。
2023年,中行以初始委任牵头行等多重身份,推动我国电信业首个海外绿地项目—中国电信菲律宾PTO项目融资顺利关闭,荣获《亚洲金融》“2023年度东南亚地区最佳项目融资交易奖”;为全球最大江海联运型LNG船(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大鹏公主号”独家提供出口买方信贷融资,助力深圳国资第一艘LNG运输船顺利交付等。
通过提升跨境投融资产品市场竞争力,中行不断扩大全球现金管理、银团贷款、跨境并购贷款、涉外保函、债券承销、跨境托管等“拳头”产品的同业领先优势。
截至2023年末,中国境内机构国际结算量3.37万亿美元,规模稳居同业首位。外资企业500强客户存贷款、综合收益实现两位数增长。
在服务境内客户之外,中行还面向境外机构、公司和个人客户,提供了全方位的跨境金融服务。
面向境外机构,健全本地清算网络配套接入网银体系,助力境外机构以本地银行身份参与市场竞争;面向境外公司客户,搭建“一点接入、全球响应”协同管理平台,全面提升综合服务水平。优化新版境外企业网银40余项功能,境外企业网银覆盖范围在中资同业中保持领先;面向境外个人客户,中行发布境外个人手机银行6.0版,优化界面操作和功能导航,丰富手机银行功能,全面提升使用体验。
截至2023年末,境外企业网银覆盖56个国家和地区,提供14种语言服务;境外个人手机银行覆盖30个国家和地区,提供12种语言服务。数字化、国际化相互促进,在改善客户体验的同时,为中国银行打开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从全球网络布局看“一带一路”服务能力
全球化银行需要全球化的网络布局。
全球化的网络布局,对于银行扩大市场覆盖、分散市场风险、提高客户服务能力、提升品牌影响力方面都有重要作用,是其业务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基础。
中国银行是全球化程度最高的中资银行,在中国内地及境外64个国家和地区设有机构,中银香港、澳门分行担任当地的发钞行。
2023年,中国银行全球网络布局持续优化,利雅得分行、巴布亚新几内亚代表处顺利开业,境外机构覆盖64个国家和地区。值得注意的是,在这64个国家和地区之中,包括了44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广泛网点的布局,全球化综合金融服务,使得中国银行得以积极支持并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行通过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包括但不限于项目融资、跨境结算、风险管理等,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近年来,中行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响应能力持续提升,“一带一路”倡议的综合解决方案交付能力不断提升,“一带一路”首选中资商业银行地位得到不断巩固。
2023年,中行稳步推进境外区域总部建设,中银香港、中银欧洲区域管理能力持续提升,集约化运营持续深化。拉美、南亚和南太区域协同机制落地运行,进一步加强区域联动、发挥机构合力。
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累计跟进公司授信项目超过1000个,累计提供授信支持超过3160亿美元。
与此同时,多个标志性项目落地,其中包括:作为全球联合牵头行,为中亚地区最大的单体风电项目—ACWA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风电项目成功筹组多边机构B-Loan形式贷款;为巴斯夫湛江一体化项目成功筹组400亿元人民币银团贷款,担任唯一协调委任牵头安排行、活跃账簿管理行、代理行、账户行角色。
2023年,中行还积极参与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一带一路”企业家大会现场签约8个项目,13项工作成果纳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务实合作项目清单。
从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看人民币国际化进展
作为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银行一直致力于发挥主渠道银行作用,利用其全球化网络,助力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在人民币国际化中发挥了创新、示范、引领作用。
2023年,中行继续深度参与跨境人民币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拓展全球清算网络,巩固了人民币清算行领先地位。
一是,出台《中国银行支持外经贸 企业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行动方案》《中国银行面向中亚地区的跨境 人民币服务方案》等多项举措。二是,中国银行金边分行和塞尔维亚子行获得人民币清算行资格,担任人民币清算行数量增至15个,继续保持同业第一。三是,中行跨境人民币结算量、清算量均保持第一。中行境内机构跨境人民币结算量12.81万亿元,同比增长23.28%;集团跨境人民币清算量938.11万亿元,同比增长26.55%,继续保持全球领先。
除了继续搭建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设施,促进互联互通之外,中行还提供包括人民币跨境结算、人民币资金池、境外人民币债券发行等在内的一系列金融服务,积极推动人民币计价和使用。
现在,人民币的国际化使用已经呈现业务多点开花的状态。
吉布提子行成功办理了该国首笔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通过“人民币资本金汇入+贸易项下支付”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在阿根廷宣布支持人民币使用后,布宜诺斯艾利斯分行与中银香港合作为TCL集团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成为当地首批落地的人民币业务;马来西亚中国银行为当地咖啡生产和出口量排名靠前的一家重点客户设计了人民币业务的服务方案,帮该企业办理了针对咖啡出口的跨境人民币结算、贸易融资、兑换,企业年对华出口额在它的出口总额中占比逐年提升。
与此同时,中行协助多个境外主体发行熊猫债,市场份额保持第一。中国离岸债券承销市场份额继续排名第一。2023年,中行成为“互换通”中央对手清算唯一主合作银行、保交所再保险国际板资金结算方案独家设计银行,实现埃及熊猫债和赞比亚大宗商品铜销售人民币计价结算等多个项目首发。
2023年,中行还在香港成功举办“一带一路”暨人民币国际化论坛,发布《人民币国际化白皮书》,举办多场推介活动,按季度发布跨境人民币指数和离岸人民币指数,为全球客户了解和使用人民币提供专业支持。
(本文作者介绍:让连接发生,提供金融知识服务)
责任编辑:李琳琳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