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理财总经理潘东:普惠理财的特征和要处理好的四个关系

2024年01月11日07:56    作者:潘东  

  近日,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23年会(第十届)于深圳顺利召开。光大理财总经理潘东出席大会并在“普惠金融:普惠型财富管理的机遇与挑战”主题论坛上发表演讲。

  潘东表示,普惠理财具有低门槛、低费率、稳健的收益、场景融入,以及投资者陪伴暨投资者教育等五个特征,普惠理财在广度和深度两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前景,要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低门槛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投资者教育的关系;二是受众广与投资者适配性之间的关系;三是普惠性与商业可持续性之间的关系;四是客户信息获取成本高与服务有效性之间的关系。

  以下为潘东演讲全文。

  在当下讨论“共富时代”,中央金融工作会提出的“五篇大文章”中的普惠金融就显得特别重要。现在中国有全世界第二大的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行业,具体到银行理财,有超过1亿的投资者、27万亿的AUM。我将与大家分享关于普惠理财的现状和未来展望等方面的观点,不对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普惠理财的五个特征

  第一,低门槛。普惠首先是要解决公平、低门槛的问题。普惠金融最主要的是回答“有没有”这一问题,即有没有一个产品可以很公平、公允地让所有投资者都能享受到。在过去4年中,银行理财在这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在2018年《资管新规》出台之前,个人投资者要有5万元以上才可以购买银行理财。《资管新规》之后,净值型理财产品起投金额降到1万元起。从2019年开始,银行理财子公司陆续成立,之后银行理财就是1元钱起,包括2020年很多银行理财公司都发了1分钱起的理财产品,门槛降低,让所有人都能公平享受。

  第二,低费率。普惠理财要回答的第二个问题是“贵不贵”。根据最新发布的数据,不含销售服务费的银行理财管理费率是0.15%,而且普遍不收申购费和赎回费,是当前资管行业中管理费率最低的子行业,可以说银行理财践行了被赋予的服务千家万户和普通老百姓的职责和社会担当。

  第三,稳健收益。普惠理财“好不好”、投资者有没有获得感,是评价普惠理财特别重要的一个方面。普通老百姓有没有获得收益,投资过程中的波动大不大,这些都决定了普惠理财要以绝对收益策略为基本的投资策略。银行理财在过去4年坚持绝对收益策略导向,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即便2022年市场低迷,但银行理财行业仍为投资者贡献了8800亿元收益,2023年上半年则为3300多亿元。在监管部门的管理下,基本上银行理财行业实现了让投资者有获得感的使命。

  “要根据投资者的生命周期、风险偏好去设计和推荐理财产品”这句话实际上只讲了一半,还有后半句话,即要根据大类资产的周期变化去设计和推荐理财产品。银行理财的投资者是比较敏感的。比如,2019年股债双牛时,权益和“固收+”产品销量非常好。2022年股债双熊,全市场投资者的需求迅速从权益、“固收+”收敛到了“稳健低波”的理财需求。在这过程中,投资者群体的投资需求和风险偏好发生了巨大变化。

  第四,场景融入。普惠理财不仅要体现在有没有服务到老百姓的财富增长,也要体现在有没有服务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因为日常生活比财富管理更常见。比如支付触发的理财产品,在银行理财子公司成立后的最初两年内基本没有支付触发的理财产品,但在过去两年,银行理财行业做了很多的摸索,把理财和日常的生活消费、还房贷、购物结合起来;再比如养老理财产品,聚焦养老场景,在监管部门的带领下,从四个城市、四家机构发展到了十个城市、十家机构,全行业发行了51只、共1000亿元规模的养老理财产品,全部正收益,2023年上半年平均收益为5%以上;再比如结合教育成长场景,光大理财发了教育成长场景产品“24M”,考虑到家长半年交一次学费,因此产品每半年分一次红,目前这个产品已经累计7次分红,最近一年的平均年化收益为5.26%,尽管不是太高,但满足了交学费这一教育场景的产品设计目标。总体而言,普惠理财的场景融入才刚刚开始探索,未来还有很多空间。

  第五,投资者陪伴暨投资者教育普惠理财的门槛越来越低,就越需要财富管理机构和资管机构做好投资者陪伴工作,未来随着普惠金融深度、广度的提升,各行业将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教育和消费者保护的压力。整体来讲,理财公司在投资者教育和消费者保护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取得了一些进步,今后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总体而言,现在银行理财有1亿的客户,2019年全行业理财公司的客户数是这个数字的1/3,也就是说过去四年全行业的客户数增加了三倍。但是普惠理财在广度和深度两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一方面,从广度来看,中国有14亿人,银行理财才服务了十四分之一;另一方面,从深度来看,这1亿的客户对应的理财产品风险等级基本上是在R1到R2,围绕R3、R4、R5产品的服务策略和服务框架尚未建立健全。

  二、普惠理财要处理好的四个关系

  第一,低门槛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投资者教育的关系。因为普惠理财受众广,门槛低,所以客群基数大,很多客户投资理财的经验和意识偏弱,投教成本高,资管机构和财富管理机构还需要持之以恒地做好投资者陪伴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有温度的投资者陪伴应成为理财机构的工作重点。

  第二,受众广与投资者适配性之间的关系,普惠理财受众广,客群差异大,要思考产品和投资策略如何针对不同客群建立适配性。例如拓展特色人群的金融服务,如乡村居民、新市民等。比如,针对乡村居民进行理财投教,同时进行乡村客户理财需求挖掘,进行对应的客户画像;对低收入城市居民,推荐收益稳健的产品,随时可取等模式,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对于新市民,如果他们有相对较多的贷款,可以通过对于工资发放与还款日之间的时间差,采用自动转入、自动扣费,产品条款简单的产品模式提供对应的理财服务,考虑到新市民的投资经验偏少,且具有养老需求,可匹配期限长、波动小的养老理财作为基础配置,同时根据客户风险偏好推荐不同风险等级的短期限理财产品。

  第三,普惠性与商业可持续性之间的关系,普惠理财不能只讲普惠,还要讲商业可持续,未来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普惠金融毕竟不是慈善和救助,而是更有针对性的为受益群体提供资产管理服务,因此要坚持商业可持续原则,坚持市场化和政策扶持相结合。以养老理财为例,初期通过降低管理费,让利投资者,给投资者较好的收益回报,但长期看也需要有商业可持续性,才能更好回馈投资者。

  第四,客户信息获取成本高与服务有效性之间的关系,当普惠理财的服务客群达到1亿、3亿、5亿、10亿体量的时候,要探索如何用科技进步、大模型服务改进触客和客户服务的有效性。截至2023年6月末,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达到1.04亿个,首次突破1亿,其中个人投资者数量达到1.03亿,占比98.87%,是绝对的主力。普惠客户群体大,客户获取、筛选、分类和产品匹配都是一项庞大工程,通过数字化转型,加大科技投入,获取客户的有效信息,降低信息获取的成本,提高分析的精度和有效性,更好地为普惠客户适配产品,为客户创造长期的稳健的收益。

  (本文作者介绍: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CWM50)于2012年9月16日成立,是一个非官方、非营利性质的学术智库组织。论坛致力于为关心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发展的专业人士提供一个高端交流平台,推动理论、思想、创新和经验交流,为相关决策与研究机构提供理论与实务经验参考,进而为财富管理行业的发展提供不竭的思想动力,最终对中国金融体系的优化产生积极影响。)

责任编辑:张文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快讯:百度短线下挫跌超7% 文心一言正式发布 315晚会曝光假香米、非标水泥管等,多地连夜处置涉事企业 一图读懂丨“315晚会”都曝光了什么?点名了哪些企业? 刚刚!林毅,被查!2000亿白马跳水!上海突发!警方出手:刑拘! 女学员单飞歼11B向家人报喜笑得真甜 河南某县美术馆馆长群聊发不雅照 解释称手机中病毒 补壹刀:今天最大的国际笑话,但可能是一盘大棋! 视频|红色通缉犯郭文贵在美国被捕 奇葩的创维汽车:碰撞试验0分,专攻司机养生,创始人豪言“开车可续命” | 次世代车研所 “反华五人帮”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