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刘晓春
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对经济所产生的影响表现了许多新的特点,以至于很难用历史上的大瘟疫或大萧条事件进行简单类比。
第一,这次疫情几乎蔓延到了所有国家,并且所有主要经济体都成了重灾区。这是人类历史上没有过的。
第二,日常交往和经济活动按下了暂停键。
由于没有特效药和疫苗,不同国家在最初抵抗之后无法达到防疫和经济两不误的情况下,无奈采取不同程度的封城甚至封国的措施,经济活动瞬间停顿。
这与历史上因需求萎缩而造成的经济危机完全不同,是经济活动突然停顿造成的供应与需求的突然消失。因为经济活动的停顿,其对刺激手段没有反应,传统刺激经济的手段暂时失效。
第三,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遭遇瘫痪。
全球化发展之下产业链和供应链全球分布,只要一个主要经济体停顿,全球的供应和需求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在一个经济体内的影响更是全方位的。现在疫情蔓延全球,这样的冲击也是人类历史上没有过的。
第四,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不可能原样恢复。
一个原因是,各个经济体疫情蔓延的时间有先后,经济活动暂停有先后,经济活动重新恢复的时间也会有先后。无论在疫情蔓延过程中还是恢复后,产业链和供应链已经打乱,先恢复的不可能等待后恢复的一起按下重启键。
另一个原因是,产业链、供应链上的一些企业,没有撑过暂停期,疫情过后链条已然断裂。因此,疫情过去后,复工复产的过程将是非常艰难的。复工复产过程也是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的过程。
站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
的战略高度谋划复产复工
我们必须充分评估产业链和供应链瘫痪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但也不要过分悲观,要以动态的眼光来看待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变化。
疫情对产业链、供应链的负面冲击,对所有经济体都有影响,虽然在不同领域冲击的程度不同。疫后必然面临一个产业链和供应链重构过程,这对每个经济体、每个企业都是一个机会。
现在一些国家和一些人士将疫情政治化,明里暗里指责中国,除了要为他们浪费中国为他们提供的两个月的时间甩锅,更重要的恐怕是担心和企图阻止中国在疫后产业链和供应链重构中发挥重要作用。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在考虑复工复产的时候,必须站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的战略高度进行谋划,在重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重构我国自身的产业链和供应链。
产业链、供应链重构,本身是一个竞争的过程。既然是竞争,就不用讲什么温良恭俭让。毫无疑问,我们应当在帮助其他国家抗疫和经济恢复中展现大国担当。我们必须明白,只有自身强大,才能有所担当。在国际关系中,意气用事的吵架固然无用,一味的忍让与退让,更是无益。唯有在自身强大的基础上更深的融入世界,我们才有力量更好的推动全球化,为各国人民造福。
当前有一些舆论鼓吹去全球化、逆全球化,鼓吹所谓脱钩,这其中有政治炒作和政治考虑。脱钩的危害是互相的,不会那么美妙地只害一边。不过,也必须冷静地看到,经过上一阶段的全球化,无论是企业还是国家,都面临审视这一轮全球化中得与失的需要。审视的结果,必然会有政策和战略的调整。产业链、供应链布局的调整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所以,当前一些民粹主义、反全球化的逆流,我们也可以把它看作是新一轮全球化的前奏。因此,我们应当在我国率先取得抗疫阶段性胜利的条件下,积极组织复工复产,进一步巩固我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在重构产业链和供应链中争取主动,进而去帮助其他国家战胜疫情,重建产业链和供应链,为恢复全球经济做出贡献。
七大关键措施
赢得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竞争的主动权
❶ 实质性地帮助中小企业度过当前的生存危机。
目前我国虽然已经取得抗击疫情的阶段性胜利,各地逐步进入复工复产阶段,但大量中小企业面对的依然是因为经济停顿的生产危机,还不是经营中的周转困难。明确企业的困难性质很重要,有助于对症下药。中小企业的生存,不仅关乎微观企业自身,也关乎稳定就业的大局,企业和就业的稳定,更是复工复产的前提。
目前采取一些措施刺激消费,对个别行业的复苏有作用,但对大量中小企业的生存并没有直接的帮助作用。同样,宏观刺激政策对中小企业的生存也没有直接的帮助作用。
一些税费的缓缴起到了缓冲作用,并没有真正为企业减负;银行不抽贷、不押贷,降低贷款利率,能起到缓冲和一定的减负作用;银行增加给这些企业的贷款,也能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但不能起到减负的作用,甚至是增加企业的负担。因为这个时候,企业还没有经营能力,贷款只会增加企业的负担。从宏观层面看,这一方面会埋下今后银行不良资产大量增加的隐患,另一方面会挤压接下来银行支持经济复苏的有效资源。
因此,当前需要对中小企业实施直接财政补贴的政策,比如按企业月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给予直接补贴,按月补贴,总共三到五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这可以稳住企业,稳住就业,稳住复工复产的基础,同时也稳住消费。
❷ 大力推进市场化改革,让银行等金融机构充分发挥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
这次疫情过去后,经济结构,包括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都会发生很大变化。除了要继续产业的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核心科技,许多具体行业、产业的发展需要尊重市场的选择。
各级政府在指导和安排复工复产中要公平对待各类行业和产业,不要分别产业的高端低端,关键是要守住环保底线,其他放手让市场去决定,让商业银行自主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
从这些年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内部矛盾看,一个经济体内部结构单纯高端化、金融化或单纯以服务业为主,有利于资本的盈利,但不利于整个经济体的安全和稳定。这和一个企业单纯强调轻资产道理是一样的。
这次疫情的冲击更加说明这个问题。因此,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还是要强调产业的多元化,为不同层次的人群提供相应的就业机会。这也应该是今后产业结构调整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要让银行等金融机构发挥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首先需要放开要素市场价格,在推进利率两轨并一轨改革中真正实现利率市场化;其次,让银行依据市场原则选择客户,尤其要防止地方政府借抗疫的名义干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经营决策。
❸ 鼓励和支持民营物流企业应用新兴科技,加快国际物流体系建设。
成熟的产业链和供应链,需要完善的物流业进行强有力的支撑。我们要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的竞争中取得主动,就必须拥有可以有效触达全球任何地域企业端和个人端的完善高效的物流体系。无论是线上经济还是线下经济,没有有效的物流业的支撑,都是难以壮大的。国家需要出台有关政策,鼓励和支持我国有能力的民营物流企业走向国际,做强做大。
❹ 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
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这有两个方面的视角:一是某个产品的市场份额;二是某个产品的生产环节。除了市场份额,我们更要利用这个机遇,进入一些原来进入不了的生产环节。
在新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竞争中,我们不能局限于国内的产业链、供应链建设,而是要在全球范围内竞争与布局,在竞争中帮助其他国家抗击疫情、恢复经济,实现共赢,体现大国担当。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布局产业链、供应链,是非常重要的竞争切入点。这需要在项目立项审批、税收、外汇管理等方面制订特别的优惠政策。
❺ 瞄准各国抗疫不同阶段的需求,有计划地积极支持相关行业、企业的复工复产,同时重构我国的产业结构,巩固世界工厂地位,强化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的参与能力和竞争能力。
这段时间不断有企业外贸订单被取消,造成了一些企业复工不能复产的困境。应该看到,这是由于各国疫情发展阶段不同,经济按下暂停键的时间和方式不同造成的正常现象,也是原有产业链和供应链瘫痪、断裂的具体表现。
从取消订单的具体行业看,主要是服装、鞋帽等生活中可多可少的物品。各个国家在疫情的不同阶段,需求会不同,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要研究疫情蔓延国家的经济状况和可能的需求,不同商品需求高潮出现的先后,科学地指导企业复工复产。
一般的估计,应该是生活必需品比如食品、洗涤用品等首先出现短缺,也容易引起民众的恐慌。其次是医疗用品,然后是其他。对暂时被取消订单、暂时没有订单的企业,依然要积极支持他们复工复产,不能等到有了订单再复工复产。
从产业链、供应链竞争的角度考虑,当疫情过去后,生产需求、生活需求恢复时,谁能及时供应,谁就占据了主动权。所以,即使暂时没有订单的企业,至少要保证复工,随时可以复产。这也是前面说要保证中小企业生存的根本原因。
因此,地方政府应该考虑对生产这些物品的出口企业,在暂时没有订单时给予补贴,甚至对企业存货给予补贴。财税部门需要即时清理历年拖欠的出口退税,并即时退至企业。
❻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加大对融资方的开放力度,为产业链与供应链重构、“一带一路”建设、各国复工复产提供金融支持。
参与全球产业链与供应链竞争,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帮助其他国家复工复产,是需要国际性的金融支持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人民币国际化,正可以在为这一目标服务中实现自身的目标。
目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从规模上说已经进入全球前列。从开放的角度看,目前的政策对金融机构的进入已经足够开放,但在融资方、投资方的开放方面相对不足,特别是对融资方的开放几乎没有。因此总体上说,其还是一个国内市场。
一个金融市场实际上是由三个方面组成的,融资方、投资方和为它们服务的金融机构。所以,在引进国际金融机构的同时,要考虑引进国际融资人和投资人。
可以考虑在丰富完善上海自贸区账户功能的基础上,新设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和金融资产及衍生品交易平台,制订相应的政策,为国际融资人、投资人的进入打开通道。融资人或融资项目主要是“一带一路”项目、全球物流企业项目、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项目。项目背景可以是国企,也可以是民企;可以是中资,也可以是外资或合资。投融资币种可以是外币,也可以是人民币,主要是人民币。
有了融资人和融资项目,只要有吸引力,投资人和投资资金自然就会到来,金融机构也就有业务可做。可以对境外项目投资,自然会带动对境内项目的投资。这样,也可以形成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区别于其他国际金融中心的特色。
❼ 在帮助华人华侨抗击疫情和支持华人华侨复工复产的同时,发挥华人华侨纽带作用。
在这次疫情爆发的初期,广大华人华侨为祖国做了很大贡献。近期因为所在国疫情蔓延,许多华人华侨暂时回到祖国。无论是回国的华人华侨,还是依然在国外的华人华侨,国家也给予尽可能的帮助和支持。
接下来,华人华侨同样有复工复产的需求和困难。建议相关部门与各级侨办、侨联合作,加强与世界各地华人华侨的联系,了解各国抗击疫情期间和疫后复工复产需求,为华人华侨和国内企业牵线搭桥,为我国调整产业结构,在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竞争中赢得主动权,搭建牢固而庞大的华人华侨产业链、供应链网络,也为华人华侨服务所在国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本文作者介绍:浙商银行原行长)
责任编辑:张文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