鍒嗕韩鍒板井鍗�

东方金诚:保持稳增长取向 容忍宏观杠杆率阶段性较快上升

2022年06月30日10:40    作者:王青、冯琳   我有话说(0人参与)

  2022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公报解读

  2022年6月20日,央行发布2022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公报。对此我们做以下要点解读:

  在形势判断方面,在当前经济已转入修复过程的背景下,本次会议依然强调宏观经济继续面临“三重压力”。我们判断,受“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等因素影响,下半年我国出口增速存在下行势头,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将明显低于去年;在与疫情相关的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下,接下来消费修复将会偏缓;另外房地产还将低位运行一段时间。这意味着下半年国内经济修复势头总体温和,GDP增速向5-6%的潜在增长水平回归仍需宏观政策支持。由此,本次会议强调货币政策要“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这表明在三季度乃至下半年,货币政策会继续保持稳增长取向,不会因经济修复而出现“转弯”。

  总量方面,本次会议强调“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我们判断至少在三季度,信贷、社融和M2等金融总量增速都会延续上升势头或保持当前较快增长水平。这是下半年推动经济向潜在增长水平回归的前提。在2008年以来的四轮稳增长或经济反弹过程中,都伴随着金融总量增速的阶段性上扬。这个规律在当下正在显现。

  结构方面,本次会议有较多内容涉及,总的方向是在小微企业等国民经济薄弱环节,以及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进一步加大实施力度。我们判断,不排除下半年对现有各类结构性政策工具升级加码、乃至推出新的政策工具的可能,如推出房地产金融定向支持工具等。

  在降息降准等总量政策工具选择方面,本次会议强调,“把握好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平衡,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加之近期央行领导指出,“考虑到通胀水平,可以看出实际利率水平是相当低的”,或意味着在美联储持续大幅加息前景下,下半年国内实施政策性降息会比较慎重,总量工具会以降准、加量续作MLF等为优先。

  不过,在政策利率基本稳定的同时,接下来监管层将着力释放LPR改革红利,特别是重点挖掘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潜力,降低银行资金成本,引导1年期和5年期LPR报价下调。这是推动信贷增速持续回升,带动楼市在三季度尽快回暖的重要发力点。整体上看,接下来在货币政策加大实施力度过程中,工具选择上还会呈现“数量型为主、价格型为辅、结构性政策打头阵”的特征。

  我们预计,短期内伴随经济修复,各类短、中期市场利率有上行态势,但在货币政策保持稳增长取向下,市场利率再现2020年下半年70至80个基点大幅上升的可能性很小。未来一段时间货币金融环境依然会保持稳定且处偏于宽松局面。

  最后,二季度例会虽然继续表示,“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但相比一季度例会,删掉了“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的表述。我们认为,这意味着在近期金融总量增速加快、宏观经济受疫情影响出现下行波动背景下,监管层会容忍宏观杠杆率阶段性较快上升,实际上也在释放现阶段货币政策朝稳增长方向加力的信号。

  宏观杠杆率是企业、政府和家庭三个实体经济部门债务总额与名义GDP的比值。其中,债务总额变化与存量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基本相当。从分子来看,我们估计,今年6月末存量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速约为10.7%(5月末为10.5%),会较上年末加快0.5个百分点。这意味着今年上半年实体经济部门债务总额增速也会略有加快。

  从分母来看,名义GDP增速等于实际GDP增速加上GDP平减指数。受疫情波动等国内外超预期因素影响,我们估计今年二季度GDP实际增速约为1.2%,加上一季度GDP实际增速为4.8%,今年上半年GDP实际增速约2.9%。另外,当前GDP平减指数持续稳定在4.0%附近,这样今年上半年名义GDP增速约为6.9%。这一增速水平会较2021年末下降约6个百分点。

  由此“一增一减”下,今年上半年宏观杠杆率会比2021年末上升7个百分点左右,达到279.5%,增速较过去5年年均4.8个百分点有所加快。就影响因素而言,在实体经济债务总额增速相对稳定的背景下,今年上半年、特别是二季度经济运行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行波动,是带动上半年宏观杠杆率较快上行的主要原因。从结构上看,受房地产市场下行、居民购房贷款增速明显下滑影响,上半年家庭部门宏观杠杆率上升幅度不大;今年专项债发行前置,加之银行对企业贷款增速加快,上半年政府和企业部门宏观杠杆率会有较快上行。

  我们预计,三、四季度宏观经济将向潜在增长水平修复,季度GDP增速将分别达到5.0%和5.6%左右。受此影响,据我们测算,三季度末宏观杠杆率将环比回落0.5个百分点,到今年年底,宏观杠杆率会进一步降至277%左右,较二季度末的高点下行2.5个百分点左右。这意味着今年我国宏观杠杆率有望继续保持在合理可控区间。

  (本文作者介绍: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博士,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

责任编辑:赵思远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杠杆率 货币政策 东方金诚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0条评论|0人参与我有话说
分享到微博
发布
最热评论 刷新
公安部发布A级通缉令,通缉拐卖儿童犯罪嫌疑人陈艳 尹锡悦被拜登“无对视式”握手引发争议,韩网友说感到“屈辱” 村镇银行与其它中小银行,有何异同? 麻袋财富:清退工作迎来新进展 保障出借人资金安全 东航一客机高空飞行时舱内飞出小鸟,乘客:不知道从何而来 梦洁股份将易主“新能源公司” 薇娅直播也难救家纺龙头 “小心点啊,我们可能不回美国了” 每月给已故父亲手机号缴费却停机?电信公司:需两个月内至少通话一次 首访不顺?韩媒:一天被取消两场会谈,尹锡悦“等30多分钟后离开” 缺气!德国的全球最大化工中心或将停产,后果有多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