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郭华山
由长期的基础研究积累的尖精科技突破是中国长期追赶目标,但这并非一蹴而就。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依然无法突破发达国家对我们的技术封锁。
在中国经济L型放缓情况下,印度经济增速连续两年超越中国显得格外扎眼。而由中国要素成本上升带来的相对劣势让中国制造业成为众矢之的,并由此引发对中国制造业转移的担忧。产业链的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不仅体现了本国国民经济和收入水平的提升,也体现了国民经济结构的转型。反过来说中国制造业长期处于低附加值阶段将让中国产业升级转型丧失动力。而本土企业或跨国企业在国外建厂也并不必然意味着产业链转移,而更多的是为了获得当地市场份额。即使中国制造业在短期内无法突破发达国家技术封锁,我们依然有很大的效率提升空间,中国内部依然有梯度分布的空间(东部继续向西部转移),并通过在物流、营销和品牌上继续发展获得更高附加值。
传统产业转移的三次重要演进
二战后,国际贸易全球化浪潮涌起,产业和产品分工深化。随着各主要经济体竞争优势的变化,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发生多次变化。
第一次产业转移发生在上世纪50年代,美国的纺织、钢铁等传统产业转移到日本和德国。美国的产业发展开始转向半导体、通讯等技术密集型产业,而日本成为当时的世界工厂。
第二次产业转移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的东亚地区,日本的电子、汽车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人力成本较低的新加坡、韩国、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转移,随后又将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最终催生了东亚奇迹。
第三次是上世纪90年代, 中国改革开放的节奏不断加快,庞大的人口红利和消费市场成为传统产业承接的最佳目的地。中国承接了全球大部分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包括“东亚四小龙”、日本和美国等。
从50年代到90年代的传统产业转移期间,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全球经济贸易环境进一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上述的产业转移主要是围绕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事实上在产业和产品分工深化过程中,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也有过多次转移,但是多是产业链条的部分环节转移。
分工的深化使得接下来的产业转移范畴也发生变化。产业链条上的各个环节可以独立地在不同地理空间完成,而后再组装成整体,即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要素、财富的新组合,进而促成了全球价值链的形成。因此基于产业链条的部分环节转移与整个产业转移还是存在非常大的差异。
当前随着中国要素成本不断上升,要素供给面临着越来越明显的约束,部分跨国企业将附加值低的产品生产工序从中国转移出去,大多转向印度、越南等人力成本较低的国家。现在很多人担心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会不会从中国转移出去,接下来会不会发生第四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
国际分工深化影响产业转移的速度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潮流势不可挡,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回避的现实。在这种情况下,每一个全球化的参与者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去生存和发展。生产国际化和贸易自由化作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相互影响,共同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科技的进步,传统意义的国际贸易性质和国际协作生产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原来在一国范围内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的生产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全球化发展的要求,产品的生产要根据各个国家之间的优劣势进行分工,产品的组成部分需要分散到不同的国家去生产。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产品和人的生命一样,要经历形成、成长、成熟、衰退的周期。但是,在不同的技术环境和国情条件下,每个产品的周期存在差异化特征。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会对产品相关产业链的演变产生影响,进一步反馈了产业竞争力和国际贸易特征的变化。产品生命周期是可以延长,也可以迭代的。
随着科技的进步,生产效率的提升,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形成不同的分工组合,因此会产生分工组合的变化和转移。而产品生产分工由于国界的存在区别为产品国内分工和国际分工。由于发达的运输业,国际贸易快速发展,每个国家根据自己成本和收益比较专业化的参与到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某一道工序或者是某一个零部件的生产,从而使国际分工从产业间、产业内贸易深化到产品内部的贸易。
产品分工相匹配的是产业链。同样的逻辑,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企业会进行产品生产、加工等业务的调整,产业链条上的企业重心会偏移,进一步发生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整个核心环节是产品生命周期、产品分工和产业转移。由于分工的深化和细化,产业转移的成本也在提升,因此基于产业链条的产业转移会有很强的粘性,第四次产业转移较前三次的时间会有延长。
产业转移可怕吗?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分工是市场各方发挥比较优势、参与竞争的结果。由于各参与方的相对优势和实力对比会发生变化,分工也处于不断演进之中,分工在地区间的调整形成了产业转移。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技术、知识日益取代资本成为生产要素构成中的重要因素,导致技术密集、知识密集的高技术产业日益兴起。整个产业重心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再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转移。各国的产业结构在全球价值链条上始终受到资源禀赋和发展结对制约,呈现梯度分布。
从国外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规律上看,美国在1950年、英国在1955年、日本在1975年、德国在1980年先后完成了工业化目标,开始进入以服务业、知识经济、高新技术产业等为经济支撑的“后工业社会”时代。
笔者认为,从经济发展阶段而言,第一、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是一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必然趋势,而传统制造业大量向外迁移产生的传统制造业空心化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然结果,发达国家将有限资源布局新兴产业,由此推动产业升级。产业转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的制造业无法向产业链上游发展获取更高附加值。
如何看待产业空心化?
产业空心化概念最早出现在1982年的《美国的脱工业化》。产业空心化就是在一国的基础生产能力方面出现了广泛的资本撤退。目前普遍认同的定义是指以制造业为中心的物质生产和资本大量地转移到国外,使物质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明显下降,以致出现国内物质需求依赖外部进口的供求结构,并导致贸易收支、财政收支恶化和就业机会减少。
首先产业空心化从根本上讲是生产要素空心化,其根源在于生产要素的比较劣势,包括资本、技术、劳动力、资源等。不同要素的比较劣势决定了产业空心化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以美国为例,美国的产业空心化是由于劳动力价格上涨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出现的制造业空心化,实际上是劳动力要素空心化。
而从另一角度来看产业空心化是资源全球化配置效率提升的表现,跨国企业产业转移的核心是如何利用垄断优势实现全球资源配置进一步增强其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长期以来跨国企业对外投资所转移的技术是已成熟的或标准化的技术,而不是高技术,因而并不会削弱其垄断优势。第二国内有限资源只能分配给高端技术产业以保持行业领先性,随着企业不断转型升级低端制造业占比降低,产业结构优化。第三本国企业在对外投资时不仅能获得当地市场份额,同时也能提高企业在全球的市场地位,增强一国企业全球话语权,可以说本国企业不断走出去是一国综合国力不断上升的体现。第四本国企业技术升级逐步替代跨国企业也是导致跨国企业迁出本国的重要原因。
以小米为例,小米将不适合在中国生产的低端手机(红米)产业转移,使这些目前仍然有很大市场需求的产品还能够在全球范围(印度或者非洲)内保持生产并获取丰厚利润,另一方面又能使母国资源从传统产业的束缚中挣脱出来从事符合本国比较优势的高技术型产业,例如继续拓展小米生态链和升级产品,并进一步加快对本国传统产业新技术改造升级。
目前市场担心中国手机产业链整体转移至印度,然而笔者认为以小米目前在印度的市场份额有必要在印度建厂降低整体生产成本,这也是其他手机厂商纷纷在印度建厂以在快速发展的印度市场中获取份额。同时在印度热卖的红米手机属于低端手机系列,产业转移并不会削弱中国手机产业竞争力,而国内庞大的国内需求也并不支持手机产业链大规模转移。
中国的优势在哪里?
以目前中国较高的要素成本,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至国外是大概率事件,而资金密集型产业在中国似乎也走到了后半程,以国家意志推动的一带一路也正在帮助国内过剩产能走出去。
通过中国2006年和印度2017年数据对比结果看,不管是从人口结构,还是人口数量,以及人均GDP,印度目前还处于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过程中,人口红利还能释放很长时间。然而印度制造业比较羸弱,相关配套例如基建和人才数量都无法满足大规模制造业开展的需求。此外目前制造业正逐渐转向智能化,将机器人运用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是未来制造业发展趋势,印度很可能因此连搭上末班车的机会都没有。
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是集聚还是转移, 取决于推动地理集聚的向心力和促进空间扩散的离心力之间的动态演变和力量权衡。依据新经济地理学(克鲁格曼, 2007) , 向心力主要包括前后向关联效应、密集型劳动市场和溢出效应; 离心力主要包括生产要素的非流动性和要素价格。当向心力大于离心力, 经济活动的集聚就会继续强化。
中国制造业目前最大的优势是产业集群一体化下能够大幅降低交易成本和运输成本,让中国制造在世界上依旧保持国际竞争力。产业集群带来的向心力主要是通过降低企业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来促进产业集聚; 但是产业集聚的不断强化会造成当地要素成本的不断攀升, 在达到某一临界值之后, 就产生了推动产业转移的离心力。因此要素成本和交易成本之间的动态变化就会转化为向心力和离心力之间的博弈,进而引发产业在空间上的重新配置。
第一,中国政府和企业在积极的应对要素和交易成本带来额负面影响。目前中国企业内部正通过提升自动化,优化生产流程,同时配合外部资源布局生产业务,包括与本地或海外的上游和下游伙伴合作,以提升生产效率并降低整体生产成本。外部,中国正努力抑制不断上涨的房价,以及完善区域物流网络以降低整体运输成本,以此更广范围连接要素成本较低地区,帮助企业运送广泛的工业往来物料。
而海外低成本地区大多缺乏关键的生产资料、零部件等,并且缺少技术工人、技术员、工程师等人才。无论企业计划在海外投资设厂生产,还是前往当地采购各种生产物料或制成品,可能无法兼顾原材料供应、技术支持及配送等事宜。从比较优势的角度来看中国仍然处于向心力大于离心力的阶段。
第二中国仍然享有工程师红利释放的技术提升,以及集中度提升带来的效率提升,这些依然是未来制造业升级的主线。值得庆幸的是中国赶上了互联网信息的浪潮,所有资源通过互联网重新配置并提升效率,这当中既有速度的提升,信息处理的智能化,也有信息全程的可追溯,以及提高相互信任带来的交易成本下降。在这过程中我们依然可以诞生新的商业模式,新的营销方式以及新的技术。
第三中国庞大的市场需求依然是吸引外资持续流入,内地继续寻求投资机会的重要原因。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国内的消费需求已经得到很大的改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愈发显著。但是目前国民的消费需求还有很大提升空间,特别是对高端消费品的需求。中国居民不断掀起海外购物狂潮,反映了国内的产品满足消费升级的能力存在不足,也反映了产品升级空间很大。
最后中国区域发展的不均衡为产业内部转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客观上存在梯度差异,高梯度地区通过不断创新并不断向外扩散求得发展,中、低梯度地区通过接受扩散或寻找机会跳跃发展并反梯度推移求得发展。
日本向东亚四小龙转移,东亚四小龙向中国大陆转移一方面是当时的劳动力成本上升,另一方面是本国或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没有很强的梯度差异,不利于产业在国内或者地区内转移。而我国大陆则不一样,区域差异不均衡,使得产业链条延伸较长,而且容易在国内有效转移。最为显著是东部发达地区的规模化产业集群迁移至中西部地区。
诚然,由长期的基础研究积累的尖精科技突破是中国长期追赶目标,但这并非一蹴而就。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依然无法突破发达国家对我们的技术封锁。在不断提高研发投入和技术升级的同时,中国制造业还可以通过效率提升,精细化发展,定制化需求,以及由互联网带来的新机遇在物流、营销以及品牌方面获得更大发展。制造业不仅仅是只有创新和研发才能有高附加值。
(本文作者介绍:经济学博士,挖财基金投研总监。)
责任编辑:张文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