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晓:股评的预测为什么会那么准?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2年03月15日 09:33 新浪财经 | ||
郦晓工作室 中小投资者钟情于股评的推荐,是有相应充分的理由,在某些时候这种判断真的会非常准确。这的确是事实,但显然不合乎逻辑。如果果真存在这钟能力,那么那些汇聚众多精英的证券媒体还要靠出售新闻来赚钱吗?一万圆的投入,假定每天都能捕捉一个涨停板,在一百个交易日后,大概会变成一亿三千万﹗ 理由其实很简单,总有一部分预测是正确的。股评的短线预测通常遵循较为极端的思维,这就说最终结果会极大偏离于市场平均收益率。实际上把股评的预测作为一个投资组合,收益率很可能低于市场平均收益率,因为包含了更多的交易成本。但是作为其中一个个案,会有一个惊人的结果。 每天看报纸的散户总是在抱怨。虽然是抱怨但每天还是坚持阅读。这就是上面这一问题很好的外在表现。 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总是有这样的比赛,先模拟炒股,然后是上一轮优胜者实盘操作。往往前期获得惊人业绩的参赛者,在实盘操作上几乎一无是处,不是在赢利,而是在艰难的保本。这往往被解释成是心理压力。 在某些时候,现象更为吸引人。出现了传奇人物,这是说他能连续的做出非常准确的预测。完全推翻了上面的立论。不但是市场,甚至于资深的机构都被他所深深的吸引。连他自己最终都相信了,他对资本市场存在特殊敏感性。坦率的说,有一段时间,我就是那么自我感觉的。 当然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数学原理,我以前找不到很好的例子。现在有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对这一现象做出了解释。叫爱尔法罗问题。有一个小酒吧,假定有100人愿意去这个酒吧。如果人太挤就不去,每周酒吧都公布上周的上座率,愿意去的每个人都可以以历史数据来预测。有人是以过去若干周的平均人数来估计下周的,有人是以上周的人数来估计。。。。。。 在上面这个例子中,总有一小部分的人是正确的,另一些人则是错误的。一段时间以后,新的规律出现了。一些预测人“复活”了,另一些人则“冬眠”。随着时间推移,不断交替。 市场中的另一个问题是交互性。市场现象不断与投资者的判断进行对射。一支股票的上涨会引发买盘,买盘会推动上涨。改变一支股票的价格走向是困难的,但某一个时段价位的修正只需要较少的力量,因为特定时段的交易量是有限的。不过,市场变化非常复杂,最终要实现赢利依然是困难的,当作一种谈资就绰绰有余。 这并不等于是说股评是毫无意义的。股评做无意义的工作,本质上还是群众喜闻乐见。不成熟的市场参与者总是在咨询这方面的问题。他们的要求被予以了满足。不过一部分股评确实不能与时俱进。他们获得这分工作,也只是初级阶段的产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