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管理层要在市场的相对低位,冒很大市场风险来大张旗鼓地讨论、公布国有股减持方案呢?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国有股已经到了不得不减的地步了。管理层一次次地讨论、公布减持方案的目的决不仅仅是在试探市场的接受和认可程度,更是在让市场慢慢地消化将来不得不实施的最后方案。而且,我们从近期的这些方案和讨论中,也可以发现管理层在国有股减持一事上逐渐明朗的四个原则:
一是全流通原则。即今后不仅要减持国有股,所有非流通股(如法人股)的流通问题都可能借国有股减持的政策“顺便”解决。这一原则是对国有股减持外延的一次扩展,这意味着监管部门把国有股减持这个特殊问题纳入到整个非流通股可流通的普遍性问题上来。
二是补偿性原则。即在减持国有股时要对原有市场投资者(二级市场流通股的持有者)给予一定的货币或股票补偿(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低价配股等)。但这牵涉到具体操作的难度上,目前并没有一个可以真正让投资者满意的补偿方案,否则市场的反应也不至于如此恐慌。
三是新股新政策原则。即“为不再积累新的历史遗留问题,实行老股老办法,新股新办法,今后新上市的公司,不再区分流通股与非流通股”。考虑到大股东抛股套现、对老股的股价示范和下拉等方面影响,此原则可能是目前对市场冲击最大的一个原则。
四是按质论价原则。即国有股在减持时会考虑非流通股的实际价值,这将意味着最后的减持方案在不同的股票上会有巨大的差异,资产好、行业前景光明的股票的最后减持价格会远远高于每股净资产,而相反的上市公司的减持价格可能和净资产持平甚至低于每股净资产,而且低价(国有股东仍有巨大收益,在此不赘述)快速减持也是符合“积极发展国有经济中的非国有成分”这一国企改革的大方针的。
方案会继续讨论下去,意见会不断加进来,但笔者认为管理层对以上的四个大原则是不会轻易放弃的。国有股减持方案仍将是短、中、长期悬在中国证券市场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李玉为
《京华时报》(2002年1月30日第二十九版)
闪烁短信--时尚至爱 动感短信--最佳祝福
送祝福的话,给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语传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