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满个别媒体刻意炒作 美学者澄清牙膏风波原委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25日 08:42 北京娱乐信报 | |||||||||
据新华社电美国研究人员彼得·维克斯兰日前向新华社记者表示,他们关于三氯生的研究没有涉及任何一种品牌的牙膏,并对其研究成果被炒作成“牙膏风波”表示不满。 维克斯兰目前任职于弗吉尼亚工艺学院暨州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是水处理专业的助理教授。他向记者解释了这一研究的来龙去脉:他和两名合作者发现,家庭中常用含有三氯生的液体洗碗剂,在与含有游离氯的自来水接触后会产生三氯甲烷(氯仿),一定条件下
维克斯兰等人撰写的论文题为《三氯生在游离氯调节下氧化反应生成三氯甲烷和含氯有机物》,探讨了上述反应的规律。对这一论文,专业人士评价很高。有评论说,这是第一次研究日用消毒产品的副作用。 维克斯兰说,上述反应发生是有一定条件的,特别是水中要有超量的游离氯存在,这在日常生活中几乎不可能碰到,最大的可能是在某些水处理厂的消毒工序中存在。 对这一研究成果被某些媒体炒作成“牙膏风波”,维克斯兰表示不理解。他说,某些媒体只引用了他们大学发布的新闻稿中几句话,而没有准确、全面地理解这一研究。 不过他也强调,三氯生在某种条件下确实可能反应产生对健康和环境有害的物质,而它作为一种消毒剂目前已广泛应用在消毒皂、洗碗剂、痤疮膏、美容霜和牙膏等日用品中,美国医学会等多家机构一直在敦促美国环保局对其含量制订标准,并加以管理。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不能过量使用含三氯生的产品。 -新闻观察 “牙膏致癌”在英波澜不惊 英国小报《旗帜晚报》一则有关“牙膏致癌”的报道在中国被炒得沸沸扬扬,但在这一新闻的始发地却波澜不惊。新华社记者调查后发现,英国各方对其反应很平淡。 在过去一周的时间里,记者就此事对伦敦当地的各大超市、消费者和政府监管机构进行了走访,发现公众普遍认为媒体对此事“反应过激”。一些被访者对该报道一无所知;知情者也认为媒体有炒作嫌疑,因为政府并没有发出类似“苏丹红事件”中的警告,英国主流媒体也未曾报道此事。可以看出,了解该报道的英国消费者之所以表现平静,在于他们对产品监管部门和权威媒体的信任。 记者还对包括英国广播公司(BBC)、天空电视台、路透社和《泰晤士报》等在内的多家英国主流媒体最近的报道进行了调查,均未发现类似报道。新华社记者曹丽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