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了!西湖边徒步秘境,得跟着“朋友圈”走!网友:还是他们会玩……

火了!西湖边徒步秘境,得跟着“朋友圈”走!网友:还是他们会玩……
2024年05月12日 15:25 杭州发布

飞来峰,是杭州人熟悉的一座山,也因为充满传奇色彩而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前去打卡。那你知道吗?飞来峰其实是古代杭州名人的“朋友圈”!为啥这样说?起来看

现在的人们都已经习惯了用朋友圈记录生活、心情,并分享给朋友看。但是,对于没有网络、没有手机的古人来说,该用怎样的方式去实现朋友圈式的分享呢?

如果说飞来峰是古代杭州名人的“朋友圈”,你是不是会感到很好奇?

飞来峰与周边群山庙宇(中间为飞来峰) 摄/薛宁刚飞来峰与周边群山庙宇(中间为飞来峰) 摄/薛宁刚

今天,一起来听浙江省文物保护利用协会常务理事,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灵隐管理处副主任、文博研究馆员邵群讲讲飞来峰的珍贵价值以及它都有哪些“朋友圈”的功能。

汉藏艺术交融巅峰

被誉为我国石窟造像的“最后一道曙光”

灵隐飞来峰景区位于西湖风景名胜区以西,面积约有489760平方米。飞来峰高约168米,其中最著名的景点当属飞来峰造像。

飞来峰造像是全国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是我国唯一一处大规模集中展现汉式(宋代)造像、藏式(元代)造像和汉藏结合造像的石窟,是我国民族文化融合的典范。

“全国5000多个石窟中,只有10个被纳入世界文化遗产地,飞来峰就是其中之一。”邵群说,同时,飞来峰还是我国历史上举国家之力开凿营建的四大石窟之一,“另外三处是云冈、龙门、安岳。”

飞来峰被誉为我国石窟造像的“最后一道曙光”,代表着汉藏艺术交融巅峰。它与唐代以前北方石窟艺术相衔接,弥补了中原地区石窟艺术从唐开始走向衰落的空白,在12-14 世纪的中国石窟艺术史上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飞来峰造像是我国自然山水美学融合的精品。”邵群说,有别于北方石窟寺的宏伟厚重,飞来峰造像分布于山谷幽洞间,它利用天然岩洞或山崖开凿,雕刻技艺精湛,尺度恰当,融于自然,体现出江南园林之意,它所具有的自然山水美学属性,是全国石窟造像的佼佼者。

飞来峰现存330余方造像记和摩崖题刻,都是历代民众信徒、文人墨客来此寻访留下的珍贵印记,更是中华文明赓续发展绵延不绝的实物佐证。正因如此,飞来峰才体现出“朋友圈”的神奇功能。

选择“不给谁看”

这条“朋友圈”500年后才被人发现

元代至正年间的浙省参知政事周伯琦(字伯温,今江西鄱阳人)是位书法名家,他的篆书在当时享有“本朝之冠”的美誉。为纪念重修灵鹫寺的功德,他应邀写了一篇《理公岩记》并着人刻在飞来峰上。

书法名家的手笔直接发“朋友圈”,肯定会引来铁粉的追捧。可是,这位周大人偏偏在发“朋友圈”时,设置了“不给谁看”,并且选中了绝大部分人。“他将碑文刻在了青林洞后一处非常隐蔽的石头缝隙,以至于后世近500年里几乎没人见过这方题刻长什么样。”邵群说。

到了明代,金石学者郎瑛有幸看过这条“朋友圈”,他特意清除了题刻表面的青苔,想“转发”给其他人看。可是,周伯琦当时的选址实在太“低调”,这条“朋友圈”直到清代才再次被人看到。

清咸丰癸丑(1853年)六月,书法家钱松和朋友胡震两次到飞来峰寻找《理公岩记》,终于见到了题刻真容。两人一激动,连发两条“朋友圈”:一条发在距离《理公岩记》题刻所在石缝的入口处,“元周伯温摩崖入壁五步”;另一条发在《理公岩记》题刻对面,洋洋洒洒地讲述了发现题刻的过程。

“元周伯温摩崖入壁五步”拓片“元周伯温摩崖入壁五步”拓片
《理公岩记》拓片公岩记》拓片

回头想想,钱松和胡震的“朋友圈”算得上是与500年前的周伯琦“互动”,而“元周伯温摩崖入壁五步”应该就是给《理公岩记》“引流”了吧。

分享“所在位置”

这条“朋友圈”是一条“导航线路”

北宋年间,杭州有两位颇为出名的“苏市长”,一位是大家很熟悉的苏轼,而另一位是年长苏轼十来岁的苏颂。苏轼在文学上的成就不必多说,而他留下的苏公堤,也成了“西湖十景”之首。顺便提一句,“苏公堤”这个名字不是苏轼在杭主政的时候取的,而是他的后任知州,林希命名的。

而苏颂是一位学者型干部,他在医药、机械等领域都有极高的成就。在杭州工作的某一天,估计是个法定节假日,苏颂约了一群朋友,准备出去放松一下。他们从位于馒头山附近的州府办公大楼集合出发,经过净慈寺、南屏山,走着山路,一直到了灵隐寺。

当时苏颂已经50多岁了,但这一路走下来,他玩得应该是挺嗨的。于是,他要发一条“朋友圈”记录一下:“自净慈、南屏,下天竺,过灵鹫,遂游灵隐而归。”

这条“朋友圈”发在青林洞卢舍那佛会浮雕的左侧,现在还是“所有人可见”状态。“其实,当时的香客去灵隐基本都是坐船的。”邵群说,苏颂翻山走去灵隐显得很特别。因此,苏颂留下的“朋友圈”相当于提供了一条驴友自行开发的“导航线路”。

卢舍那佛会浮雕卢舍那佛会浮雕

苏颂和苏轼关系不错,不时用诗文的形式互发“微信”,因此,苏轼很可能也知道这条“朋友圈”,他经常去飞来峰,大概也会走老大哥推荐的路线吧。

投放“朋友圈广告”

“飞来峰处处有苏轼”成了“热搜”

目前飞来峰上没有发现苏轼的题刻,但说苏轼常去飞来峰是有证据的。

据《梁溪漫志》记载:“(苏轼)至冷泉亭外,则据案判决,落笔如风雨,分争辩讼,谈笑而办。”就是说,苏轼经常在冷泉亭外办公断案,这估计是我国最早的“移动法庭”了。

冷泉亭 摄/唐吉

办公结束后,苏轼会在冷泉亭里和手下人喝酒,而他喜欢冷泉亭是因为“追星”。宋代冷泉亭的匾额是“PS”过的。“前两个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而亭字是苏东坡的写的。”邵群说。看来,为了跨时空与偶像合体,苏大人也是蛮拼的。

壑雷亭 摄/唐吉娜壑雷亭 /唐吉

而春淙亭和壑雷亭就完全是苏轼的原创了。这两座亭子的名字,都出自苏轼的《灵隐前一首赠唐林夫》:“灵隐前,天竺后,两涧春淙一灵鹫。不知水从何处来,跳波赴壑如奔雷。”这么一算,这就是苏轼在飞来峰下投放的“朋友圈广告”了吧。

不仅如此,苏轼还替杭州打call。晁端彦与苏轼是同年进士,哥俩关系一直不错。晁端彦来到飞来峰,在香林洞留下了题名。那时候,苏轼已经不在杭州任上,但他知道此事后,他马上给好兄弟发了条“微信”:

“西湖天下景,游者无愚贤。深浅随所得,谁能识其全……应逢古渔父,苇间自延缘。问道若有得,买鱼勿论钱。”

在这首名为《怀西湖寄晁美叔同年》的五言律诗里,苏轼俨然一副老杭州的派头,

“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这是苏轼为飞来峰写的诗句。“最爱”二字堪称“赤裸裸的表白”,而飞来峰也没辜负苏轼的一片深情,溪山之间,处处可见苏轼相关的“朋友圈话题”。

邵群

飞来峰就像是一颗璀璨千年的明珠,镶嵌在这片群山环抱之中。在这颗明珠周边,灵隐寺、永福寺、韬光寺、灵顺寺、三天竺(法喜寺、法镜寺、法净寺)等7个景点,形成了更加瑰丽的珠环,让这颗千年明珠熠熠生辉。

资料/杭州日报

文字/边晓丹

封面资料/临安发布

编辑/谢俊、李胜男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杭州市 苏轼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