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酸三色,一种水果糖,二十多年前风行全国,现已绝迹,大凡三十岁以上的中国人都应该知道。
那种糖很平实,包装朴素,色分三种,味道很甜,但也很酸。
像极了天津。[详细内容] |
|
 |
金色津门
中国史尽头,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浪迹江湖留下遗迹;建安年间,大胡子曹操翻身下马开凿海河;元朝初建,北方重镇地位垫上最后一块砖;六百年前,燕王挥刀进京津渡命名;明清时代,天下财富聚之能来分之能去;近现代史,无数个第一标示着辉煌显赫。天津,一个名门望族走过了六百年,它头上的光环足以照亮一个民族的过去。
世界上本没有城市,住的人多了,也就有了城市。
世界上本没有天津,来的人多了,也就有了天津。[详细内容]
|
|
|
|
酸涩津门
细心的天津人发现,一些奥运项目,北京奥申委可以将之放到青岛,而对于眼皮底下的天津却似乎没有过多考虑。“如果在以前,哪会有这种事?”他们说的以前,天津是北京富人们的后花园。一位南方人到天津后惊呼:“这是天津吗?怎么这么破?”“北京的七环已到廊坊,距离天津的三环已经不远了。如果北京建成十环,不连也得连。” 埋怨的分析中,透出一股酸涩。对天津人来说,对逝去的一些东西表示尊重,实际上就是对未来的尊重。[详细内容]
|
 |
 |
 |
叩问津门
天津和北京的发展差距是在特定背景下形成的,在不同时代表现出不同特征。新中国成立以前,天津比北京要洋气、现代,特别在晚清,天津与北京可以说是一定程度上的“一国两制”,天津比北京更繁华。新中国成立后,定都北京,一度对外封闭,天津的地缘优势逐渐失去。80年代以来,天津发展明显要比北京慢,在产业结构上具有比较明显的劣势。[详细内容]
|
|
 |
追寻天津文化脉络
追寻天津激情的历史脉络,可以找到今日天津灰暗现实的文化因由;找到今日天津灰暗现实的文化因由,才能明辨明日天津光彩未来的激情之路。
鼓荡的海风将草纸的灰烬吹起来,像一群乱舞的黑色蝴蝶,穿过岸边沉默无声的水军方阵。海神祭拜完毕,吉时已到,张暄、朱清转过身,向专程前来为首次海漕运粮送行的地方长官拱手道别。[详细内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