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书签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载桌面快捷方式。点击下载 | 新浪科技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他用不到BAT 1/3的钱,建了支全球一流的研发团队

2021-04-12 13:15:50    创事记 微博 作者:   
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来源:新智元

为什么总有人能在消费品领域封神

2004年,特斯拉还是一家只有几十个人小公司,也没有任何产品。马斯克投了630万美元成为最大股东,当上了董事长。后来,他亲自出马,当起了首席执行官和产品架构师。

从此,特斯拉一飞冲天,成为电动汽车无可替代的王者。

三年后的2007年,乔布斯向世人展示并发布了第一台iPhone。有别于传统手机,所有交互界面都是通过触摸来完成的iPhone让人眼前一亮,它展示了全球第一款成熟的触摸优化移动操作系统,并改变了智能手机的格局与未来

有些人,就像是为「新消费品」而生的,总能将产品做到极致、通透、人性化。

在投资人眼中,这些创新力极强的「新消费品」并不少见,泡泡玛特、元气森林、喜茶……从注重功能到精神上的追求,它们在新一代年轻客户的欢呼声中刷新着市值。

那么在技术人的眼中,「新消费品」又是怎样的呢?

「技术创新型公司才能引领世界潮流,这个技术还要加上一个定语,就是源头的核心技术。」

2021年3月1日,科大讯飞执行总裁胡郁博士坐客AI家,带来了「源头核心技术系统创新下的科技新消费品」的新分享。值得一提的是,胡郁博士是最熟悉新智元的朋友之一,三次做客的他,就像新智元的天使,每次都将新的分享带到新智元的家。

「新智元逐渐从单一的媒体蜕变成人工智能平台。这一路的成长不仅是AI家位置的变化,新智元也在产业链上不断升级。」

1999年创立的时候,只以一项技术为主,一项不被看好的技术:语音合成

然而2005年科大讯飞研究院创办,现在,研究院一共1500人,他们用BAT这样的公司1/3到1/5的钱建立一支世界上一流的研发队伍,同时攻克的源头核心技术创新几十项之多。

如今,科大讯飞已经成了源头创新的AI王国。

那么,科技新消费品是如何诞生的?

胡郁认为,科技新消费品是在「源头核心技术系统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中形成的。

「其中,以人工智能、机器人、脑科学三个方向的源头核心技术系统创新为核心,以产品为王,以国际化为目标的科技新消费品时代正在来临。」

感知智能与认知智能的边界还远吗?

人工智能滚滚向前。

遥在新智元举办的第一届沙龙上,胡郁博士就到访演讲,并提出了「来把人工智能分为四个种类」的说法。

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次提出来把它分解成运算智能、感知智能、运动智能、认知智能四个层次。

人工智能在四个方向上不断地突破,就是当前源头核心技术系统创新非常重要的方向。

感知智能,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传感器,感知周围的世界,包括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等,认知智能要实现语言理解、知识表达、逻辑推理、最终决策。不管是Big Dog这样的感知机器人,还是自动驾驶汽车,因为充分利用了DNN和大数据,机器在感知智能方面已越来越接近于人类。

而认知智能就代表了「能理解、会思考」,有类似人类认知智能的表现。

得益于深度学习的快速发展,机器智能的感知能力已得到大幅提升,在过去十年中,感知智能、认知智能之间的关系已经广泛被行业所接受。

世界上最顶级的研究院微软、谷歌、IBM和中国下一代人工智能的整体规划都把感知智能和认知智能作为将来研发的主要目标的突破方向。

科大讯飞在感知智能和认知智能的核心技术上,继续保持了比较快速的进步速度。

例如,科大讯飞近期推出的拾音品牌——谛听,结合自主可控的智能语音与人工智能降噪算法,可以精准识别低至30分贝的微小声音,甚至可以捕捉蚊子飞过的声音。

讯飞谛听或许正是其20多年专注于源头核心技术的最佳体现。

另外在C端,特别是智能硬件方面的持续发力,也获得了用户的广泛认可。近日,科大讯飞又发布了一款入门级智能学习机Q10,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技术,覆盖了6500+重点考点和2000W+精品题库,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找到薄弱环节,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因材施教」。

人工智能的孪生兄弟——机器人

胡郁博士提到的第二个方向就是机器人。

「机器人跟人工智能其实是一回事,只不过一个是在现实宇宙,一个是在数字宇宙。一个是在真实空间,一个是在虚拟空间。」

会跳舞、挖洞、用粉笔画画……以波士顿动力为代表的机器人已经无所不能了。

那么,机器人的源头核心技术系统创新是什么?

首先是驱动系统、机械结构系统。

机械部分是机器人的「身体」,主要分为两个子系统:驱动系统、机械结构系统。世界约60%的工业机器人来自日本制造商,因为其拥有尖端技术之一——精密减速机。另外,德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的减速机也在质量控制、精度、功率密度及使用寿命等方面依然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其次是内部、外部传感器系统。一个机器人需要视觉传感器,需要力学传感器,有了这些传感器才能像人一样,因为人身上有非常多的传感器,只是自己不觉得,才能做出非常流畅的动作。

索尼曾经通过其娱乐机器狗AIBO在AI领域引领潮流。

2020年4月索尼成立了SONY AI,并很快发布了智能视觉传感器(Intelligent Vision Sensor),这是世界上第一款基于AI的视觉传感器,也成为索尼在AI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

最后,控制算法,也就相当于人的大脑控制神经运动的神经控制算法,这就与当下火热的人机交互系统密不可分。

而与真人交互是目前研发机器人的最关键步骤。

脑机接口:下一个新消费品的主要竞争力

那么,这里的源头核心技术系统创新方面又是哪些?

首先,治疗脑疾病,如小孩自闭症,中年人抑郁症,老年人老年痴呆是脑疾病非常重要的要解决的方向。

例如,华工汇思是华南理工大学李远清教授,就是专门研究脑机接口的一位专家,他能够利用脑机连线,让那些全身瘫痪的人,光靠动脑子可以控制一些设备。

球在移动、射门,这是完全靠大脑操纵的

第二是脑机接口,脑表皮接口也好,植入到脑内部的接口也好,就像打开了人和机器之间进行交流的大门,创造类脑型的计算机。

例如,去年备受瞩目的马斯克「三只小猪」实验。 马斯克的Neuralink公司展示了大脑被植入脑机接口设备小猪,实时读取其脑部活动信号的技术。

在国内,也有类似的公司公司在研究此项技术。中科院微系统所的脑虎科技,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在「脑机接口」小鼠,我们可以控制老鼠的行动,或者反馈出老鼠的「意图」,将来进一步来做猴子甚至人类。

柔性多通道神经电极,实时采集多脑区神经活动,结合神经编解码,检测动物感知和运动状态

「我经常讲,如果我们能够像搞清楚空气动力学一样,搞清楚大脑的智能动力学,我们一定能做出超越人脑很多倍的超脑。」

「人工智能、机器人、脑科学方面的源头核心技术系统创新将成为一个新消费品的主要竞争力所在。」胡郁认为。

胡郁:我们正在进入「科技新消费品」时代

科大讯飞以此为准绳,推出了多个产品。

讯飞翻译机3.0,翻译机的市场开拓者和持续引领者,助力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发展,搭建全球多语种翻译平台,构建人类语言巴别塔,让世界各地人交流没有障碍;

智能录音笔,录音实时转文字,支持中英文,语音检索功能;

讯飞学习机,全面检测知识点,追根溯源找弱项,针对弱项精准学;

讯飞扫描词典笔,0.5秒疾速识别,实时语音翻译、离线翻译、真人发音。

传统上,这种能力只有大公司,像谷歌、苹果、微软、亚马逊、facebook,在中国可能BAT有这样的实力,创业小公司或者初创公司怎么实现这一点呢?

其实很多这样的公司,在人工智能、机器人、脑科学方面都有一些创新型的公司在做这样的事情。而这些人有的已经被发掘,有的还在寻找的过程当中。

乐森机器人,世界首台自动变形机器人,全身22个人工关节,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可以做出各种复杂动作。

大脑先生,是一个类乐高型的人工编程的机器人系统,它用积木集成CPU、内存、FLASH、WiFi、蓝牙、以太网以及多种传感器,能够运行 C/C++、JavaScript、Python等流行的编程语言,支持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等AI算法模型。通过乐高凸柱上嵌入的金属触点,当不同的智能积木拼搭在一起时,完成硬件系统的搭建。

等等。

只有源头核心技术系统创新和产品创新以及商业模式创新结合到一起,我们才能够进入科技新消费品的时代。以技术为核心,以产品为王,以国际化为目标的技术新消费品,将成为中国当前世界上下一步占据优势的另外一个领域。

过去的二十年当中我们看到,互联网思维、移动互联网、智能物联网不断发展,商业模式创新方面也有蓬勃的发展,人工智能领域也需要将技术与产品和商业模式进行紧密的结合。

有了这三种模式的创新,就带来了一个新的概念:商业生态系统。人工智能的三种创新将会导致整个商业生态系统的变革。

「我们正在进入「科技新消费品」时代,更多的「科技新消费品」也会逐渐涌现。」

赋智:科大讯飞AI落地遍地开花

首期AI家主题论坛 ——「创新之都 AI赋智」在中关村软件园圆满举办。新智元从立基、上云、赋智、影响力四大维度对国内AI企业进行全方位评估,重磅发布了「2020 AI Era 创新大奖」领军企业 TOP50 与创新先锋 TOP30 榜单,遴选出在AI创新星辰大海的艰险旅程中奋勇前行的领航标杆。

其中赋智,需要企业:

通过创新催生数字化场景落地,服务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面向行业应用发展需求,形成现代产业体系,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共性技术新基建发展。

在今年两会上,科大讯飞的AI虚拟人「爱加」担任了本届两会的虚拟助手,能够与你进行交互,解答关于两会的一些问题。在与央视网联合发布的《2021两会邀你来阅卷》H5中,爱加的互动效果可谓与真人无异。

基于语义理解技术,爱加可以对用户的提问进行实时的问答,帮助用户迅速掌握两会要点。

这是科大讯飞在AI场景落地的一项重要成果。自2015年以来,科大讯飞一直在加速探索智能语音应用落地的场景。

目前,科大讯飞在教育、医疗、AI硬件等领域的落地应用上,闯出了一条手握核心技术之路。

在学习教育领域,科大讯飞围绕智慧教育刚需场景,推出了多款产品。

我们熟知的为孩子设计的扫描词典笔能够全面解决英语生词学习过程中的听、说、读、记全流程需求,大幅提升查词效率和学习效率。

除此之外,科大讯飞在感知智能和认知智能的核心技术上,继续保持了比较快速的进步速度,在C端、特别是智能硬件方面的持续发力,也获得了用户的广泛认可。

AI+医疗,AI+教育,AI+出行,人工智能为细分行业赋能了新赛道。有了人工智能加持,传统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指日可待。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