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 马平松
(一) 二级市场股民对公司做贡献了吗?
一对男女结婚,生了一个孩子,因某种原因,把孩子卖了,然后这孩子就被卖来卖去,警察对卖孩子行为管得严了,于是贩子就到警察局闹事说是因为管得严,让他们赔了,要 求补偿。这个男人是一级市场股民,女人是原国家资产,孩子是公司。在二级市场上买卖的股民注意:你们什么时候做过贡献?!你们只是贪婪地买卖,如果你是爱孩子的,你就应该一直抚养(投资)他,直到他长大能给你回报,你买的孩子不能给你回报那是你没眼光。可以说二级市场上的股民对公司根本就没做什么贡献,要说有也就是交交税,配配股而已,谁没交!农民不交税?谁做的贡献小!一级市场股民对国有资产增殖做了贡献可也没赔钱!所以,我认为无论哪种方式减持方式都不应该补偿。那股民为何损失了呢?
(二 )卖马的故事
甲以每匹100元钱买了两匹马(假设每匹马能为人创造100元的价值)。一天,被乙知道,想买其中一匹,甲以130元卖给乙,过了几天甲很想他的马又花150元买了回来;甲乙不断交易着这匹马直到没有足够的现金来交易。现在,马的交易价格已经是1500元了,于是找银行,银行调查甲乙信用后决定放款给他们,这样,每完成一次交易银行可收回全部放款和利息。只要交易不停,每个人都很陶醉,甲乙不断靠这马赚钱,银行不断收到利息。事实上甲,乙,银行以纸币推高马的价格,创造了许多货币而财富并没有增加,仍然是两匹马。当交易价格是2200元时,有传言说马得了一种病将死,马的价格只有10元,甲乙突然看起来都变穷了,财富依然是两匹马,也没因为价格下降而减少。马的价值是到马死前为人所做工作的价值加死马的价值。甲乙财富的减少只有在马真正生病做工作少了或死了。我们来看交易一次的情况,甲给乙一匹马,乙给甲130元,因传言的马价格就变成10元,没交易前总财富是甲的两匹马加乙的130元,现在按价格算甲只有140元,乙有10元,甲亏60元乙亏120元,好象都亏了。可按价值算:因每匹马能创造100元价值,甲的价值是130元加一匹马的价值100元即230元,乙的价值是100元,总财富还是两匹马加130元现金,真实情况是甲赚30元,乙亏30元!从卖马的故事我们能知道:1,我们买一份资产是看这份资产给们的回报(马所做的工作值100元)2,全体股民的亏损只是价格亏损(象上例中甲按价格只有140元,乙按价格只有10元),总价值从来没改变过(不考虑交易成本)。3,个体股民所发生的亏损只有当用高于价值的价格买进股票时又没以更高价格卖出时才会才会发生。(就是说以低于价值的价格买进都赚钱,例如以50元买了有100元使用价值的马,价格就算是10元,只要不卖掉仍然赚钱)4,只要有资金不断加入,股价可不断推高而股票的价值并没有改变(比如德隆)。
(三)投机与风险
投机的本意是去观察(危险),投机者的意思是努力看清未来危险并作出相应反应的人。未来是不确定的,很难看清,但我们不是完全束手无策,我们可以描述未来可能发生的场景来采取相应的对策。全心全意等候惟一场景出现不是管理风险。2001年投机者描述的场景是爆炸式的第五浪和巨大的潜在收益,而没有描述查处违规资金,绩差股退市,公司造假带来的下跌,甚至更多不利因素同时作用带来的哀鸿遍野血流成河这一场景。时间区间和基准点对投机者也很重要,和投机者谈20倍的市盈率毫无意义,他可能从没想过用20年的时间收回投资,他的时间区间可能只有3个月或3天。另外,有些投机者心中没有一反映使用者背景和场景的基准点,股指下跌时,你问他1500点如何?他说高了,1300点呢?高了,1000点甚至500点他还是说高了。没有一基准点就无法评估风险暴露程度。偶然出现损失的情况总是存在的,身为投机者必须用合适指标评估风险在赚钱的渴望和赔钱的恐惧间找到平衡。可见,投机者遭到重创的原因是没有管理好风险。
(四)下跌的一种解释
我喜欢问人一个问题:把头砍了,人能不能活?回答的人总比较疑惑,答能的人也不少,理由有ABCD。这说明我们对所处世界的理解注定天生就不完全的,在参与其事者的看法,期望和事件的实际结果之间,天生就有一种歧异。有时候歧异小到可以不理会。但是有时候歧异太大,就会成为决定事件的过程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实际情况反映人的思想----这是认知功能;另一方面,人做出影响实际情况的决定,这些决定并非根据实际情况做成,而是根据人对实际情况的解释做成---这事参与功能。现实中反射的例子并不少见,如有人在半夜高喊:“地震!”一定会有人冲出。这时,人做的决定不是根据是否真的地震而是根据人的慌乱程度。认知和参与从相反的方向作用,彼此会相互干扰,两者之间的互动以双向反馈机能的形态表现出来。参与者的认知影响他们所参与的市场,市场行为也影响参与者的思考。2001年股票市场发生几件事:查处违规资金,公司造假,国有股减持,对“查处违规资金,公司造假”参与者之间的看法比较一致认为是利空(但也有歧义,比如在银广厦造假被揭第一个交易日也有交易发生),对国有股减持的歧义就很大,不仅有认为利空的,还有认为利多的,在认为利空的阵营中分歧也很大,从小利空到崩盘式利空的看法都有。查处违规资金,公司造假引发的下跌,参与者把它解释成减持造成的,形成流行偏见,流行的偏见和其他能引起下跌的原因如绩差退市引发更多的抛售,加强了下跌的趋势,下跌趋势强化了流行偏见,流行偏见和流行趋势互动,出现反射式下跌。歧义通常以盛衰模式出现:从不为人知的趋势开始,趋势和偏见互相补强,慢慢远离均衡,并会受到外在震撼力量的考验(暂停减持和降印花税),当熬过考验期会出现加速期,趋势似乎变得无法动摇,但最后趋势一定会崩溃,反转成另一趋势。
(五)市盈率高吗?
对我国的市盈率高低争论较大,说高的拿美国香港股市比,说低的拿日本股市比较。就个股来说谈市盈率毫无意义,因为今年收益1分钱,明年可能是1元,对整个股市来说还是有参考价值的,因为经济整体变动没那么剧烈。50倍的市盈率高吗?50倍的市盈率意味着30岁开始投资,80岁能收回成本,你说高不高?我认为股市市盈率小于50比较正常,在这个范围内再考虑究竟是15倍合理,还是40倍合理比较好。日本市盈率超过50,但日本股市确实有与众不同的地方,一是交叉持股普遍但利润分红少,当公司拥有超额现金流时一般买入有价证券,二是大多公司拥有超额房地产,这使它的股价和营业利润相比就显得高了。香港和美国比又显得比较低这是因为香港实行联系汇率制,它类似于19世纪的金本位制,想要发行本地货币必须先在外汇局里存入等量美元,而且银行必须在外汇局里维持最低限度的存款准备金,香港市盈率低从某些方面可说是香港股民没钱。再来看美国,现在25倍合适。30年代前是15倍以下被认可,以后又变成20倍,说明在合理的范围内,大家默认的数据可适当变化。计算一下看看:假设收益为1的A资产以3%的速度增长25年,收益为1的B资产以6%增长25年,贴现率为1%时,总收益现值A是30.31,B是44.15,B是A的1.457倍。如果说美国25倍是合理的话,那我国该是36倍。上面数据并不精确,只是想说明不同增长率,不同贴现率,不同的认同值可能有不同市盈率.正如凯恩斯所说:我宁可对得糊里糊涂,也不愿错得清清楚楚。另外, 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市盈率出现200倍也有可能----兴许那时人寿命都是八百一千岁。
(六)政策透视
如果从“到达目的”的方式来看减持,方法本身就存在了。国家的政策无非是使人民更加富裕,这就要靠储蓄投资创新,总的来说是多生产少消费,要使人能有多工作的激励就必须产权清晰,这就需要大规模的民营化。大规模的民营化必然会伴随更大的不平等和大规模的失业,失业造成巨大的人力浪费,不平等容易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另外一个文明公正的社会还要适当考虑弱势群体。这就要求建立社会安全网如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障体系。所以,国有股减持首先要符合两个原则:一,是使经济更有效率。二,是使社会比较稳定。国有股是属于全体人民,也包括广大农民。在个人承包责任制前,农民的收入仅仅够维持最低生存,实际上是牺牲农民的利益来发展工业,排除最广大人民来减持国有股是不公平的。这就带来第三条原则:公平。属于全体人民的国有股,理论上说可以免费分发给人民,这样做的后果是:1,股权如此分散,以至没一人有足够激励来关心公司发展。2,对突如其来的一笔财富容易浪费。3,社会安全网需要钱。所以免费分发不好。政府作为人民的代表来减持国有股,当然价格卖得越高越好。对减持所得资金,可用在国防,社会安全网,基础设施建设上。看起来许多人没参加国有股减持,其实已经参加过。好比是你有一份资产,想卖掉,修家门口一段路,政府行为是先帮你卖掉资产,然后帮你修路,任何想便宜卖掉你的资产或花高价为你修路的行为都将损害你的利益。而用价格系统来处理资产是最合理的,这就是第四原则:竞价。一次性减持的方案对社会影响大冲击大,风险很大,只能分批进行。分批前提下要使社会稳定可选影响小的行业例如商业,缺点是对经济效率提高不大。要使效率提高明显可选择效率最低下的几个行业同时进行例如汽车业等,缺点是失业人数多,政治压力大,可能使改革难以进行。在效率,稳定,募集更多资金方面找到平衡,可用如下方法:
(七)减持方法
国有股应分批竞价减持,以效率最低下的一个行业为先锋(对象可以包括海外战略投资者),以收益前50强为后盾进行减持。减持后等股指到前次高点时流通。选效率最低的一个行业是为了使经济效率能明显提高,选前50强一是能加速安全网建立,保证第二批减持能尽早进行。二是对股票市场冲击小。对减持的国有股不予补偿,等沪综指到2300点才流通是保护股民利益(上面分析过股民的损失多自己造成的,但6000万股民的事也是大事)。一旦形成有利的反射国有股减持将是多赢格局。走一步看一看不错,到达民富国强的目的就行,为什么非要系统方案?如果你一定要说这方法不好,借用丘吉尔名言:这是最坏的方法,除了其他所有方法外。
股票短信一问一答,助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