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国有股减持方案大讨论 > 正文

郝忧民:论国有股、法人股流通的原则及具体方案推荐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2年02月26日 15:12 新浪财经

  郝忧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是等价交换,如果不是等价交换,岂不是有一方在坑蒙拐骗,那么这种交易只能进行一回,第二回是不会有人再上当了,这也就是说,长期的、大量的、正常的交易,其基本原则必然是等价交换。

  现代成熟股票市场的基本原则是同股同权,也就是说,出资人出资相同,则占有相同的股份,先抛开二级市场股价的波动不谈,至少,在股份公司建立时,国有股、法人股是按照出资相同则拥有相同的股份这一原则的(上市公司出资不实、评估时高估早已折旧的机器等资产作为出资除外)。

  我们国家股市前十年,在大量国有股、法人股锁定不流通的前提下,大量的流通新股都是按高溢价的方式发行的,这样就产生出一个畸型的股市,违背公平公正原则,大股东以极低的股价出资,一股独大,漠视以相当高的股价出资的广大流通股东的权利,不注重现金分红回报,在国外成熟的投资者看来,这样的股市毫无投资价值,上市公司一年的分红都不及股票交易印花税!怎么有投资价值呢?

  怎么改造这个股本结构畸型的股市?怎么解开国有股、法人股流通的死结呢?按造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论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一定要得到切实可靠的维护,我国的金融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绝对不允许出现阿根廷那样的动荡,否则,我们的经济完了,我们的人民遭殃,我们的国家出现危局,我党的信誉受到严重损害。

  实事求是是我党一惯坚持的调查研究解决问题的思想路线,解铃还靠系铃人,治病得先找到病源,病是怎么得的,决不能胡乱开药,否则,那是会害死人的!也就是说,我们先得搞清国有股和法人股股东当时是怎么出资的,花多少钱作为一股的成本,每次配股出没出钱,是现金出资还是厂房、机器等资产凭估出资,如果非流同股东是以现金出资,那么可以按银行利率(活期或定期可以讨论,考虑到投资于债券或银行存款的机会成本,以定期利率计算为妥)计算其现值作为出资额计算其在新总股本中的份额;如果非流同股东是以厂房、机器等资产出资,那么其必然有一个出资时的原值也有一个现在可再凭估的现值,取其原值还是现值可以讨论,但为了避免银广夏那样的做假公司以原来假的资产滥芋充数,强烈建议取其现在重新评估的现值适当考虑银行利率补偿后作为出资额计算其在新总股本中的份额。广大套牢的流通股东在股市从2245点跌到1339点的暴跌中遭受巨大损失,在计算其在新总股本中的份额时,因为其出资是真金白银的血汗钱,应按其买入股票时的总出资额加配股出资并考虑银行利率补偿作为基准计算其在新总股本中的份额。假设总股本不变,在某一天,比如,2003年2月1日,作为全部股票(包括A股、B股、H股、S股等)全流通股权登记日,按各股东出资额计算其在新总股本中的份额,某只股票的除权价为该股全部股东总出资额除以总股本(总股本原则不变,这样每股净资产不变,但市盈率可望降低)。这个方案使全部股东的利益都得到了维护,这个方案中,国有股实现了按银行利率保值增值,以后市盈率降低,股市升值,全流通的国有股同样可以升值,全流通后可随时变卖充实国库资金或社会保障资金,也可再在市场买回;法人股也可跟据需要随时变卖或购回,股市升值,全流通的法人股同样可以升值;广大流通股东的权益得到了维护,尤其是套牢的老股东,为上市公司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上市公司融资额的一大部分是广大流通股东出的资,公司上市后每股净资产的大幅提高也得益于溢价发行后广大流通股东出高价买进公司股票所作的贡献,对套牢的老股东,理应作出补偿。从全流通日后发行的新股全部可上市流通,不再人为分割股份产生非流通股。全流通后,不再有A股、B股之分,B股境内投资者可选择按实际出资额为基准全部转为A股或债权,B股境外投资者的股份可按实际出资额转为债权或由上市公司回购注销。同时有A股、国有股或法人股的H股S股N股可按实际出资额转为债权或由上市公司回购注销。今后,不允许同一股份公司同时在国内和境外上市,人为造成股市分割、一股多价的不公平现象;若要同时在国内和境外上市,必须分为在人员、管理和财务上独立的两个或多个公司各自单独在一地上市。这是为将来国内资金如果可以买境外股票或国外资金如果可以买境内股票先打的预防针,比如香港股市开放给内地,在国内卖7元多的深高速在香港只不过1元多港币,如果这时开放给国内投资者,岂不是天下大乱,按照资金逐利的动机,肯定是抛出高价买的在上海上市的深高速,去抢购香港上市的低价深高速,国内股市深高速必然跌到和香港深高速差不多的价格水平。我们同样要终止一个母公司或集团公司包装实际上分不开的子公司上市圈钱,大搞关联交易的行为,因为关联交易的价格,可能存有猫腻,拿关联交易的价格作为出资价,对其它股东极不公平。要上市就要集团公司整体达到上市的条件和要求,从而杜绝母公司淘空上市子公司的丑恶现象。为了保证公平,如果非流同股东是以现金出资,按银行定期利率计算其现值作为出资额计算其在新总股本中的份额,那么流通股东也应按银行定期利率计算买入股票时所付金额的现值作为出资额计算其在新总股本中的份额。这里有一种可能,如果某只股票非流通股特别庞大,除权价(该股全部股东总出资额除以总股本)可能低于每股净资产,那么,是不是以每股净资产作为全流通第一天的开盘价,这有待商榷,如果该公司亏损,应该以低于每股净资产的除权价,作为全流通第一天的开盘价,并以此设立当天正负10%的涨跌幅限制;如果该公司盈利前景很好,在全流通日前,市价运动方向应该是朝除权价上涨靠近每股净资产的方向变动。

  在全流通日前一段时间(例如二个月),各上市公司要抓紧请中立的会计机构做好资产的重新评估工作,统计公布其到2002年12月31日非流通股股东(包括国家股、法人股、外资股)各项出资的现值、统计各流通股股东各项出资的现值。向社会公布新股本结构中,国有股、法人股、外资股新份额的大致的构成比率,增强政策和上市公司信息的透明度。在统计日到在全流通股权登记日这段时间,不安排配股、增发、发新股以及非流通股转让等股份变动事宜。如果非流通股东甲已将其所持非流通股全部转让给非流通股东乙,计算非流通股股东出资的现值时,只算非流通股东乙的出资,也就是说,只算全流通股权登记日在册实际股东的出资,而不是上市公司上市时全体股东的出资。

  在全流通股权登记日(例如2003年2月1日)电脑将各非流通股的在统计日(2002年12月31日)的出资按银行利率计算为在全流通股权登记日的现值作为出资份额,对流通股东电脑按其买入股票时的总出资额加配股出资加从购股日、配股日起到全流通股权登记日的银行利率补偿作为基准计算其在全流通股权登记日的现值作为出资份额。股东新的股份数=(该股东实际出资额现值/该股票全部股东总出资额现值)X总股本,股东新的股份数可以是零碎的(即不一定是一手100股的整数倍),可在全流通后卖出。

  股市全流通后,可根据WTO进程及人民币可自由兑换进程,开放给国外所有投资者,吸引外资长期投资,增加资金供给,避免股票供给增加后的供需脱节而造成的股市暴跌,影响国家经济正常发展。但是我们也不要把股市全流通后股价稳定的希望寄托在国外的游资身上,在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前,只要制定公平合理的政策,合理保护各方的利益,股市稳定是可以做到的。

  对于全流通股权登记日前抛掉股票受到损失的广大投资者,要不要补偿呢?作为负责任的政府,应制定出负责任的政策。2001年6月12日的在新发和增发时捆绑搭卖国有股的政策造成了股市事实上的大跌,2002年1月26日竞价发非流通股的“阶断性成果”造成了近年来最大的暴跌,无论是持有还抛出的投资者损失惨重。作为负责任的政策,应适当减让国有股在新总股本中的相对份额,对损失惨重的流通股投资者作出合适的补偿。可以这样设计补偿方案:在2001年6月12日到全流通股权登记日前抛掉股票受到的全部损失,作为所抛掉股票的出资额计算其在新总股本中的份额。这样,法人股在新总股本中占的相对份额不是少了吗?就是要达到这个效果,因为你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经营不善,造成业绩下滑和股民亏损,你在新总股本中的相对份额就是要减少,减少你一股独大胡乱决策的权利,造就合理的股权治理结构。国家股在新总股本中占的相对份额也可能少,但全流通后,国有股东可以在二级市场购入需要保持控股地位的股票,一方面维持控股地位,另一方面则稳定了市场,使全体股东的利益都能得以维护,同时,国家能以相对较小的资本控制更大比例的资本,国有股的控制力是增大了而不是减小了,而且国家可以灵活地采取有进有退的策略,对必须增大控制力的公司增加投资,国有经济在一些关键领域仍占主导地位。那么有人担心,本“一日全流通”方案造成股价暴涨怎么办?放心,股价涨起来后,抛掉股票的股东受到的损失不是小了吗,那么这部分人在新总股本中所占的相对份额不就减少了吗,反而是国有股和法人股在新总股本中所占的相对份额增加了,国有股的控股权增加了,国有股和法人股仍是得益的。而且新股以及以后二板市场全流通发行的预期也使得股价不可能暴涨过度。有人担心,在全流通前持股如果股价暴跌还能得到一定补偿,某一日全流通后,股票供给量大大增加,非流通股转为流通股后大量抛出,股价大跌怎么办?国有股又怎么保值增值呢?可以从全流通日起,以后发行的全部新股完全向二级市场投资者按股票市值摇号发行,完全废止目前所采用的冻结现金摇号发行新股方式,堵死一级市场抽二级市场“活血”的吸血投机渠道。这样,可以减少非流通股的盲目套现,可全流通的国有股又能不断增值,国有股为了保持其控股权,况且,原来国有股占极大比率的大盘股,全流通价在其每股净资产附近,其大力抛售的动力是必然不足的,这样的全流通价具有长期投资的价值,广大原流通股东也不会大力抛售。目前所采用的冻结现金摇号发行新股方式对广大流通股东尤其是中小投资者极不公平,如果不废止,那么就使所有的全流通方案面临一个巨大的漏洞,原来的非流通股一抛了之,跑到一级市场摇新股,股市的稳定成为一句空话。方案再周全,一千多家公司,总会有具体的情况,为了避免某些特殊公司股价大跌,可以引入战略投资者,买入全流通股锁定一段时间,战略投资者也可以是大股东或上市公司自身。为了防止股价大跌,还有一个措施,就是从全流通日开始,所有的非流通股获得流通权,但必须按比例分步流通,就象现在基金中的新股一样,分步释放,减轻对市场一时的压力,比如,每过三个月才可以释放20%非流通股,既可以防止暴跌,又可以防止无序暴涨。这样,按照本方案,在不长的时间里,我们将迎来一个真正可实现多赢的股本结构规范、注重分红回报的规范、稳定、能真正厚待投资人的投资市场,这对我国在加入WTO后增强经济的全球竞争力是极其有利的。

  股市应该是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地方,股市不应成为唐僧肉,有关的,无关的,谁都想来吃上一口。以前亏损企业吃完财政(拨款)吃银行(贷款),吃完银行吃股民,成为社会宝贵财富的无底黑洞。社保基金酬资完全可以多种渠道,不要盯住股市吊死在一棵树上。财政税收大幅增长后,可以支援社保基金一部分,省市机构精减节流的开支中,也可以支援社保基金一部分。本人想到一个措施,对财政部是实实在在的“特大利好”,比如可以在全国发行为社保基金筹资的彩票,并且规定,只有这种彩票,其一等奖才允许超过目前最高的500万元,甚至上不封顶,在所有的彩票中,它的吸引力无疑是最大的,国家社保资金筹资困难相应得到极大缓解。而要靠减持国有股的方式筹资,目前脆弱的股市,不知要到猴年马月。

  本人坚决反对竟价减持的非流通股的“阶断性成果”,因为它不确定因素太多,拖的时间太长,股价可能被人为操纵,新股全流通必然冲击老股价格,必然造成股市大跌,造成金融动荡,使中国成为第二个阿根廷,断送改革的前途。拖的时间太长,必然使国有股不能得到及时减持,国家急需的社保资金难以得到筹措,股市大跌后,造成社会动荡,损害稳定的大局和根基,收拾残局所花的力气和金钱难以估计。按本人设计的方案,国有股表面上所占分额少了,但是,国有股可以很快得以全流通,长期不能用的死钱变成了活钱,盘活了全部的国有股和法人股,以后随着股民信心的增强,消费需求大幅提高,进而促进我国生产的大发展,国家税收必然相应增长,上市公司业绩同步提高,股市走牛有其坚实的基础,这样,可以全流通的国有股和法人股必然大幅升值,从而实现多赢,使中华民族在二十一世纪走在世界经济的前列。我们可以作一个估算,股票全流通后,旺盛的内需支持经济快速发展,我们国家经济规模保持目前的增长速度的话,我们已盘活的原国有股可以按此速率增值,这个稳步的增值是有其坚实的经济基础的,而不是靠在二级市场强卖高价掠夺中小老白姓的血汗钱。再过二十年回头一看,实事求是制定的全流通方案保持了股市的慢牛走势,国有股的收益比花了二十年也不能解决股票全流通的某些方案获取的收益要高得多,因为这些方案不能从跟本上解决股市一股独大的弊端,反而可能造成广大中小投资者与这些方案既得利益者的尖锐矛盾,严重影响国内外投资者的信心,造成股市长期走熊,内需不足,老百性节衣缩食,消费缩水,一股独大的畸型股市成为一个玩“零和”甚至“负和”游戏的“赌市”,投机横行,垃圾公司大肆圈钱,浪费社会宝贵的金融资源,而一些优质企业得不到很好的融资,在国外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企业面前倒下破产,导致很多人下岗失业,激化社会矛盾,影响社会安定团结,最后一看,国有股并没有取得多少收益。2001年6月12日推出的方案使流通市值损失几千亿,而国有股为社保基金筹资仅几百亿(不算海外上市公司部分才几十亿),代价太大!教训太惨痛。我们国家再也经不起各种金融动荡和政治动乱。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坚持等价交换的原则,国有股不能强买强卖,最后在市场的强烈抵制下跌入深渊,非但不能实现国有股的保值增值,而且造成全输的局面,损害国家经济发展的融资市场,进而损害国家经济发展大局。社会稳定的大局是一笔无比巨大的无形资产,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保护这一笔无比巨大的无形资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99年底黔轮胎和四川嘉陵公司的国有股减持、2001年6月12日的在新发和增发时捆绑搭卖国有股的做法都不是很成功;2002年1月26日竞价发非流通股的“阶断性成果”造成了近年来最大的暴跌,实际上,竞价是市价稍打点折扣而已,本质上仍是高价减持的思路,竞价到最高价,补偿为0,就和后来暂停执行的2001年6月12日公布的方案差不多了,这两个方案的跟本缺陷,就是没有看到目前的市价是在三分之二的非流通股不流通的前提下,新股高溢价发行造成的,也就是说,我国股市股权结构先天就是畸型的,这两个方案等于是默认了这种股权结构是合理的,例如,贵州茅台,国有股的成本可能在一元左右,而流通股东却需要花30多倍的代价才能拥有和大股东相同的一股股份所代表的表决权和分红权,这合理吗?这公平吗?这种不合理的畸型的股权结构不动,一点一点地进行国有股减持,行不行呢?实践已做了三次回答了(1999年底黔轮胎、2001年6月12日的在新发和增发时捆绑搭卖国有股、2002年1月26日竞价发非流通股的“阶断性成果”)。国民党政权为何在1949年在大陆垮台?土地革命为何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原因是封建土地所有制不合理,地主、富农拥有70%以上的土地,占人口70%以上的贫雇农没有土地,只好遭受地主的残酷剥削,国民党认识不到这个变革的意义,共产党代表人民的利益,积极推行土地改革,从而赢得人民真心拥护,战胜了国民党。现在,我们面对这个近70%股份不流通的先天不足的股市,我们正处在改革的前夜。我们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不盲目照搬照抄我们过去的做法以及国外的做法。1934-1935年在王明教条主义的错误路线的干扰下,红军遭受到巨大的损失,后来是毛泽东同志从当时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并执行一系列正确的策略,才力挽狂澜。我们的政策一定要得到广大老百姓的真心拥护,才有真正的生命力。得民心者得天下,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千万不可忘记。一定要破除只有高价减持才是保护国有资产的似是而非的观念,邓小平同志关于香港回归实行一国两制的实事求事的智慧值得我们借鉴。

  本方案力求做到对所有的投资股东公平公正,可操作性强,针对中国股市一股独大的顽疾,找到了谁也不吃亏的治本之策。为了让国人分享本人的拙见,本人也希望此方案在贵报讨论以求得全国人民更完善的建议和意见。

  新浪编者注:本文为作者授权新浪网独家刊登之作品,本文观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所有媒体及网站要转载,请致电:(010)62630930转5151联系。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新浪财经频道的支持与合作,欢迎踊跃投稿。(附:新浪网“天一证券杯国有股减持方案”有奖征文)


   股票短信一问一答,助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发表评论】【谈股论金】【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
最新报道:“国有股减持新方案”仅是个人观点
上海市金融工委杨咸月:国有股减持与证券市场发展
黄河证券马家顺:净资产配售方案下的两种股权收益分析
华生:对竞价配售方案的评议和缩股流通的建议
阳生:打开全流通市场的五大必备条件及其金钥匙(修正稿)
据传国有股减持多赢方案浮出 有希望最终通过
林义相:国有股的市场定价
林义相: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呵护股票市场生命源泉
国有股减持方案大讨论专题


新 闻 查 询
订实用短信,获赠超大VIP邮箱、个人主页、网上相册!
短信5折起大奖等着你
对方手机
发送内容[最多60字]

选择闪电方式
您的手机
您的密码
索取密码  

在几十个国家地区,只要您拥有手机,就可以享受新浪短信头条新闻的方便快捷,让世界随您移动!>>快速订阅


分 类 信 息
:在职研究生班招生
   来二手市场逛一逛
   新领域汽车租赁
   中医点穴瘦身法
   SONY精彩为你呈现
   1.6元租涉外办公间
:艺佳包装缤纷世界
   真汉子的选择!
   红旗世纪星调价
:UTS管理硕士课程
:同飞指纹门禁系统
:手机电池的伴侣
:全新人才招聘信息
:大器落成璀灿谢幕
:花园别墅廉价招租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3361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