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阚治东:以前给国家打工 现在给资方打工(7)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1日 10:50 南方人物周刊

  “当时一位很有影响力的记者,来了看我这样搞很生气,他希望我们搞一些嫁接育苗那样的科研活动,我心里想,这要搞到猴年马月去了,没有十来年搞不出来。再说我们也不具备育种的条件,那得海南那样的自然环境才行呢。”20岁的阚治东没有跟随别人的主意,坚持自己的做法。

  收获后,别人到粮食站卖粮食,一毛钱一斤,“我卖5毛钱一斤,因为我卖的是种子”。

  这种务实的作风贯穿了阚治东整个职业生涯,20多年以后他在深创投搞风险投资,仍然不肯从孵化器开始培育项目,一定要把资金投向已经产生一定效益的项目,和一些主流的风险投资理论家在理念上产生很大的分歧。

  在创业板未能推出,全国创投公司纷纷死亡的情况,深创投实现连续三年盈利纪录,累计实现利润2.5亿元。这与掌门人阚治东的作风密切相关。

  “我和主流观点最大的分歧在哪里?他们认为,要做真正的创业投资,就是从种子孵化器开始。在实验室里已经初步形成项目,让我重点搞这些项目。”

  阚治东则认为孵化器项目,必须是政府投入大量资金,不讲究回报的。因为从实验室到商用,这中间的过程是非常漫长的,失败率也极高。比如说太阳能电池,90年代初就已经出现了,今年已经到了2008年了,还没有做到批量生产。

  阚治东认为,“我们中国刚搞创业投资,不要搞很多的失败案例,这样很多人就缩手缩脚不敢进了。”当时深创投找的项目基本上都是中段的,企业基本形成,已经有一定的量产,而且已经形成一定的效益。

  “我就想到我当年在农村种地,种粮食和种种子的问题。到底是自己搞嫁接母本副本什么的培育种子,还是我把人家科研站的种子拿过来,我在这里搞筛选的问题。”

  “实践证明,做什么事一定要务实,要结合中国实际情况。”

  理念的差别,用闲置资金打新股、买卖国债,引得闲言碎语纷纷:“阚治东干的不是真正的创投”,直到现在,这种说法仍有耳闻。

  阚治东说,至今深创投的发展也没有跳出他“三段论”的设计。

  5.我必须要有个自由的身份,否则以后没法做事

  南方证券是阚治东绕不开的话题。对于这件仍然疑点重重被外界追问不已的案子,阚治东憋闷在胸,却不愿多说。

  “将来这件事终于还是要大白于天下的,但是一定要得到合适的时机。”

  2002年6月21日,阚治东出任南方证券总裁;

  2003年12月8日,深圳市委组织部批准阚治东离职;

  2004年1月2日,南方证券被深圳市政府行政接管;

  2006年3月2日,深圳市公安局突然以涉嫌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逮捕阚治东,同月23日获准取保候审;

  2007年5月初,阚治东被撤诉。

  在离开申万5年之后,阚治东重入证券业。这一年他成了中国“2002年股市十大新闻人物”。这股市中的十大新闻人物中包括:“大鳄”仰融、“花瓶”陆家豪、“黑嘴”赵笑云、“小卒”丁福根,而他则是“老人”阚治东。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