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刚:理性评估市场状况及市场展望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21日 18:27 新浪财经 | ||||||||
张建刚 一、当前的市场环境 1、市场的大环境。第一、宏观面。从2002年起中国经济步入一个新的高速增长时期。5-10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内,GDP将保持7%以上快速增长,国内政局,社会稳定,财政货
2、市场环境:市场制度的先天缺陷,监管的失效和法制的缺位导致了包括监管者在内的市场信誉严重丧失;价值与价格扭曲;市场功能异化。诸如股权分置,B股、资金的供需矛盾、监管的效率、市场的中长期发展规化、三公环境的改善等这些重大问题,四年折腾来折腾去,一个都没有很好的解决,政策四年的错乱,市值损失12000千亿,负增长25%,而同期的GDP的复合增长率近40%,市值相对损失65%,指数相对下降90%,市场长期处于无助和恐慌状态,至今为止,恶化状况仍然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善迹象,过去的四年是中国证券史上一段耻辱的历史,悲壮的历史。 3、政策环境。首先,重大政策连续不断的严重失误是造成危局的直接原因,归纳分为二类:一是类是进行了四年的减持方案、大跃进加掠夺式的无度扩容、特大国企整体上市及电广传媒(资讯 行情 论坛)模式,C股的设立,存量发行等;另一类是在条件和环境不成熟的条件下,允许外企上市(日资)、鼓励MBO,推行QDII;开放B股,同时放走外资,套牢全体中小股民……这一系列严重错误,把本来就先天不足的中国股市搅成一锅粥,市场大乱,人心惶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有了创新和改革作掩护,相关领域里的关系利益人就可以达到形左实右的真实经济利益目的,第二类政策无不如此,这点应引起市场的高度关注,左的本质就是反科学的发展观。其次,从来就没有弄懂什么是真正的市场化是政策失当的主要原因,客观地讲,不管处于什么目的,管理层主观上还是想去解决以上提及的重大问题,但几年下来,反反复复,屡试屡败,不亦乐乎,到现在也不知道门在哪里。为什么?很简单,那就是过去没有,现在也没有搞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市场化。毫无疑问,市场化是我们努力的目标,是市场发展的主趋势,但它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减持问题提了停,停了又开,虽然每次都以市场化为借口,而且在提法上不断更新,修饰措词,在经历了“由市场化价格减持到保护所有股东利益”的过程后,现在倒是没有忘记捎上一句“注重保护流通股东利益”的话。然而,始终唯一不变的是每次都是以指数大跌表达出市场的反对,得出的都是非市场化的结果。为什么,“市场化就是由市场决定和接受的东西”这个最基本的市场化常识,决策和设计者们似乎并不真懂。从而从客观上导致了管理层一直企图用行政的办法去解决中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证券市场中的市场化问题,这就是政策无休止错误的主要原因。最近,C股的推出和研究中的存量发行方式,这种低级和愚蠢的错误,大有火上加油和破罐子破摔之势,令市场大为震惊,这种依靠晓幸心理支撑的思维惯性,立即遭到包括知名经济学家在内市场的强烈反对。政策环境再度恶化。 综上所述,得到如下结论:第一、中国股市面临最好的宏观大环境和非常有利的技术条件,具有长期走牛的最大前提条件,理论上讲,未来5-10年具有比较诱人的投资机会。第二、政策失误只是导致目前状态直接原因,一左一右和形左实右形而上学的伪科学是政策失误,造成危局的主要原因,而市场本身只是结果,这才是问题的本质。第三、从公开的信息和综合判断,短期内,产生实质性改变目前状况的条件尚不具备。 二、市场展望 1、短期看,选择维持盘局的可能性最大,判断依据如下: 第一、指数的深幅调整、矛盾的积累和升级、被逼无奈的管理层、必会选择维系稳定的政策取向,市场再次出现连续大跌的可能性很小,市场风险主要体现在结构风险(个股风险)上。如果政策造成指数大幅波动,政府仍将选择以行政资源(如传闻中的平准基金进场托市,下调印花税等)与之对冲,从而形成“退一进一”的盘局走势; 第二、C股的出台,存量发行的方式的试点(虽然再次被叫停的可能性很大)再次说明混乱局面没有改观。李清原博士最近讲到“股权分置是根本矛盾所在”这个新提法,这是对目前市场状况一种新的误导性解释,表面上看,股权分置造成长期低迷,但这决不是所谓的根本矛盾所在。其一、股权分置从股市诞生的第一天就存在,而2001年以前中国股市照样出现过几次大牛市;其二、股权分置是一种生来就有的市场现象,它之所以对市场长期产生影响,只是因为从来就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政策和办法,否则无法解释经过“从不提到提出,又从暂停到再次提出”这个过程中到底哪是对哪是错;其三、辨证的看,股权分置不但不是根本矛盾所在,而恰恰会给市场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机会,所以说,股权分置只是根本性问题的结果,而不是根本原因,管理者中没有具备解决这个问题能力的人和相应的办法,才真正是我们这个市场根本矛盾所在,李青源博士正好把这个因果关系给弄反了,另一方面由于可能出台的政策与市场的预期仍然存在巨大差别,缩小这个差别仍然需要时间成本、资源成本、资金成本甚至是行政成本来支撑,所以短期内没有理由出现许多市场人士预期的反转行情,准确地讲是可望不可及,甚至不排除减持的第五次、第六次试错。 2、影响出现拐点的因素。 综合考虑,有时间条件和方式三种因素。第一、时间和条件因素。首先、何时出现反转,市场最为关心,简单地讲就是政策与市场预期差距修正过程的长短,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有关减持和扩容政策出台的时间和力度。它与开始实施的时间正相关,与试错的力度负相关,其次,央企和金融企业改革面临背水一战,上市冲动及融资的迫切性,客观上要求必须尽快改变资本市场已给国家经济改革造成严重障碍的局面,正所谓不逼不出,小逼小出,大逼大出,现在面临大逼,综合看,时机出现在下半年可能性较大。 第二、时机及方式。除了考虑到市场的社会稳定,国企上市融资的迫切性这两个主要因素外,彻底改善市场设计者似懂非懂、关系利益人可能懂但又装不懂的状况,重组监管机构及重大人事调整,不仅为市场转折提供一条有效捷径,也是一种可以期待的契机,最乐观的期待是通过场外力量强行干预并彻底扭转目前的被动局面,其方式有二种选择,第一、国务院再次召开有关部门及专家专题坐谈会(或国务院常务会)同时做出机构和人事调整,第二、春节后召开的全国人大会,部分代表及专家向国务院甚至向中央提出改变现状重振市场的见意并得到认可。就目前而言市场只能等待,我们要密切关注最高层的政策取向,完全靠部门来解决中国股市的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这样的话,又要靠大量消耗行政和时间资源来换取拐点出现的时间。 新浪编者注:本文为作者授权新浪网独家刊登之作品,所有媒体及网站不得转载,除非获得新浪网及作者本人书面授权并注明出处为新浪网。欲转载者请来信finance2@staff.sina.com.cn, 或致电:(010)82619898 转5173联系。本文观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新浪财经频道的支持,欢迎赐稿与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