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交易所勒令复牌背后 39家公司停牌时间达3个月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9日 18:33 证券市场红周刊

  -本刊记者 刘晓旭

  “长期停牌不上市交易,当打电话问原因和进展时,态度还非常恶劣,不是说‘进展都在公司公告中’,就是说‘对不起,公司重大事项无法提前披露’。上市公司难道就这样肆无忌惮地侵犯我们投资者的权利吗?”近期编辑部陆续接到了读者关于停牌公司的意见反馈。

  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3月27日,共有39家公司停牌时间长达3个月以上。其中停牌3~6个月的公司14家,6个月至1年的公司22家,1年以上的公司3家。停牌时间最长的是S延边路,该公司自2006年10月20日开始停牌,至今已近1年半。

  长期停牌谁之故

  这39家公司关于停牌理由的公告几乎千篇一律,或因是导致停牌的重大事项涉及面太广、太复杂,或是因相关事项审批程序复杂而拖延了时间。其中因股改尚未完成而停牌的公司有9家。

  《红周刊》记者对上述公司展开了电话抽样调查,接听电话的公司大多表示,交易所目前的要求是“只要每周公告事项进展,有动态的信息披露就可以”,因此公司长期停牌并无不妥之处。同时有不少公司表示之所以迟迟不能复牌,主要是在等待监管层批复文件,如2006年11月23日起停牌的SST集琦,办公室人员表示,国海证券借壳上市的增资方案已上报,正等待国资委和证监会等有关部门的批复。2007年1月起停牌的SST中华董秘办人员介绍,公司自2007年8月底已将股改方案送到证监会,但至今未予批复。

  另外还有公司表示,长期停牌是因大股东所致。如自2007年8月24日起停牌的国药科技接听电话的人士表示,公司停牌的原因是“湖北科投向公司控股股东新一代科技提供2亿元融资支持的具体合同没签”,但这些项目都是大股东在做,公司并不知其进展如何。

  交易所“推开”长期停牌公司“大门”

  上市公司长期停牌,对中小投资者造成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资金沉淀。这种情况也引起了沪深交易所的关注。2008年3月24日,*ST寰岛、*ST大水、大冷股份中粮地产4家长期停牌公司同时复牌,引起了记者的关注。此前据媒体报道,停牌5个月的*ST金泰、停牌3个月的SST兰光等也分别于2月19日、2月25日被交易所勒令复牌。对此,《红周刊》记者致电了沪深交易所。上交所有关人士表示,近期交易所内部传达了相关精神,一些长期停牌公司被勒令复牌,这也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一个体现。对于那些因未完成股改而停牌的公司,目前交易所正在和上市公司进行协商。而深交所有关人士的回答则较为含糊,只是表示“交易所一直在抓此事,目前由公司管理部和发审监管部两大部门监管此事”。

  据记者了解,虽然停牌公司在复牌时并不会在公告中表示是被交易所“勒令”复牌的,但交易所确实在其中起到了监督作用。比如大冷股份接受电话采访的有关人士表示,申请复牌是深交所和公司协商后的结果,深交所认为,既然公司股权改制方案已经上报国资委,说明事情的确定性增大,因而希望公司复牌。该人士同时表示,假如公司控股股东冰山集团股权多元化改制事项出现新的进展,公司还会再度申请停牌。

  “复牌股”悲喜两重天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