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华药:惨淡又一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1日 08:09 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

华药:惨淡又一年

  专注于原料药生产——这一点正在从华药的“基石”变为“软肋”。效益持续下滑,令改革中的华药又将面临2006 年的“寒冬”

  本刊特约作者 孙书博/文

  50年前,华北制药(资讯 行情 论坛)厂作为国家在抗生素领域的战略投资项目,解决了我国长期以来抗生素依赖进口的困难局面。50年后的今天,这家企业已不见往日辉煌。

    原料药:“基石”成了“软肋”

  根据华北制药(600812)2005年年报显示,亏损达到1.88亿元。这是公司自1993年以来首次出现年度亏损。

  据公司内部人士近日向记者透露,公司2006年的销售情况更令人担忧:以1—5月份的销售情况看,华药集团原料药的销售情况甚至低于2005年同期销售水平。而原料药销售额继续下滑的因素,并不仅仅是华药集团自身原因所造成的。

  虽然华北制药集团下辖30多家公司,但是,由于历史上华药采取的以母体为主的发展思路,其精力主要是投入到抗感染药物领域的开发生产当中。专注于一个领域的发展思路,也是华药与哈药、石药等同类企业的最主要差异。

  其他领域如生物工程等方面,公司虽然也有涉足,但在过去几年中在这类产品的新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方面投入精力较少,致使这些企业的发展情况并不乐观,其中的一些企业甚至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在原料药市场情况较好的情况下,这些公司的盈利状况对于华药并没有造成太大影响。但是,随着国际原料药品市场的价格竞争逐渐激烈,国内连续几轮对抗感染类药物发布降价政策,使得华药产品结构不均衡的问题凸现出来。

  以2005年10月10日发改委正式执行的第17次

药品降价政策为例,22种抗生素类药物的平均降幅达到40%。

  华药集团前总经理刘寿文介绍,连续的降价政策不仅让华药产品的利润空间变小,更重要的是产品已经失去了在医院中的大部分市场份额。“即使在石家庄市的医院里,大部分医生开青霉素处方都需要医院院长的签字同意,其他地方的医院就可想而知。”刘寿文讲。

  各种原材料价格上涨也给华药雪上加霜。水、电等

能源费用提高,产品所需生产原料价格也在节节攀升。

  据有关专家介绍,一旦生产成本增长,企业所采取的方式一种就是提高产品价格,另一种就是进行产品的更新换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正常发展。但从医药行业的整体情况看,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又明显慢于其他行业。我国一直以仿制药为主,要在短期内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是不可能的。

    产业结构调整难

  “华北制药等于青霉素”,这是华北制药遭遇品牌外延过于狭窄的最严峻考验。

  公司在2004年提出的“四个转变”中,其中三项都是涉及到产品结构的调整工作:由原料药为主向原料药与制剂并重转变;由抗生素类产品为主向抗生素类产品与非抗生素类产品并重转变;由青类产品为主向青类产品与非青类产品并重转变。

  企业产品的结构调整并不是短期就能实现的过程,而技术上的提升更是难上加难。以华药的产品为例,与同类企业哈药、石药等企业的抗感染药物、原料药产品同质化情况非常严重,且在产品技术上的优势还没有达到使自身与其他公司的产品明显领先的竞争优势。而哈药、石药在保健品、OTC(非处方药)产品方面早已走在华药前面。而华药在这方面却刚刚起步,至少要在2至3年后,才能在保健品方面的发展有所收获。

    赌命外资

  面对困局,华药集团将目光投向了国际原料药巨头帝斯曼身上。自2004年12月之后,双方于2005年10月25日再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据双方宣布的合资计划,华北制药将与帝斯曼共同出资建立营养品、抗感染药合资公司,其中,华北制药以维生素业务和部分抗感染药业务的资产作为出资;帝斯曼则将投入现金1.04亿美元,约合8.42亿人民币。华药股份公司持股51%,帝斯曼公司持股49%。

  与帝斯曼合作将成为华药集团渡过目前难关的一根“救命稻草”。“一方面,帝斯曼的加入能够给华药注入一定的资金,并且带来一定的新产品,而另一方面,双方的合作能够使华药集团原料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销路更加畅通。”

  但目前为止,双方合作迟迟没有实质举措,帝斯曼绝对不可能满足于在双方的合作中依从华药地位。而其目标,必然是瞄向华药的支柱——原料药物。因此,双方的谈判将会经历非常漫长的过程。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