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张根宝:透支炒股带来无穷悔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2日 15:00 新民晚报

  近日碰上久别股市的老张,60开外,仍那么精神抖擞。见面就扯起往事:“我真正领悟到融资炒股的风险……”他的这番忠告,笔者记忆犹新。

  我和老张是1993年在散户厅相识的,年龄相差不多,彼此间对股市的研判常有分歧,有时会争得面红耳赤。初入股市,他仅用10万元钱小打小闹,一年来仅赚点小钱。想到自己年过半百,再搞私企太累,想到股市去享点“福”。就把自己亲手培植的私企拍卖掉300万元,转战到股市,决心“大显身手”。正因为券商看在他的面子上,我这个散户才常有机会光临管理甚严的大户室,“学习”他的操盘术。那时候,他天天开着私家车,准点上班,风度翩翩,好一个大款样子。看着他每天在盘中追涨杀跌,高吸低抛,边上的报单小姐一对一地为他接受口令,有时还不过瘾,进行融资交易(透支),每天收盘前15分钟,交易员通知平仓,否则第二天就加10%的融资额佣金,见到这残酷的交易游戏,常为他捏一把汗。而他固执倔强,不但不以为然,反而我行我素,并常鼓励我透支交易,因我是工薪阶层,实在输不起血汗钱,反复思考多次,不敢贸然行动。

  两年后,当他的资金缩水到50万元时,每看到他下单一只

股票,股价大跌(当时未设10%涨跌停),额头上直冒冷汗,像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不停地抽着烟,心里多么空虚。到了1997年,他的账户中的资金已惨败在透支交易中,不足10万元,不得不每天步行到散户厅上班。当把女儿结婚的钱输得精光时,老张睡不着,吃不香,眼看人在消瘦,头发在苍白,苦思冥想,受尽折磨。后在妻子和女儿苦口婆心劝导下,痛定思痛,真正明白股市的风险,承认自己不是融资炒股的料。为此,笔者谈点看法。

  今年8月1日起,

证券公司试点融资融券业务,这与十年前为客户提供透支服务的性质不同。那时许多上市公司资产收益率很低,大户透支炒股完全是“赌一把”行为。而今在较为稳定的市场中,融资融券可提高市场活跃度。话再说回来,它又是把双刃剑。如果是风险厌恶者,用自己的钱做股票,就不会被市场所吞噬。

  张根宝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