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辉:房地产业景气拐点年内出现 坚决回避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02日 18:04 新浪财经 | |||||||||
2006年6月2日16:00-17:00,新浪财经邀请泰阳证券研究所研究员王辉做客新浪嘉宾聊天室,就当前股市形势以及钢铁、房地产、有色金属等焦点板块走势等话题与广大网友交流。以下为王辉的精彩观点: 王辉:证券市场有自己投资的一种理性行为,基本上作为主流的机构判断,如果说一个行业的景气度都不往下走,相应的股票作为主流机构是只买不卖的,这是一个理性的安
从2003年开始到2006年三年时间,中央对房地产的看法基本上是一致的,是连续的,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基本的判断是什么呢?温家宝总理主持国务院的会议,房地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在2003年中央实际上就已经意识到了,三个问题:第一,少数城市房价上涨过快;第二,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第三,房地产市场秩序比较混乱。这实际上从2003年、2004年就已经是这种判断了。 为什么当时好像市场上没什么反应?因为当时尽管中央已经基本上做了判断,但是各个部委之间认识不尽相同。这次涉及到九部委,当时一个是管资金的人民银行,一个是管这个行业的建设部,在政策上就不尽相同。2003年央行出了一个“121”文件,要严格房地产的信贷管理,马上国务院就出来68号令,以建设部牵头搞的,认识上不尽相同。但是这种认识经过两年不断的接近,在2006年应该说基本上达到了高度的一致。原来意见不尽相同的部位,对房地产几乎意见达到了高度一致。这样存在问题,各个部委在执行中又达到了高度一致,我们认为这个行业可能就会出现一个拐点。 而房地产本身也是既有消费者的属性,又有投资品的属性。而我们目前的房地产市场已经更加突出其投资品的属性,由于人民币升值整个原因,包括国际市场上英美房地产价格也像我们的大众商品作为一种资源,房地产尤其是地产也作为一种资源,在这几年也是一个大牛市。既然是投资品,不可能只涨不跌。如果我们国家房地产启动的时间从1998年开始算,到现在8年。如果从它加速上涨的时间,从2000年看,也有5年的时间,从它持续的时间和涨幅来看,涨幅按照一般的数据来讲从1998年开始算起也有3倍。再看房价与个人收入的比例来看,泡沫比较明显。 目前因为房地产还是我们国民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涉及面也很广,所以,中央目前的政策实际上还是一贯的,还是要从政策分析,从市场本身来分析。刚才我们讲了过去的一些情况,目前的政策还是中央一贯的政策,对过热的行业是有保有压,即使对房地产这个过热的企业,结构不同,也是有保有压。这是房地产下跌的一个主要的原因,因为房地产出现了拐点,而且今天房地产的股价也开始下跌。 国务院的会议早就开了,16号文件早就出来了,为什么今天才开始跌?说明市场还是比较迟钝。但是真正聪明的人,会根据这个采取措施。所以,主流的机构是非常理性的,这个行业一旦他们判断出现拐点,景气度下跌,他们是只卖不买的。 为什么泡沫会破灭,如果把有保有压的东西讲清楚恐怕会有失偏颇。所谓保:是要保证我们工薪阶层,尤其是年轻人能够正常地购房,正常的消费。所谓压,一是地方政府的利益驱动要得到一定的遏制,城市化的进程要适当放慢;第二是针对房地产的投机炒作,保证我们正常的消费。整个来看房地产景气的拐点应该是2006年出现,对房地产板块影响时间会比较长,因此对房地产板块还是应该坚决回避。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