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入富”奈何表现低迷 10月能否迎来深跌反弹?

A股“入富”奈何表现低迷 10月能否迎来深跌反弹?
2018年09月27日 18:06 新浪财经

【线索征集令!】你吐槽,我倾听;您爆料,我报道!在这里,我们将回应你的诉求,正视你的无奈。新浪财经爆料线索征集启动,欢迎广大网友积极“倾诉与吐槽”!爆料联系邮箱:finance_biz@sina.com

  来源:公司资本论 部分内容综合自张忆东策略世界

A股入富未能给市场带来太大提振,沪深两市三大股指低开低走,沪指半日跌0.39%。展望后市,分析认为,国庆长假前流动性趋紧,加上外围风险因素,预计短期大市将反覆。不过,兴业证券张忆东认为,“内地经济方面的政策调整亦为市场带来憧憬,风险偏好改善下,预期大市在10月下旬前将出现“跌深反弹”!

  沪指跌0.54%多数板块下跌

  沪指报2791.77点,跌幅0.54%,深成指报8334.75点,跌幅1.02%;创指报1400.36点,跌幅1.44%。

  从盘面来看,农机、生物制品、石油等板块涨幅居前,北汽新能源、次新股、5G、军工、小米等板块跌幅居前。

  但是,可以发现,A股入富对最近A股确实产生了一定的带动作用,实现了阶段性上涨,沪指本周上涨2.23%,更是一度突破2800点。

  那为何今日A股入富,却表现低迷?

  富时罗素(FTSE Russell)香港时间今晨公布,从明年6月起分三步将A股纳入其全球股票指数体系,覆盖大中小盘1249只股票;首批纳入后,A股占富时新兴市场指数基准权重将达到5.5%,直接带来逾100亿美元被动净流入。

  市场人士分析,国际指数公司MSCI明晟昨宣布研究提高A股在MSCI指数的权重,加上富时罗素料今日宣布纳入A股,刺激A股昨显著造好。不过参考过往亚太股市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经验,即使获资金流入,期间股市不一定大升,基本面更为重要。

  市场指出,由于首次纳入于明年6月份才启动,所以短期更多的还是情绪面上的影响。

  此外,美联储如期加息,将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2%至2.25%区间。市场关注人民银行会否跟进。

  人民银行今日宣布,不开展逆回购操作,今日有400亿元7天,200亿元14天逆回购到期。开盘后,中国银行间市场7天质押式回购利率跌0.05个基点,报2.6930%。中国银行间市场1天质押式回购利率跌9.30个基点,报2.4440%。

  此前分析普遍认为,考虑到当前中国经济存在下行压力,且中国货币政策正转向宽松,美联储9月加息中国大概率不会跟随。

  A股入富又入摩,到底影响几何?

  1)A股修复行情有望持续,长久来说是好事。在国际人士看来,随着A股市场的不断开放,不同国际指数纳入A股是大势所趋。自2002年11月推出QFII制度以来,国内资本市场随之开启了境外资金的直接投资时代。2014年起,我国资本市场开放进入全面提速阶段:2014年起“沪港通”开始大减,至2016年底“深港通”放开并取消总额度限制,标志着两地股市互联互通全面建立完成,于此同时,“沪伦通”积极筹备;经过多年尝试,2017年A股成功纳入MSCI新兴市场国家指数,对于中国股市具有里程碑意义;2018年6月中国监管层宣布对QFII、RQFII实施新一轮外汇管理改革,基本放开了对除额度宏观审慎管理外的其他限制。而随着本次A股有望纳入富时罗素指数,A股修复行情有望持续。

  MSCI亚太研究部主管谢征傧此前在接受上证报记者专访时就曾表示,A股市场通过纳入国际指数进而融入国际市场,这对中国A股市场对外发展及长久发展是一个正面的开始,因为这些指数会给A股市场带来不同国际投资者。一个市场有更多的机构投资者参与,对市场自身发展以及素质等都会带来一些正面影响,长久来说是一件好事。

  广发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戴康认为,富时罗素纳入A股,将进一步加快A股融入全球资本市场步伐,同时A股追求价值股、蓝筹股的风格将进一步强化。

  “追踪富时罗素指数体系的资金虽然没有MSCI的体量大,但是,它仍是全球主要的机构投资者关注的标杆性指数体系,其对A股的纳入,具有积极的意义,将对A股生态产生深远的影响。”瑞银相关人士指出。

  2)纳入期间也不一定大升,提振股市作用有限。回顾过去其他亚太股市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时的主要股指表现,纳入期间也不一定大升,致富研究院此前发表报告指,即使纳入指数或提高比例能带来一定的资金流入,经济基本面依然是主导股市走势的核心因素。

  马来西亚于80年代尾起获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逾9年间,主要股指富时马来西亚大升近3.3倍;印尼及泰国纳入新兴市场指数的9至10年间,主要股指亦大涨47%及96% 。

  至于南韩及台湾起初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时,股市亦迎来一股升市,但后来则因为遇上1998年金融风暴及2000年科网泡沬,随后股指并没有因为纳入比例提升而上涨,纳入期间韩国KOSPI指数及台湾加权指数分别挫约52%及11%。

  正如今次A股入摩一样,A股因遇上外围风险而不升反跌,资金加快流入,但占整体市场成交仍相当低,提振股市作用有限。

  A股10月迎来深跌反弹期?

  兴业证券首席分析师张忆东表示:我们曾发表诸多报告论证,A股具有典型的“爱在深秋”日历效应的规律,反弹时间节奏上从金秋开始到深秋结束。这是从农历上说的概念。农历八月为仲秋也叫金秋;深秋指的是农历九月份,中秋节之后就进入深秋直到立冬。

  根据上图日历效应,最近15年时间,A股在10.1后两周上涨概率高达60%,10.1后一个月上涨概率为67%,具有明显的深秋反弹效应。

  张忆东预测深秋反弹逻辑如下:

  中期保持谨慎,但并不妨碍我们坚定看好此轮“爱在深秋”的反弹,因为,不同时间阶段的主要矛盾不同。8月中旬以来我一直维持的观点:1)短期(在10月下旬之前)有跌深反弹。2)中期很谨慎,今年四季度乃至明年年初是股市黎明前的黑暗。3)长期看多中国各领域的核心资产。

  回顾我们对于此轮“爱在深秋”反弹逻辑,其实关键在于过度悲观预期的修复:

  首先,过去数月压制市场的经贸摩擦,阶段性利空出尽。并非没有利空了,按照我们的判断是,投资者对贸易摩擦渐渐反应钝化、习以为常。

  第二,国内政策调整成为短期更重要的变量,风险偏好改善。从逻辑上说,为了应对海外风险,政策调整值得期待,需要稳定金融、稳定预期,提振国内经济的信心和信用创造的效率,同时也为了后续改革开放40周年以及新一轮开放活动而创造平稳的环境。

  第三,基本面数据尚好,全球配置型的真正长线外资基于分散配置的逻辑,还不至于抛售中国资产,甚至还可能会继续增持。

  第四,风险偏好改善加上空头回补,会强化阶段性的跌深反弹。

  第五,季节性规律,“爱在深秋”今又来。

  此次反弹的启动时间和行情初期的逼空表现,完全符合我们数年前率先发现的中国股市“爱在深秋”的日历效应,就是金秋启动反弹(公历9月下旬、中秋节前后启动),到深秋以后结束(公历10月底或11月初立冬前后结束)。反弹空间,遵循典型熊市反弹的历史规律也就是10%左右,除非有超级利多(比如2010年美国推出QE)否则较难达到15%以上。

  如何进行资产配置?

  1)张忆东继续看好金融股、低估值高股息的传统行业龙头,以及具中长期竞争力,且有估值修复空间的成长股龙头。银行股,低估值叠加高股息对于长线资金存在配置价值。1)低估值提供安全边际。四大行目前估值皆处于历史低位,工、建、农、中行PB分别为为0.79、0.82、0.77、0.57倍。2)股息率对长线资金有吸引力。股息率已分别达到5.01%、4.91%、5.83%、5.83%,对于北水长线资金战略配置吸引力凸显。3)去杠杆政策调整从经济增长预期修复、信用风险下降、金融环境边际改善三维度对银行龙头形成正向催化。

  2)张忆东表示:内需驱动和科技创新等长期趋势向好的行业,过去数月纷纷遭遇行业政策“利空”的强烈打击,甚至商业模式遭遇被颠覆或被破坏的风险,再叠加上半年这些行业处于被机构投资者“抱团取暖”而相对估值偏高,因此,教育、科技、医药、消费等行业板块在8、9月份经历了明显补跌和做空压力。这些近期补跌的行业,也有望成为在反弹后期“补涨”的板块。

  首先,寻找利空出尽的行业。当前教育、科技、医药等相关行业板块的股价已经或多或少地反映了政策利空的悲观情形。其次,以中长期的眼光精选最具有竞争力的核心资产,关注行业政策加强监管、推动优胜劣汰的大趋势。近期建议关注,受益于提高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政策的龙头公司,特别是科技、医药等行业。

  小结:随着A股“入富”及MSCI拟大幅调高A股市值比例至20%,对港股大盘股,尤其银行股构成利好,综合券商观点:目前适宜配置金融股、低估值高股息的传统行业龙头,以及具中长期竞争力,且有估值修复空间的成长股龙头。

责任编辑:张海营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0-17 长城证券 002939 6.31
  • 10-11 昂利康 002940 --
  • 10-09 天风证券 601162 1.79
  • 09-27 迈瑞医疗 300760 48.8
  • 09-27 蠡湖股份 300694 9.89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