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政策干预并不等于政策市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6日 04:0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一谈到政策干预,总有人把它和“政策市”简单等同起来而大加挞伐。岂不知市场因素和政府力量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配合的。股市如此巨大波动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当市场机制失灵时就该用行政手段来弥补,政府职能不就在于解决因市场机制缺陷而造成的资源配置的扭曲吗?

  ⊙孙立行

  证券市场是建立在投资者信心上的,投资信心低落,局面就会非常可怕,它会使资产价格的合理调整转变为螺旋式的下跌,甚至还可能使市场从货币“流动性过剩”走向“流动性黑洞。

  综观中国宏观经济的基本面,除了因天灾人祸以及国际背景造成的高企不下的结构性通胀压力以外,持续五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势头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即将陆续公布的2008年一季度报将是实施“两税并轨”后的首个业绩报表,可以预期上市公司整体盈利状况也不会发生转变。那么,造成沪深股市持续急挫的原因又何在呢?

  笔者认为,主要的原因有以下三点:首先,是前期背离价值异常高估的股票价格理性的价值回归;其次,大小非限售股解禁后的大规模减持和上市公司的巨额再融资计划则直接触发了恐慌性抛盘,今年包括大小非在内的限售股全年解禁规模将高达1.6万亿元市值,同比增加了七成,这当然加剧了股市供大于求关系的进一步失衡,放大了投资者对市场风险的担忧。再则,全球股市的连动效应。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美国经济衰退已是不争的事实,主要发达国家以及整个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估计今年都将有明显回落,由此引爆的全球股灾仍在继续蔓延,沪深股市也不可能幸免于难。不过,非常值得再三深思的是,我国经济受美国次贷危机的直接影响并不大,但沪深股市的跌幅却居全球之首,为美国股市跌幅的两至三倍,这是为什么?

  资产泡沫受到挤压,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可以促使投资人行为变得理性些,对未来中国股票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无疑是一件好事。但跌势持续时间之长、幅度之大和所涉及的范围之广已超出了市场的正常调整范畴,造成了市场普遍的悲观情绪,对股市的发展则有百弊无一利了。

  当前沪深股市的走势是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从面上看,市场资金供给失衡直接触发了股市连续六周的大幅下跌,而实际上,投资者的市场信心和投资预期逆转才是股市持续疲弱的内在因素。当前,投资者的市场信心已变得异常脆弱,对市场的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会产生过激反应,负面效应往往会被放大,而正面影响却被抑制。

  管理层为了从资金供给面来支撑股市,自2月以来加快了新基金的审批,在短短的两个月内获批的新基金数就高达15只之多。虽然基金销售规模空前,但遗憾的是,市场反应平平,基金申购状况同去年市场大牛市的争抢盛况相比,简直是两重天,而且,基金的赎回量远高于基金的申购量。同时,股票基金新开户数锐减,银行存款增加,出现了资金回流的现象。因此,对政府来说,当务之急是应果断采取有效、合理的措施来规范市场,以尽快恢复投资者的信心。重拳出击,矫枉过正。不过正不足以矫枉,这是为了及时挽回市场的颓势,让股市回到正常的态势。

  一谈到政策干预,总有人不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把它和“政策市”简单等同起来而大加挞伐。岂不知当前悲观情绪正在蔓延,股市价格机制失灵,许多优质大盘蓝筹股被错杀,阻碍了市场发挥资源有效配置的功能。股市的整体水平反映的是市场对宏观经济总体发展的预期,所谓经济晴雨表是也,股市如此巨大波动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当市场机制失灵时就该用行政手段来弥补。市场因素和政府力量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配合的。政府职能不就在于解决因市场机制缺陷而造成的资源配置的扭曲吗?

  尤其是沪深股市在制度建设上还有太多的空白,市场化水平低,法制和监管基础薄弱,风险管理机制落后,投资者素质不高,所有这些因素都在危害着股市的健康发展。因而一旦市场出现问题就更加需要政策的干预。

  笔者认为,就目前沪深股市形势来看,政策干预非但很有必要而且刻不容缓。至少在现阶段,政府可以选择的措施是不少的,比如降低交易成本,严格规范对巨额再融资计划的审批制度,避免上市公司的恶意“圈钱”,尽快推出股指期货,带动大盘蓝筹股回归理性的估值水平等等,以此来重塑投资者的信心和对未来市场发展的预期。

  总之,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离不开股市的健康发展。必须万分珍惜股权分置改革带来的股市的繁荣。强大的股市不仅会提升中国经济的资源配置效率,而且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推动经济高效增长,加快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所以,政府要采取各种适当的行政手段来干预市场机制中出现的价格严重扭曲现象,完善制度建设,维持股票市场的健康平稳发展。

  除此之外,提升投资者素质对股市的可持续发展关系重大,现在也是抓紧投资者教育的大好时机,尤其应设法使入市不久的新投资人矫正期望值,真正意识到投资股市不是暴富的手段,而是资源有效配置的场所。只有股市健康、稳定发展,才能推动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才能使每个投资人长期分享中国经济增长带来的收益。

  从经济发展周期看,中国经济今年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内忧外患双重夹击。如何应对国内外经济环境的不确定变化,解决好经济成长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是对新一届政府驾驭宏观经济智慧和艺术的大考验。

  (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室副主任 经济学博士)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