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南方都市报:假社论何以有真恐慌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7日 16:53 南方都市报
来论 24日早晨,一些证券机构的VIP客户收到“人民日报将出社论打压股市”的短信,有的人根据券商提示大量减仓。记者通过《人民日报》内部人士核实,该报并没有发股市社论的打算,并称这完全属于谣传。 既然是子虚乌有的“假社论”,为什么一些证券业界人士满腹疑惑,有人甚至付诸行动而大量减仓,市场信心比前日大为消减,恐慌出逃迹象甚为明显?为什么在一个电子信息化时代,还有人如此在乎一篇所谓的“人民日报社论”? 这自然让我想起上个世纪“文革”岁月。那个时候,一觉醒来,长篇累牍的社论新鲜出炉,除了占报纸头版醒目位置外,大喇叭里、黑板报上到处都有社论的影子。一篇社论能够改变当时“天空的色彩”,一会儿是“黑云压城城欲摧”,一会儿又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一篇篇锋芒毕露社论的背后是你死我活的权力较量与政治博弈。 应该说,在改革与发展的时代,人民日报社论对于舆论导向仍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社论作为媒体的主打评论更明确地找到自己的定位,成为重大政策的发声筒,而非政策本身。政策有着自身的亮相途径,而社论只是充当一个喉舌,是政策的观察者、评论者和解读者。 随着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实施,特别是公众知情权成为可诉之权,政策应当更加透明、公开、迅捷。政策适应新时期诉求的“转身”,也能够培养公众在第一时间从官方渠道获得有用信息,特别是与自己生活休戚相关信息的良好习惯,而不是道听途说,听信其他来源的“小道消息”。有人竞相通过点击网络按钮,找寻那些能掀起大浪来的“空穴来风”,从一个侧面折射了政策信息不畅,惯性思维作怪。 “假社论”引起真恐慌,倒是给决策者出了一道题目,政策应当成为政府的第一信息——公开时间上的第一;权威性上的第一和持续执行上的第一。果如是,公众从社论中揣摩政策走向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 □梁江涛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