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股市评论 > 聚焦新股重发 > 正文
 

周正庆:清欠可先于股改 让高新技术企业先IPO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7日 08:19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访中国证监会前主席、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周正庆

  ●去年112亿被占用资金得到解决,尚有365亿资金被违规占用

  ●坚持清欠与股改紧密结合;短期难股改的,清欠工作要先行  

  本报记者 方岩 张媛媛

  今年是“十一五”时期的第一年。“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中,首次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两会”召开在即,据调查显示,“提高自主创新水平,建设创新型社会”是广大网民关注的“两会”焦点问题之一。如何深刻理解自主创新的国家战略?在这一伟大战略实施进程中,资本市场究竟该扮演何种角色?资本市场能否迎来又一个科技的春天?本报记者近日就此采访了正在深圳考察工作的中国证监会前主席、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周正庆。

  从贸易大国成为贸易强国

  记者:刚刚过去的2005年,我国对外贸易额已跃居世界第3位,跻身贸易大国行列,但我们还不能算是贸易强国。“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这有何现实意义?能否助推中国从贸易大国尽快成长为贸易强国?

  周正庆:“十五”时期,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对外贸易的迅猛增长举世瞩目。特别是自2002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连续4年保持20%以上的高速度增长。最新统计显示,今年1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1204.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再度增长26.8%。可以说,中国贸易大国地位已经确立。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出口产品附加值低、效益不高,企业竞争力、自主创新能力还比较薄弱,产品核心竞争力还不够强。

  党中央、国务院把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一项国家战略提出,并要求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把科技创新提到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科技创新是下一步经济社会发展新的着力点,关系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创新能力提高了,出口商品才更具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我们国家才能真正从贸易大国升级为贸易强国。资本市场才会有源源不断的优秀上市资源。

  资本市场要成为主渠道

  记者:实施自主创新战略,路径有很多。您认为,在实施自主创新战略中,资本市场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如何构建有利于自主创新的资本市场生态环境?

  周正庆:在自主创新的金融支持体系中,资本市场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资本市场要为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发挥主渠道作用。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几乎每一次大规模的技术创新都是依托资本市场发展起来的。从十九世纪初钢铁和化工行业的兴起,到二十世纪末计算机、生物工程成为经济的龙头,起飞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都与资本市场密切相关。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也是如此,其软件业正是借助资本市场,才在世界范围内占据优势地位。概括起来,资本市场对带动高科技产业发展和引导经济转型发挥着三大积极作用:一是资本市场与风险投资相互联动的市场化选拔机制,为高科技产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二是资本市场通过股权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三是资本市场为创新企业提供了资金和相关的社会资源,使其迅速形成竞争优势。

  持续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和发展的重要动力,而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又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和保障。高新技术、创业投资利用资本市场这个载体实现了良性互动。因此,在实施自主创新战略中,需要更大程度地发挥资本市场的功能和作用;而经过股权分置改革的资本市场,在消弭重大制度性障碍之后,也有能力担负起这一历史使命。

  当前,应该着力构建有利于自主创新的资本市场良好环境。一是进一步做好上市资源培育工作,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推动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尽快进入资本市场。二是完善鼓励自主创新的金融财税政策,改善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信贷服务,不断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是完善再融资政策,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并购与重组,尽快实现做大做强。

  推进资本与科技结合

  记者: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历史虽然短暂,但资本与科技的结合也曾经历过可贵的实践经验。特别是1999年前后,您当时作为中国证监会主席,积极推动资本市场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措施。这对当前实施自主创新国家战略有何启迪?

  周正庆:1999年中央召开全国科技大会,通过了《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决定》提出了要培育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资本市场,加大对成长中的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力度。《决定》公布不久,全国人大迅速通过了对《公司法》的修正案,为培育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资本市场,加大对成长中的高新技术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奠定了法律基础。

  为配合《决定》的实施,当时资本市场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措施。在首次公开发行上市方面,对于经过中科院和国家科委(现科技部)认证的高新技术企业,可以提出股票发行申请,不受指标和额度的限制。在这一政策扶持下,许多高新技术企业通过了“双高认证”,并有数十家企业因此优先进入资本市场。在这些公司中,有不少已经成长为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良好经营业绩的公司,如丰原生化、隆平高科等,不仅资产规模增长迅速,而且在行业中已居龙头地位。在再融资方面,我们当时也出台了若干针对高科技企业的倾斜政策。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大决定,还对设立高新技术板块,方便高新技术企业发行上市和再筹资进行了通盘的考虑和规划,为最终推出中小企业板探索了经验。

  在资本、技术、人才三大要素市场中,资本市场处于关键地位,是调动、配置和配合其他要素的桥梁和纽带。因此,证券行业永远是一个朝阳行业,每一个从业者都应该为之感到自豪与骄傲。虽然发展的道路上会有曲折,但前进的目标不能迷失,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念。证券行业也是一项“接力赛”,需要薪火相传、不断开拓。对于好的经验,应该总结升华;对于失误教训,则应该引以为戒。如何牢牢把握好实施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重大契机,努力实现资本市场二次腾飞,值得证券业者深思。

  《规划纲要》是长期利好

  记者:不久前,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对资本市场发展提出明确要求。在随后发布的《规划纲要》配套政策中,也提出更加具体的实施举措。这将给资本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您认为应该如何建立支持自主创新的多层次资本市场?

  周正庆:《规划纲要》提出,“将建立和完善创业风险投资机制”,“积极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建立加速科技产业化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鼓励有条件的高科技企业在国内主板和中小企业板上市”,内涵极为丰富。配套政策也给出明晰而具体的举措,比如“要缩短公开上市辅导期,简化核准程序,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进程”,“支持保险公司投资创业风险投资企业”、“允许证券公司在符合法律法规和有关监管规定的前提下开展创业风险投资业务”等等。这些意见、建议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只要扎扎实实地贯彻落实,有利于推动资本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规划纲要》立足长远,时间跨度长达15年,因此对资本市场而言是长期利好。

  建立支持自主创新的多层次资本市场,这是《规划纲要》给资本市场提出的新的要求。当前,可根据不同类型、不同成长阶段的科技型、创新型企业的不同特点和风险特性,结合新《公司法》和《证券法》的贯彻实施,尽快加大中小企业板市场改革的力度,进一步解决不同类型、不同成长阶段科技企业多样化的融资需求。同时要完善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继续推进中关村科技园区未上市高新技术企业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试点工作。在此基础上,将其逐步覆盖到具备条件的其他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的未上市高新技术企业,拓展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服务于科技型企业的功能。

  让高新技术企业先IPO

  记者:当前我国资本市场还远远不能满足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和高新技术发展的需求,您认为如何拓宽科技型企业通往资本市场之门?

  周正庆:应该看到,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不够强大,发展速度落后于国民经济增长的步伐,近几年直接融资比例持续下降。对于制约科技与资本结合的诸多问题,应该尽快想办法加以解决。

  就目前而言,依托中小企业板来解决科技型企业的上市融资问题是当前现实而有效的选择。这是因为,中小企业板的自身定位和基本使命就是为具有较好成长性和较高科技含量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而且中小企业板全面完成股改已经有一段时间,在全流通条件下,具备了为风险投资提供退出通道的良好条件;主板市场改革也在顺利推进,投资者信心基本保持稳定,因此建议尽快在中小企业板进行“新老划断”、探索全流通条件下的新股发行及再融资机制。

  究竟哪些公司可以率先IPO?我认为,为了稳妥起见,不妨先安排股本较小的高新技术企业在中小企业板发行上市。这样既不至于给市场造成太大压力,也能让投资者从中得到回报,有利于逐步恢复市场信心。

  当然,中小企业板自身也要不断加强基础性制度建设和创新步伐。在总结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可以制定不同于传统企业的发行审核标准,重点关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科技含量、获利能力和成长潜力。抓紧建立适应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优胜劣汰”的退市机制,推进全流通机制下的交易与监管制度创新,不断增强中小企业板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迎接又一个科技的春天

  记者:当前资本市场发展正处在关键的转折时期,股改公司市值占比已经达到一半,年内基本完成股改的目标可望可及,这为资本市场实现重要发展突破奠定了基本条件。在新的市场环境下,资本市场能否迎来又一个科技的春天?

  周正庆:我对中国资本市场一直充满信心。资本市场的魅力在于培育未来,其核心是向前看。如果我们把历史的镜头拉长,就会发现,这几年资本市场内外发展环境已经发生深刻变化,一个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高新技术企业快速成长的大环境正在形成。

  首先是股权分置改革已经取得重大进展,长期困扰资本市场的重大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在新的市场环境下,资本市场实现重要发展突破的条件将越来越成熟,科技型中小企业、风险投资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格局也将随之形成。其次,新公司法、新证券法的实施为资本市场更好地服务于科技型企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两法修订就是为了鼓励投资创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完善资本市场服务功能的。比如改革了公司资本制度、提高了知识产权在公司资本构成中的地位,确定了多层次市场建设的法律架构,适度降低上市公司股本总额的要求,并取消了连续三年盈利的要求,等等。而随着各项金融、财政、税收等优惠政策到位,高新技术企业自身也将获得长足发展,上市资源将更加丰富。当然,最为重要的还是我们国家经济持续保持较快速度增长,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每年财政超收就数以百亿计,因此政府有能力拿出更多资金扶持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我注意到,《规划纲要》配套政策中还特别提出要以政府采购支持中长期科技发展,比如建立财政性资金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制度,改进政府采购评审方法、给予自主创新产品优先待遇等,支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如果说在经济社会中,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那么在资本市场上,科技则是第一魅力。在自主创新战略指引下,中国资本市场必将迎来又一个科技的春天!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