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股市评论 > 正文
 

中国股市10万个为什么 决策层该做什么样的决策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2日 08:25 中华工商时报

  水皮杂谈

  我们习惯于把中国证监会叫做管理层,处在制度转折时期的中国股市,管理层的作用是有限的,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决策层。

  6月27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举行新闻发布会,透露政策调整的空间还很大,但
是股市却一点面子都没有给尚主席,第二天就开始下跌,上证指数出现了熊市中都少见的七连阴,指数从1126点直落1011点,直接考验1000点。

  星期天晚上大连电台在他们开办的水皮杂谈栏目中问水皮,1000点近在眼前,投资者怎么办?

  水皮回答就地趴下,固守待援。

  待谁援?待决策层。

  股指逼近1000点,最焦虑的不应是股民,而是尚福林。因为对于投资者而言,无非是股价从何而来又回何而去。但是对于管理层而言,指数跌破1000点,不仅意味着他们前期的努力前功尽弃,而且还会遭遇执政能力的信任危机。更因为,尽管管理层对跌破1000点有心理预期;但是谁也无法保证指数在800点就会必然止跌,不至于由于券商的流动性危机而引发局部的金融危机。谁也担不起这个责任,拍不了这个胸脯。事实上,市场可以非理性繁荣,就可能非理性恐慌,而恐慌一旦发生,后果不堪设想。

  实际上,尚福林的焦虑程度要大大超过水皮的想象。因为就在当天深夜,也就是11日的凌晨1点零1分,各大媒体才收到新华社的通稿,声称中国证监会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以深入落实“国九条”为主线,研究拟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并已经国务院同意,正由有关部门组织落实。正是因为有这么重大的利好,所以上证指数才会在早盘冲高1043点,最高出现了2.22%的涨幅。

  “经国务院同意”的组合利好,力度不算小,但是为什么大盘依然以下跌报收呢?

  水皮认为,问题不在于利好的力度不大,而在于缺少针对性,在于利好的力度不到位。

  通读新华社的通稿,水皮发现诸多利好早已众人皆知,不是早已实施,就是已在落实;不是老生常谈,就是来日方长。

  比如股权分置改革试点不搞第三批,新老划断之前暂停上市公司IPO;比如国资委正在制定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持股底线以稳定股改的市场扩容预期,鼓励保荐人设计多种股改方案;比如规范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占款问题,推动定向增发流通股作为市场化并购重组试点;比如对创新类试点券商和参与股改保荐的机构提供流动资金支持,抓紧设立投资者保护基金;又比如,推动商业银行发起设立的基金管理公司,加大社保基金和国有保险公司入市力度;又比如,取消政府对国有企业投资股市的限制性规定等。

  如果说要有新意,新意一在于允许基金管理公司用股票质押融资,新意二在于在现有40亿美元QFII的额度基础上,再增加60亿美元。

  股市的问题,说到底就是一个资金的供求问题,一个能为市场带来增量资金的政策就是一个利好政策,一个不能为市场带来增量资金的政策就谈不上利好政策。从这个层次理解,证监会11日发布的通稿算不上利空,但是却成为了市场出货的利好。

  市场的反应说明投资者对后市的信心不足。尚福林曾经声称股改“开弓没有回头箭”,但是尚福林始终没能给市场一个明确的说法,那就是箭落何方?是1000点之上,还是1000点之下。

  尚福林当然有尚福林的难度,投资者有投资者的揣度。如果管理层没有“不成功便成仁”的魄力,又怎么能指望投资者义无反顾的跟进呢?

  其实,市场一直在观望,观望管理层有没有破釜沉舟的必胜勇气,有没有确保股改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本钱。

  这个本钱,不是别的,正是平准基金。

  管理层拟采取的措施无非是开源节流。开源,开的是资金的源头;节流,节的是扩容之流。管理层已经采取的措施无非也是开源节流,比如允许上市公司回购流通股,允许大股东增持流通股。不管是已经采取的措施,还是拟采取的措施,水皮发现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由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基金、券商分散救市,而政府扮演的却是一个模糊的角色。

  股市要改革,要转轨,就要有成本、要有保证。对价是大股东支付的转轨成本,平准基金就是政府要支付的制度成本,两者实际上是缺一不可的。

  有人以台湾国安基金操作失当,指证平准基金于法无据;有人以13亿人民和7000万股民的利益冲突,指证平准基金祸国殃民;更有人以自由贸易为背书,指证平准基金背道而驰。但是,所有的指控都忽略了一个背景,那就是,中国股市是中国政府开设的、管理的;中国股市的最大受益者是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

  设立平准基金并非要求政府为投资者的损失买单,而是要为股权分置改革的平稳进行保驾护航。因为在这个制度性的转折中,管理层和投资者一样,都是博弈的一方。政府要的是稳定,投资者要的是安全,没有稳定哪来安全,没有安全又哪来稳定?

  这个道理就那么深奥吗?既然可以要求保险资金加码建仓、可以放开国有企业的投资限制、可以加大社保基金的投资力度,可以扩大银行资金入市的范围,为什么不可以设立由政府财政主导的平准基金呢?坦率地讲,决策绕着平准基金走,市场就绕着决策走。什么时候平准基金浮出水面,什么时候大盘靠稳。

  决策层要决策的,与其说是资金不如说是姿态:究竟能不能和7000万股民同呼吸共命运。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与其推出一大堆华而不实的组合拳,不如抓住试点方案的牛鼻子,勒令国有控股的大股东修改长江电力的股改方案,增加送股比例,做到口惠而实至。

  股权分置改革的方案可以分散决策,但是管理层的责任是分散不了的,决策层的决策更分散不了。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