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九条周年股市经历寒冬 沪指探历史新低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02日 08:49 解放日报 | |||||||||
本报讯(记者蒋娅娅)到昨天为止,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国九条)正式出台恰好一周年。但股市给予这一周年纪念的“礼物”却寒气逼人———上证综指昨天收盘报1188.93点,创下近6年来新低。 本周是猴年沪深股市最后一个交易周。但股指从周一开始即不断下跌。前天,上证综指首次收盘跌破1200点;昨天,股市低开高走,但终无力回天,上证综指最低下探至1187.2
国九条出台时,上证综指为1590点。一年来,沪深股市经历了大约250个交易日,目前上证综指总共跌去400多点,跌幅达25%。事实上,国九条的尴尬并不只在昨天,其利好效应,仅延续了两个月。自去年4月中旬上证综指创下1783点新高后,股市就开始漫长的回调之路,直至9月9日上证综指收盘跌破1300点。此后,股指在1300点附近的调整,延续了近4个月,颇具波折。相对来说,股指在今年初失守1200点,就显得不那么具有波澜,轻而易举就能击穿。 一直以来,市场从政策找原因、从监管找原因,也从上市公司找原因,“股市问题”早已成为2004年以来谈得最多的话题。去年世界各主要股市都出现不同程度上涨,而中国沪深股市成了唯一的“悲情角色”。原因还是股市问题,有人提出“换个角度看问题”,中国股市确也有不少老外看不懂的地方。例如:行情走势不反映经济基本面———在去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5%的背景下,股市却一路下跌;市场运行看监管眼色———尽管边际效用递减,救市仍离不开利好政策支持;上市公司不是真正投资的对象———个股股价涨跌大多跟随大盘运行,本身价值并不显现。这种种现象和问题,归根到底似乎还是:股市制度设计。 不只是国九条,政策利好去年以来也频遭尴尬。专家表示,政策出台的时机选择很重要。事实已经证明这一点。沪深股市自去年4月下跌以来,首先是针对机构出台了一些利好,如保险资金入市开闸、券商创新开始试点等。但这些利好效应并非立竿见影能反映,从某种程度上说并非实质性利好,市场对此自然不领情,下跌之势自然难止。直至今年年初,上证综指1200点岌岌可危,才有了惠及所有投资人的利好———印花税税率下调,却已无法再振奋人心。业内人士指出,政策消息过于频繁,并不利好股市。在股市低迷期,以静制动,抑或给股市一段时间休养生息,似乎更加合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