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上市公司 > 伊利高管被拘 > 正文
 

伊利质疑者再度开口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23日 04:06 第一财经日报

伊利质疑者再度开口

  王斌不认同现在中国大多数上市公司的独董形同虚设的说法,他说独董就象是红绿灯上面的那个探头,有监督作用,更多的是威慑作用

  本报记者 陈黛 发自北京

  昨天(22日),在北京工商大学会计学院的办公楼里,刚听完研究生答辩会的前伊利
份独立董事王斌接受了《第一财经日报》的独家专访。

  今年6月15日,王斌与另外两位伊利独董俞伯伟、郭小川联合发表了《独立董事声明》,要求聘请一家审计公司对有关伊利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资金流动、国债买卖交易和华世商贸公司等问题进行专题审计。这份中国少见的独董声明,让公众开始格外关注伊利,也为今日伊利的结局埋下伏笔。

  自12月17日伊利股份的数位高管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带走后,公众的目光再一次聚焦伊利。而作为声明的起草人之一,也是第一个对伊利提出质疑的独董,王斌又一次站在风口浪尖。

  “董事会一次比一次沉闷”

  “我本来不认识郑俊怀,是去年4月他托人找我的,想请我做独立董事。”王斌说,当时他们聊得很投机,可以说一见如故。

  出于彼此的信任以及对伊利的信心,5月,王斌正式成为伊利股份的独立董事,在今年8月3日辞职前,他参加了任期内的全部董事会议。

  第一次参加伊利董事会,王斌就感到了气氛沉闷。“此后,一次比一次沉闷,几乎没有任何生气,”王斌分析个中的原因,“可能是一部分董事会成员知道的情况多一些,而我们不太了解;或者大多数董事(主要指外部董事)都不清楚内部情况,所以讨论议题就没有交锋的可能性。我也会提一些议题来讨论,但相对来说,独董的说话分量较弱。”

  当时的董事会成员共11人,5位是内部董事,6位外部董事,其中包括3位独立董事。

  此后,王斌对于伊利的一些建议,比如公司的财务管理问题和公司战略定位问题等,都是在董事会以外的场合,和郑俊怀或者其他高管交流。“郑总很谦虚,总是表示喜欢听专家的意见,也很爱交流。”王斌说。

  “王斌的四项质疑”

  对于伊利这么大的公司来说,每年有几十个亿的收入,而合并报表里面都有一些调整,单从报表上看,几千万元的漏洞是很难发现的。

  “我第一次发现问题,是在今年3月,当时我是审计委员会主任。按规定,季报年报等报表要先经过审委会审核,然后递交董事会。”作为一个财务学教授,王斌从合并报表和母公司的报表中看出问题。但当时他还不能判断问题有多严重,随后,他提出了“资金往来不清晰,购买国债的动机难以理解,没有大额浮动资金的授权制度,受控制度混乱”等四项质疑。

  “对于我的质疑,他们从未正面回答。”王斌抱怨着说。

  当时,季报上的问题已引起证监会和股东们的警觉,王斌也在和其他董事以及公司财务总监继续沟通询问所存在的问题。4月27日,情况急转直下,王斌的愤怒终于在年报审核会上爆发了。

  “仅一个月时间,年报和季报的差异让我震惊,很多问题我觉得不可思议,所以我提出了非常强烈的质疑。”王斌说,“比如现金流量,尤其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在年报上是正的几个亿,而季报上居然是负数。还有应收应付往来款上的波动,短期投资的期初、期末的变化情况。”于是王斌提出了四项质疑:一是2003年的投资预算和实际总量到底是多少,资金来源是什么;二是购买国债的动机;三是现金流的波动;四是往来款项为什么异常。

  对于王斌的质疑,内部董事们或回避,或沉默,有的说账户放错了地方,有的说是原材料涨价导致往来账巨大,他们的解释无法让王斌这位资深的会计学学者满意。

  5月份的董事会上,以王斌为主的几位董事,把总结出的问题又一次提交给董事会,但他们仍没得到满意的答复。这一次他们还联合否决了一份2004年投资预算,因为这个报告上只有一个投资预算的数字和几个项目,没有任何可行性分析,王斌等几位董事毫不犹豫地当场投了否决票。

  王斌现在已能够心平气和地回忆那次火药味十足的董事会了,但是当时的他曾指着财务总监张显著,责问他大宗的国债项目支出是谁授权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有人授权,你说出来是谁;如果没人授权,你凭什么那样做,我现在就可以提请董事会免掉你!”

  那被责问得面红耳赤的张显著怎么解释的呢?“他不解释,或者可以说是他无法解释,即使是我跟他拍了桌子指着他问的时候他也不回答。”王斌说。

  最后还是郑俊怀打了圆场:“这件事情我知道,我是知道的!”

  那次董事会不欢而散。因为王斌等人没证据说明内部董事做错了,他们质疑的根本只是因为有所怀疑,而那部分内部董事的解释又永远无法让他们满意,最终的结果当然是谁都不满意。

  回京后,王斌以个人名义给伊利股份的董事会秘书发了封信,并抄送其他几位董事,他要求在一周内对信中的6个问题给予答复,问题不外乎他曾质疑的方面。“他们答复了,但我很不满意。”王斌至今还保存着这些信件,但还不想公开。

  在这种情况下,三位独立董事在6月15日联合发表了《独立董事声明》,要求聘请审计公司对伊利股份进行专题审计。第二天伊利股份宣布罢免俞伯伟的独立董事职务。其后的8月3日,王斌正式辞去伊利独立董事职务。

  “对伊利来说,我是红绿灯上面的那个探头”

  对于自己这段独特的独董经历,王斌自认还是履行了职责、是问心无愧的。因为他说自己是个做人、做事都很严肃的人。在他的学生眼中,他是一位严厉得眼里容不了一粒砂子的教授,这也可以解释他何以在董事会上一再责问伊利问题的行为。

  王斌不认同现在中国大多数上市公司的独董形同虚设的说法,他说独董就像是红绿灯上面的那个探头,有监督作用,更多的是威慑作用,主要是保护股东的利益。可能有的时候探头没开启,或者没电了,或者人为原因破坏了,但有它的存在,总是对司机们有一个威慑作用。如果没有探头,司机就会毫无顾忌地违反规则。

  “我作为设在伊利的‘探头’,发现了问题,但我解决不了问题,因为我无法对决策的有效性和合理性负责。”王斌说,独立董事的职责和个人的勤勉与谨慎有关,独董可能不能创造价值,但是良好的治理和健全的独立董事制度,至少可以阻止价值的毁损。

  王斌还想纠正的是“上市公司”的这种叫法,上市只是一个融资手段,“上市”的叫法里没有保护股东利益的意思,也就无法使公司树立公众理念。所以不如把“上市公司”更名为“公众公司”更加贴切,树立为股民谋利的公众理念,这样才能显示出对股东的尊重,也会更好地为股东服务。

  最后,他说:“一个公司的创始人一定要有好的心态,不能因为你把公司做大了,就把公司当成自己的了。没有公众利益的意识,成绩全算到自己头上,做事情只考虑自己利益,就可能出问题。”


  爱问(iAsk.com)伊利 相关网页约819,973篇。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