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民族证券:银行业研究报告(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7日 13:50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预计未来几年,五大国有银行的市场份额仍会略有降低,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正处于资产和业务扩张期,市场份额会继续上升。

  人民币升值对银行业利大于弊。人民币升值会使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价值得到重估,我国商业银行以人民币为主要经营对象,人民币升值期间银行的价值也会得到提升。同时,长期渐进的人民币升值将持续吸引国外资金流入,银行拥有较充裕的资金,有利于银行各项业务的开展。此外,随着人民币购买能力的增强,投资活跃和财富增加带来了旺盛的金融服务需求,对银行业向中间业务和零售业务的转型带来了机遇。

  当然,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将导致以美元计价的资产负债价值发生变化。我国商业银行的外汇资产普遍大于外汇负债,形成汇率风险正缺口,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增加了我国银行汇率风险管理的难度,在海外上市的中行、建行、交行和工行,面临的外汇敞口风险较大。不过,由于多数银行美元敞口在资产中的占比都低于1%,因此,总体上银行外汇资产规模仍然较小,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负面影响有限。

  自2006年以来货币供应量快速增长,外汇储备的变化以及由此导致的外汇占款的变化是影响整个金融体系资金供给的重要因素。高额的外汇占款使得央行向市场投入了大量的基础货币。并且,外汇占款项目通过货币乘数的扩大效应,造成货币供应量大幅增长。此外,我国存款尤其是居民储蓄存款的高储蓄率特征,也是造成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多的重要原因。而央行的货币政策多属于对冲性质。因此,2008年流动性过剩仍将突出。

  2007年频繁出台的紧缩性政策调控,对抑制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起到了一定作用,尤其去年下半年金融机构超额存款准备金呈现逐步下降趋势。国有银行由于规模大,控制风险的能力比较强,资金来源渠道较多,因此超储率比较低。但小银行由于网点少、资金来源渠道少,为了应对央行频繁的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只能保留较高的超储率。但总体上看,目前银行体系资金仍然充裕。

  由于我国的流动性来自于外部,人民币升值趋势仍将持续,并且美国降息使得资金流入我国压力增大,因此,2008年资金面仍较为宽松,银行体系充裕的资金有利于各项业务的开展。(张景)

  多重因素助推银行业绩增长

  信贷增长更趋平稳

  2008年中国经济出现拐点的可能性很小,在宏观经济依然能够保持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固定资产投资对商业银行贷款需求形成有力的支撑。

  去年一系列对房地产行业的相关调控政策将打击一部分投机性按揭需求,但一定程度上也保障了有效按揭贷款的需求,有望降低资金泡沫所带来的信贷风险的累积。并且,房贷政策并不是要打压房市,对于房地产货币从紧更多的是防止因循环恶性贷款造成房价虚高,国家政策是要房地产业更健康和稳定地成长。在宏观调控下,预计2008年更可能的是房价逐步向理性回归,使之与经济的增长相匹配。同时,我国城市化进程有所加快,带来了巨大的住房需求,房地产贷款仍可实现稳定增长。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