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股王腾讯还亏钱 是谁的问题?

买股王腾讯还亏钱 是谁的问题?
2018年03月23日 22:05 新浪港股综合

  来源微信公众:王雅媛港股圈

  看着今天腾讯回撤了近4.5%,市场躁动不安了。我想今天港股投资者们热议最多的问题就是,“我的腾讯该咋办呢 ?”

  在港股市场,无疑腾讯是基本因素确定性非常高的稀有品种,而大股东Naspers 为什么要在此时选择抛售股票的问题,我们昨天已经分析过了。可即便如此,我相信仍有不少之前在高位买了腾讯的投资者,今天选择卖掉止损的。

  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在确定性如此之高的腾讯上,为什么还会输钱呢?这一问题的答案必定和基本面以外的因素有关,也就是你对投资心理学认知不足。今天,借以下文章来为大家讲解我们常见的两种心理学现象,剖析这些心理对投资的影响,从而让大家更了解自己,以便做出正确决策。

  投资如果想取得成功,除了本身的技术水平外,心里层面的因素也对结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实务的角度看,巴菲特的合伙人,伯克希尔撒韦哈的副董事长查理芒格的《穷查理宝典》就有一章专门讲述心理学对投资实务和生活的影响;

  从学术的角度看,半个世纪前诞生的行为金融学提出了“非理性人”的概念,对传统金融学的有效市场假说发起了挑战;

  从荣誉角度看,心理学家丹尼尔卡特曼将心理学知识与经济学知识相结合,研究了人在不确定状况下的决策行为而获得了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本文将站在大师的肩膀上,结合我的自身投资经历,来谈论人们各种不易察觉的行为模式对投资的影响。

  来源:网络;(左)查理芒格,巴菲特合伙人(右)丹尼尔卡尼曼,心理学家,于2002年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现象(一):为什么投资者更热衷于故事?

  无论是刚入股市的新手,还是在股市中摸爬滚打了很多年的老手,甚至包括一些职业投资人,在投资的时候,经常犯下追逐故事而不考虑价值的错误。

  偏好追逐故事而忽视价值,是投资技术不成熟的表现,那么想要避免这种错误,紧紧靠提升投资知识就够么?答案是否定的。

  人的大脑天生喜欢听故事,不仅在有关金钱的投资领域如此,甚至在生死攸关的时候都是如此。

  在一项心理学实验中,实验人员用2个变量控制该实验。其中一个变量是治愈率,该值在30%和90%之间变动。另一个变量是与该治疗方法有关的积极或者消极的形象化故事。

  积极的故事:一位叫做帕特的病人,使用一种叫做Tamoxol药物治疗效果良好,整个肿瘤消失,医生确信肿瘤不会复发。再经过1个月的治疗,病人将完全康复。

  消极的故事:尽管Tamoxol的治愈率达到了90%,但帕特使用Tamoxol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肿瘤没有完全消除,疾病复发了。经过一个月的后续治疗,帕特失明了,并且失去了行走能力。

  研究人员向被试询问,“如果他们患有此种疾病,那么他们是否会采用上述治疗方法”?按照正常的逻辑来说,被试者应该根据大数据的信息(也就是治愈率)来判断是否来接受这项治疗,但现实的结果却并不是如此。

  以下是研究结果生成的表格:

  实验结果是令人惊讶的,故事的积极性/消极性对被试选择的影响程度,完全超过了治愈率高低对被试选择的影响。

  在形象化故事为治愈的情况下,本来更加权威的治愈率显得并不重要。

  当治愈率为90%的时候,有88%的被试选择采纳治疗方案。

  而当治愈率仅为30%时,仅仅因为一个积极故事的“忽悠”,竟然有78%的被试选择采纳该治疗方案。

  相反的,当治愈率同为90%的时候,听到消极故事的被试比听到积极故事的被试采纳治疗方案的比率下降了58%! 

  在股市中,投资者与上述心理学实验的被试一样,非常热衷于故事。 

  ◆ A股中的真实案例

  中国内地A股创业板公司乐视网(300104.SZ)从2013年初 - 2015年中旬,在2年半的时间里,其股价翻了22倍,被誉为创业板第一股。

  来源:富途

  支撑股价快速上涨的并不是其靠谱的商业模式或者稳定的财务业绩,而是当时时任乐视董事长的贾跃亭的一张又一张PPT,和一个之前从未听说过的“生态化反”的故事。 

  在乐视用利润率换取高营收的过程中,乐视的股价冲上了天。在资金景气的时候,每个人都赚了很多钱,并且有许多钱可以投资。

  在这种条件下,每个人都认为充满想象的童话故事会成为现实,并为此付出高价,但是结局可能是残忍的,就像巴菲特所说,只有潮水褪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或许有读者会说,乐视的故事是因为其出现在一个不太成熟的资本市场上,在成熟的资本市场,这种情况会很少出现。但据我所知,就在当下,似乎同样的故事发生在了美国。

  ◆ 美国市场也发生同样的故事

  橡树资本的霍华德马克斯在2017年7月的备忘录中这样写道:

  那么,我们当前的市况如何?正如我之前提到的,目前风险高且潜在回报低,而由于安全投资的潜在回报低,投资者仍然愿意承担更多风险,即使高风险投资的回报也不高。

  我认为,在当今的环境下,进取投资的唯一理由是防御型投资带来低潜在回报。但问题是,通过进取投资追逐高预期回报就一定奏效吗?如果回答是否定的(我认为是否定的),那么现在正是谨慎行事的时候。

  来源:网络;霍华德马克斯,橡树资本创始人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在有人向盖茨提问,在不久的将来,美国是否会再遇到经济危机的时候。比尔盖茨斩钉截铁的答道:“当然会,具体是什么时候很难说,不过会发生金融危机是确定的”。 

  尽管前辈们对美国金融市场过热提出了警告,但是美国的三大指数并不这么看。

  从下图的标准普尔500月线图中可以看出,标普500指数在经历了2008年经济危机后一路走高,并在2016年加速上涨。看来美国的投资人并没有听从前辈的意见,那么这次投资者是否会再一次为自己的冲动付出代价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富途;标准普尔500指数月线图

  现象(二):为什么投资者容易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

  股市中的投资者,往往喜欢听信别人的意见,而没有自己的观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勤学好问或者乐于听从他人的建议是令人赞赏的优点,但是这一做法在股市中却并不好用。

  我们上学的时候,遇到难题会寻求老师的帮助,因为他们是教育上的权威;我们生病的时候会去看医生,因为他们是医疗上的权威;我们做健身练习的时候,会听健身教练的话,因为他们是运动上的权威。然而,相似的逻辑在投资领域并不成立。

  首先,在上述例子中,我们所咨询的对象,在所涉及的方面远强于我们。我们的老师,比我们更懂得解题,医生比我们更了解疾病,健身教练比我们更懂得如何练出好身材。

  在投资领域,这种专家少之又少。不要说我们身边的亲戚朋友、同事同学,就是那些手握数十亿的职业的投资人,也会经常性的表现不佳甚至亏损。有些投资者在一段时间内获利丰厚,但是,他们未必能够在长期保持同样的业绩。

  来源:网络;比尔米勒,美国传奇基金经理

  美国有一个叫做比尔米勒的基金经理,曾经在1991年~2005年连续14年战胜标准普尔500指数,创造了一段传奇。

  但是,自从2006年开始,比尔米勒的投资业绩开始下滑,在2006~2011年间,比尔米勒只有2009年利用股市反弹战胜了市场,其他5年,米勒的投资业绩都低于标准普尔500指数。

  最终,比尔米勒在2016年与其效力35年的美盛集团(Legg Mason)分道扬镳,其管理的基金规模也大幅缩水。

  大部分人不是不知道,股市是少数人胜利,绝大部分人失败的游戏。

  可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会经常向身边的,同样不盈利的朋友询问消息或者投资建议呢?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从众心理在作祟。

  ◆ 什么是从众心理?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告诉我们,跟着大部分人走往往是对的,人类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养成了从众的习惯。即便人们潜意识中知道在投资中跟随大流可能是不正确的,但是他们仍然会“从众”,下面的实验将告诉大家从众这种心理学武器的威力。

  来源:网络

  1956年,心理学家阿希为研究从众心理采用了上图的三垂线。该实验以大学生为被试,每组7人,坐成一排,其中6人为研究者安插的卧底,只有一名被试是真正的被试。

  研究者每次向被试出示如图两张卡片,其中一张画有标准线X,另外一张则画着比较线段A、B和C。X线段与A、B或者C的某一线段等长,被试的任务是判断出X线与A、B、C中哪一条线等长?

  研究人员总是让混在被试中的6名卧底,先说出错误答案(如上图,研究人员的卧底故意让其他6名被试说X线段与B线段等长,这是明显错误的)。

  研究者想要观察,在这种情境下,最后一名被试,也就是真正的被试是会坚持自己的观点,还是会跟随其他卧底说出错误的答案。

  研究的结果表明,只有 25%-33% 的被试始终保持独立,没有发生从众行为。而其他被试或多或少受到他人影响,说出了错误的答案。

  实验后,阿希对从众的被试做了访谈,归纳出了以下三种从众情况:

  A:被试开始就把他人的答案作为了自己的参考框架,发生了知觉歪曲。

  B:被试意识到自己的结论与其他人不同,但是相信其他人是正确的,发生了判断歪曲。

  C:被试从根本上知道其他人错了,但是还是给出了错误的答案,发生了行为歪曲。

  该实验的结果应当让投资者产生警惕,因为上述的题目很简单,被试完全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做出正确的判断,但大部分被试仍然在压力环境下,做出了从众的行为。而在投资领域,很多事情原本就是不确定的,被试没有能力做出选择,在这种状态下,投资者很容易听信其他人的意见,让其他人代替自己做出决策。

  ◆ 从众效应对投资者影响深远

  事实上,从众效应对投资者的影响是很深远的。比如:每次牛市接近顶峰的时候,您或者您身边的朋友,是不是会有很多新投资者杀入股市?

  这些新投入股市的投资者,并非不知道股市是有风险的,也懂得股市已经涨了很多,但是他们还可能会在牛市接近顶峰的时候,买入人生的第一支股票或者首次把自己的钱交给基金经理打理。

  根据我的所闻所见,他们往往是受到身边亲戚朋友、同学同事的影响。别人都在做的事情为什么我不做呢?别人都在从股市赚钱,为什么我不同他们一样呢?我的朋友在正确的时间里进入了股市,并且获利丰厚,我为什么不跟随他呢?股市中的第一茬韭菜往往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责任编辑:马婕

股王 从众 腾讯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