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红注射剂因不良反应被监控 步长制药总裁:不可替代

丹红注射剂因不良反应被监控 步长制药总裁:不可替代
2018年04月02日 14:53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4月2日消息,丹红注射液,是步长制药三个独家拳头产品中的“利润之王”,收入占比超过30%,利润占比更稳居40%以上。然而却因频发严重不良反应,26次被预警列入重点监控,甚至随时面临停用风险。随着在临床中的用量加大,不甘居于“辅助药”地位的中药注射剂却问题频现,是否真的有“奇效”?

  根据步长制药上市前的招股说明书,在2013年至2015年期间,丹红注射液的年销售金额分别高达41.61亿、38.31亿和33.6亿,合计113.52亿。收入占比超过30%,利润占比更稳居40%以上。

  丹红26次被预警列入重点监控 随时面临停用风险

  目前,19个省份和15个城市出台的重点监控药品和辅助用药目录中中药品种占比接近40%,其中九成是中药注射剂。步长制药的独家专利产品——丹红注射液,首当其冲,被梳理出至少在11个省(市)26次被预警(严格监控)、限制使用,甚至随时面临停用风险。

  步长制药“天价推广” 灰色利益链条引猜想

  2016年年中,步长制药重启IPO,却被媒体爆出“天价推广费”——2013年至2015年的三年间,公司在“市场及学术推广”方面分别花去了44.66亿、51.83亿、58.41亿,累计达到154.9亿元,连续三年超过同期营业收入的一半以上。其中2015年,平均每天花1600万元用于“推广”。

  相关阅读:步长制药重启IPO 推广费天价

  对中成药,特别是中药注射剂,传统的推广营销模式,曾经非常奏效,却严重有悖于当前的医改控费、反腐、合规,药改鼓励创新,淘汰“神药”等大趋势。特别是对医药企业,资本市场的政策“风向标”,更加敏锐。但是对药品来说,“天价推广”意味着太多灰色利益链条的推想空间,不免引起舆论哗然。

  中药不甘只是“辅助药”是否有奇效

  近几年来,医保控费力度不减,加上国家卫计委控制药物滥用,同时要求医院药占比必须达标等综合因素,促使医院调整用药结构,向辅助用药“开刀”。但这一刀挥向的多数是中药类产品。

  “药品在不同疾病不同使用条件下,其作用和意义是不一样的,有些产品在某些科室或疾病治疗中是辅助的,而在另一些疾病治疗可能是临床需求型治疗性用药。西医医生使用中药注射剂按照西医理论应用可能是辅助用药,但是按照中医辨证施治理论使用中药注射剂就是治疗性产品。”全国人大代表、陕西步长制药总裁赵超表示。

  他表示,“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使用中有很突出的效果,生物利用度相对较高、疗效确切、作用迅速。很多时候有着化学药品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丹红注射剂的功能主治显示:活血化瘀,通脉舒络。用于瘀血闭阻所致的胸痹及中风。于此,伴随着大量可能出现的过敏反应,可见皮疹、瘙痒、头痛、头晕、心悸、寒战、发热、面部潮红、恶心、呕吐、腹泻、胸闷、呼吸困难、喉头水肿、抽搐等,停药后均能恢复正常。罕见过敏性休克。

  这不得不引起消费者的注意,60元一支的丹红注射剂是否真的有化学药品不可替代的作用。

责任编辑:徐彩月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