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01日01:15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孙宇婷

  A股被纳入MSCI(美国明晟公司)指数的条件正日趋成熟。据申万宏源估算,如果成功被纳入MSCI指数,初期将给A股市场带来990亿元至1100亿元的增量资金。随着6月到来,纳入预期不断升温,市场效应也逐渐显现。本周二(5月31日),作为绩优蓝筹股的券商板块出现井喷,并带动沪指暴涨3.34%。

  高盛周二表示,中国政府有关股票停牌和证券权益拥有人的最新规定及解读,使得A股6月被纳入MSCI指数的可能性已经攀升至七成。如果深港通开通消息宣布、境外A股衍生品限制解除,那么A股被纳入MSCI指数的可能性还将进一步提升。

  低估值蓝筹可能被率先纳入MSCI指数

   根据MSCI今年4月发布的路线图,MSCI提议初始纳入比例为5%,对应A股权重为1.1%。一旦A股获准按5%的初始比例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将在2017年6月生效。

  值得一提的是,据MSCI估计,在北美及亚洲,超过90%的机构性国际股本资产以MSCI指数为标的。美林/盖洛普调查显示,2/3的欧洲大陆基金经理追踪MSCI指数。MSCI年报披露,97%的全球顶级资管以MSCI指数为基准。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留意到,MSCI指数已成为全球投资组合经理采用最多的基准指数,一旦A股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将带动跟踪该指数的被动指数基金大量配置A股,并带来可观的新一轮增量资金入市。此外,这也会进一步提升A股的国际化程度。数据显示,追踪MSCI指数的基金公司有5000多家,资金总额高达9.6万亿美元。

  对于纳入MSCI指数给A股带来的增量资金,业内有着诸多期待。申万宏源认为,根据MSCI提供的路线图,第一步纳入为A股带来的增量资金将达到990亿元至1100亿元;全部纳入之后,总的增量资金约为16650亿元至18560亿元。

  就在A股纳入MSCI指数猜测发酵之际,连续横盘15个交易日的A股终于本周二迎来大涨,沪指收盘涨3.34%,一举收复2900点整数关口,两市成交额放大至6315亿元,环比上一个交易日大增89.35%,券商股集体井喷。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外资投资A股的主要方式包括RQFII、QFII和沪股通,以及未来的深港通。其中R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投资者)和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对投资者资格、申请流程、资本流动性等均有限制和要求;沪股通限制较少,但也有每日额度(130亿元人民币)限制。

  欲知哪些A股最有可能被率先纳入MSCI指数,QFII布局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可提供一些参考。在对QFII的长期追踪中,《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以持股量及市值看,大盘蓝筹一直都是QFII的最爱。以一季度QFII持仓报告为例,白酒股和机场股等成为新宠。

  花旗、瑞银等国际投行最近指出,低估值蓝筹股最有可能率先入选MSCI指数。据瑞银测算,421只A股可能被纳入MSCI指数。根据MSCI公布的指数编制方法,将A股公司按FIF自由流通市值排序,排名前400的公司加入可能性较大。

  记者注意到,符合这一标准的A股,确有不少是一季度QFII的重仓股,一般具有市值和流通市值较大、流动性较高等特征。

  从行业分布来看,可能受益较大的是金融行业——其MSCI指数市值占比最高,其次为工业和可选消费。如果A股被纳入MSCI指数,蓝筹股将迎来一轮新的契机。这或许也解释了昨日券商股的爆发。

  三大核心障碍已基本清除

   两度期待,两度落空,这一次全球目光聚焦于6月15日。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过去两年MSCI的两轮市场咨询中,A股均未能如愿被纳入。国际机构投资者的主要担忧集中于中国市场在投资份额分配、资本流动限制和受益所有权这三大问题上。

  自去年6月MSCI暂缓纳入A股结果宣布以来,种种迹象显示,在过去一年,我国监管层为了推进A股国际化,在排除相关障碍方面做了明显努力。

  针对外汇额度分配问题,外管局于今年2月初颁布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外汇管理规定》,对QFII外汇管理制度进行了改革:放宽单家QFII机构投资额度上限。不再对单家机构设置统一的投资额度上限,而是将机构资产规模或管理资产规模的一定比例作为其获取投资额度(基础额度)的依据。简化额度审批管理:对QFII机构基础额度内的额度申请采取备案管理;超过基础额度的,才需外汇局审批;对QFII投资本金不再设置汇入期限要求;将锁定期从一年缩短为三个月,保留资金分批、分期汇出要求。这些规定,也使得国际投资者对投资份额分配以及资本流动限制的担忧基本消除。

  随着6月A股加入MSCI指数大考临近,中国监管层再度祭出杀手锏。

  5月6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表示,证券权益拥有人(客户)与QFII、RQFII名义持有人(资产管理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包括客户资产独立于资产管理人资产的安排,应当由客户与资产管理人依法订立的合同来界定,受合同签署地监管规则的约束。中国证监会尊重这些依法订立的合同及其明确的客户资产权属关系。相关法规允许QFII、RQFII 开立名义持有人账户,A股账户体系设置上也能够支持上述客户资产的权属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境外投资者在受益权属界定上的疑虑。

  至此,与去年相比,业内普遍认为,中国监管层在额度、资本流动限制以及实际权益拥有权上做了诸多努力,基本排除了A股加入MSCI指数的障碍。

  仍有数个问题待解

   尽管外资众议的“三座大山”已基本移除,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MSCI在今年初的市场咨询中再度加入了两个新问题,即:大规模主动停牌和反竞争条款(交易所层面关于境外设立A股相关衍生产品的限制)。

  自去年6月中旬A股大跌以来,上市公司纷纷选择停牌以回避暴跌行情,又在行情转好后大批量选择复牌。如此大面积的停复牌,可谓全球罕见,亦引发国际投资者关注,MSCI因此提出有关上市公司停复牌任意性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5月27日,沪深两大交易所同步抛出了上市公司停复牌新规。上交所发布《上市公司筹划重大事项停复牌业务指引》,对重大资产重组等停复牌作出新的规定。同日,深交所也发布了《上市公司停复牌业务备忘录》,对重大事项的最长停牌时间、停牌行为的监督等作出了明确规范。此举被业内视作为A股冲刺MSCI指数扫清障碍。

  本周二,以Kinger Lau为首的高盛经济学家表示,MSCI指数6月纳入A股概率目前升至七成,中国现在仍需解决的剩余问题包括:QFII每月汇出资金规模不得超过境内资产的20%,指数产品的反竞争条款,以及内地和中国香港股市的每日投资额度限制。

  记者留意到,在今年4月,高盛对A股纳入MSCI指数可能性的预判还仅为50%,当时该机构特别提到了开通深港通的重要性。“这些举措明显是积极的。”高盛经济学家写道,“而且我们相信,如果宣布开通深港通,6月A股获得Yes的可能性会显著增加。”

  香港第一上海证券首席策略师叶尚志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MSCI指数要有其涵盖性,A股被纳入到指数是必然的。目前可能还有一些问题要解决,主要是涉及股市制度规则上的定位,需要一些磨合,估计A股在今年加入指数的概率高于50%。”

  除引入增量资金外,进入重要国际指数,可能还意味着被纳入国家或地区的股指有望大幅上扬:2013年6月,MSCI将卡塔尔和阿联酋从前沿市场归入新兴市场类别。2013年到2014年间,卡塔尔和阿联酋阿布扎比的股指都飙升了超过40%;而在2014年6月早些时候,MSCI宣布,将增加尼日利亚基准股指在其前沿市场股指中的比重,从12%上调至19%,使其成为比重第二大的基准股指。在消息宣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尼日利亚基准股指触及4个月高位。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骆珊珊 SF176

相关阅读

为何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占比低?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中等收入群体也在不断扩大和发展。但是从整体来看,即使按照较低的标准,我国的中等收入群体所占比重也仅有30%左右。而在1980年代的社会调查中,在美国就有66.7%的居民认为自己属于“中产阶级”,在瑞典这一比例是75%。

英国脱欧影响欧盟地缘政治格局

大家并没足够重视英国离开欧盟在地缘政治方面所带来的后果。欧盟是每个成员国政府在各个层面相互沟通的平台。这样一个关系网到底有多重要无需赘言。

农村土地流转需要解决三个问题

农民是想让自己的土地流转出去的。但是,由于对流转收益的担忧,对土地流转后土地归属的担忧,对土地流转后是否被改变的担忧,以及对经营大户甚至地方政府的不信任,让他们会对土地流转产生思想上本能的抵触。

复原乳真的那么可怕吗?

建议食药监总局尽快组织复原乳监测,加大全国各地复原乳的检查力度。各大企业也不要犹抱琵琶半遮面,该标注的一定要标注,否则就是欺骗消费者,最终也会被消费者唾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