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大学生当村官 你准备好了吗?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4日 14:24 中国产经新闻

  本报记者 武文静报道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不少大学毕业生选择了进农村当村官。面对生活环境的改变和社会角色的转换,他们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在农村的现实工作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将所学贡献于广大农民?

  新村官的生活

  “对于刚刚走出大学校园的学生来说,农村是一个几乎完全陌生的环境,农村工作也是一个全新的工作领域,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刚开始挺难的,现在好多了。”北京市朝阳区孙河乡黄港村党支部书记助理薛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2007年7月,薛飞从湖北警官学院毕业,经过初试筛选与面试选拔,成为了北京市朝阳区大学生“村官助理”之一。

  “最重要的是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实现从‘同学’到‘同志’的转变,适应从‘城区’到‘农村’的转变。”当谈到八个多月来的最大感受时,薛飞说。也许薛飞的感受代表了很多大学生村官的心声。

  “处理好关系很重要。”薛飞表示,深入基层,当一名“村官助理”就是要与班子成员以及村民关系保持和谐,将自己所学充分运用到农村工作中去。而且农村的各项娱乐设施以及各项基础设施远不及城区便利齐全,这种落差会引发失落感,影响工作情绪。但适应了落差,消除了失落感,就能够安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理想与现实

  起初,薛飞并不是一门心思地想当一名村官。“当时的就业压力很大。”薛飞坦言,“刚开始的时候有点失落,周围的同学都觉得我应该去当警察。”

  “但我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既然选择了当村官,就一定得努力把它做好。”当问及是否后悔时,薛飞很坦然地说。

  近几年来,城市就业压力逐年加大,许多大学生人才资源被闲置,另一方面,广大农村基层组织却无人问津。“大学生村官”的实施一方面可以缓解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大学生下基层给农村的管理工作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大学生村官有助于改善农村队伍的人才结构,提高村干部的整体素质,拓宽培养选拔干部的新途径,对新农村的建设也将产生重大影响。

  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像管理学、经济学等专业的村官大学生,他们并不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而农业类、林业类大学生则比较受欢迎,他们的专业知识比较对口,既能顺利地完成工作任务,又能够发挥自己在学校里所学的知识,真正学有所用。

  “大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专业来选择是否当村官,相关部门也应该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挑选最适合的人才。”北京六里屯街道八北社区党委书记张凤英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

  未来路漫漫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当前大学生村官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三年村官工作任期结束后的工作去向不明。以海南省为例,海南省的“大学生村官”计划,在走过了7个年头之后,最终寿终正寝。而重要原因,就是在基层工作的“大学生村官”的后期管理及锻炼期满后的使用,成为有关部门面临的严峻挑战。

  对于未来的发展,薛飞表示,任期满后的规划还没有仔细去想。“先珍惜这三年的锻炼机会吧。”薛飞说。

  从现行的政策来看,大学生完成其村官任期后,可以在公务员考试、研究生考试中获得优惠,也可以在村里延长工作任期。但基本的事实是,大学生村官在任期结束后面临重新择业、重新就业问题。

  事实上,在最初选择村官时就应该慎重一些,不能因为逃避就业的压力而盲目地随从,对自身要有长远的规划。

  任期满后,大量大学生村官最终还是要返回到城市生活和工作,而在农村的实践将成为其在城市中发展的独特优势。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