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国与沙特阿拉伯的经贸关系发展迅速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3日 09:02 中国经济时报

  ■徐长文

  几年来,中国与中东地区的经济大国——沙特阿拉伯友好关系不断深化,1999年当时的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访问了沙特,2005年1月沙特国王阿卜杜拉访问了中国,两国领导人的频繁互访和民间人员往来的增加,增进了两国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同时也促进了两国经贸关系迅速发展。目前沙特是中国在中东地区的最大经贸合作伙伴,中国也成为沙特第四大进
口国和第五大出口市场。随着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今后中国与沙特的经贸关系也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几年来中沙经贸的发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贸易额迅速扩大。中国与沙特两国自1950年代便开始了经贸往来,但是直到1980年代贸易额才超过1亿美元。1990年两国建交后,经贸往来虽然得到快速发展,1990年代末期金额也只有18.6亿美元。进入2000年后两国贸易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000年贸易额达31亿美元,2005年增至160.7亿美元(见表1),6年时间增长了4倍多,年均增长44.1%。特别是中国从沙特的进口增长幅度更大,达5.3倍,年均增长56.6%。

  经济上互补性强。中沙两国贸易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是经济上互补性强,双方互有需要,两国已经从单纯的商品贸易发展到投资、工程承包和劳务等广泛领域的合作。就商品贸易来说,中国对沙特主要出口轻纺产品、机电和钢铁等5大类商品(见表2),占对沙特出口总额的70%多,由沙特进口主要是矿产品、化工、塑料橡胶等4大类商品(见表3),占进口总额的90%以上。其中从沙特进口的石油占中国进口总量的15%左右。

  相互投资开始起步。中沙两国企业的相互投资也开始起步,投资项目虽然不是很多、金额也还不是很大,但是却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至2004年底沙特企业在中国投资45个项目,合同投资1.2亿美元,沙特实际投资6800万美元,投资领域主要是石化加工等方面;同一期间,中国企业在沙特投资的有7家,中方投资额676万美元。主要项目有中石化和沙特国家石油公司的天然气合作项目等。目前,双方正在研究和探讨的合作项目也很多。

  承包和劳务合作进展顺利。几年来,中国与沙特两国在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方面的进展顺利,合作的潜力巨大。至2004年底中国在沙特签订的工程承包合同金额达8.7亿美元,已经完成营业额3.1亿美元。主要涉及通讯、道路、石油服务、钻井等领域;同期签订劳务合作项目9600多万美元,完成8300多万美元。

  中国对沙特贸易逆差持续扩大。几年来随着两国贸易的迅速扩大,中国对沙特的贸易逆差也由2000年的8.1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84.2亿美元,增长了9.4倍。原因是近年来的

原油价格急剧上涨和中国对沙特的出口未能与从沙特的进口同步增长,如2000年当时国际原油价格(美国纽约轻质原油现货市场)平均每桶30.24美元,而2005年10月的平均价已经升至62.27美元,增长了1.1倍;同一期间中国对沙特商品出口年均增长26.5%,低于从沙特进口增长30.1个百分点。

  沙特对亚洲国家友好,并愿意在能源等广泛领域同亚洲国家进行合作。2005年1月6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亚洲石油供应国与消费国部长级圆桌会议”,又称为“亚洲石油峰会”。中国、日本、印度、韩国等主要石油消费国和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联酋、伊朗、阿曼、卡塔尔等主要生产国以及石油输出国组织、国际能源署、国际能源论坛的负责人出席了会议。这是亚洲石油买卖双方第一次坐在一起探讨石油问题。沙特阿拉伯石油部长纳伊米表示,沙特将确保亚洲各国的石油需求,维持价格稳定。

  目前中国与沙特两国都有扩大经贸合作的强烈愿望,随着两国友好关系的加强和两国国内经济的持续发展,经济上的互补性会更强,双方的经贸关系也将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随着两国领导人和民间友好往来的增加,双方会进一步增强相互理解,两国友好关系将更加牢固,为两国的经贸发展创造出良好的外部环境。

  展望今后中沙贸易关系,预计在两国经济增长的同时,经济上的互补关系将更为加强。沙特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天然气供应国,中国也已经是世界第三大石油进口国,两国未来合作的空间非常广阔。

  中沙两国将进一步相互开放市场,早在1999年沙特就同意向中国开放石油和天然气市场,中国也向沙特开放石油产品市场,同意沙特投资中国的石油制品和

成品油零售市场。

  中国与海湾合作委员会的自由贸易区建设,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同沙特乃至整个海湾合作委员会6国的经贸关系。2004年7月,中国与包括沙特在内的海湾合作委员会6个成员国签订了“经济、贸易、投资和技术合作框架协议”,并启动建立自由贸易区谈判,这个谈判已经进行了三轮,进展顺利。

  第一轮谈判,双方就建立自贸区谈判的工作机制、工作大纲交换了意见并达成协议。还就货物贸易、关税减让、

知识产权、服务业、技术合作和相互投资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第二轮谈判,双方签订了“经济贸易协定”、“投资保护协定”,成立了经济贸易混合委员会。第三轮谈判,双方就海关核查程序、贸易技术壁垒(TBT)、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SPS)、贸易救济、与货物贸易有关的法律问题、自贸协定文本等交换了意见,取得了积极进展。为年底签署货物贸易协议创造了良好条件。相信两国自贸区建立后,双方的经贸发展领域将进一步扩大,两国其他领域的合作也会得到积极推进,两国关系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