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尴尬“皮影”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7日 09:01 中国经济时报

  ■余庆华

  1955年至1966年的10多年间,素有“一口道定千古事,双手舞动百万兵”美誉的皮影戏,曾在南京夫子庙这块民间艺术的荟萃地扎实地红火过。在观者如潮、好评如潮中,1960年南京市木偶皮影剧团正式成立。

  如今,步入中、老年的“老南京”与子孙们谈及雕刻彩绘后的皮影角色,在幕布上活灵活现的逼真感时,仍不免啧啧称奇。令人惊讶的是,来宁旅游观光的外国人竟然也发问,六朝古都圣贤地,皮影曾经有辉煌,现在怎么样?

  作为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影响过一代人,并在海内外芳名流播的皮影戏,在南京还能欣赏到吗?

  寻寻觅觅中,笔者日前在秦淮河畔一家酒店里见到了该市唯一一位集制作、表演于一身的72岁的皮影老艺人姚其德,了解到皮影戏如今的尴尬。

  尴尬一:“光杆司令”的独脚戏

  姚先生说,当年重新出山时,为便于开展工作,他打出了“南京东方艺术院木偶皮影艺术团副团长”的旗号。然而,说是副团长,实际上远不止这个级别,准确地说,多年来他一直行使着“光杆司令”的权力。

  为什么会这样呢?姚先生的思绪回到了50年前。1955年,从山东济南来了一批皮影戏表演艺人,鲁派皮影从这时起便在南京“安营扎寨”,当时不仅有自已的练功场所,而且在夫子庙游乐场还有固定的演出场所,平时每晚都要演三四场,逢年过节时,一天少说要演十多场,或家长带着孩子,或孩子们结伴而来,场场爆满。他1956年小学毕业就入团学艺,3年后开始登台演出。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南京鲁派皮影的发展进入了鼎盛期。“济公”、“龟与鹤”、“乌鸦与狐狸”、“西游记”、“水浒传”等单本、多本剧上演得红红火火,江苏省戏剧学校一次分配来团的学员就多达13人。

  “文革”开始后,皮影戏因古代

神话剧、打斗剧较多,被认为是给封建社会涂脂抹粉,而惨遭封杀,团员们纷纷转业,洒泪而别。直到1996年,当秦淮区有关部门找到他,请其重新出山时,时光已整整流过了30年。尽管当年的团员还有3人家居南京,但都不能独立表演,加之师伯师叔大多谢世,师兄师嫂也无意再干,至今仍是孑然一身。难啊!说起重新收拾皮影戏,姚先生显出一脸的无奈。

  尴尬二:物色传人愁白了头

  说到一个难字,姚先生娓娓道来。我国的皮影戏分为山东的鲁派皮影和陕西的西部皮影两大流派,西派以古代传统文戏为主,鲁派则以武戏见长。因其流传至今始终没有现成的剧本,所以对演员的要求极高,即要根据剧情对从开场白到剧中角色的动作、言语、声调等进行设计并烂熟于胸,还要能独立完成跌打腾挪、上滚下翻等的操纵,没有过硬的基本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台上几分钟,台下十年功,想有所造诣连门都没有。

  表演之外,皮影戏对演员的综合技能也有要求,不仅要有丰富的历史知识,还要学会绘画、雕刻、演唱。与其它剧种相比,演员还必须精通鼓、梆、钵等乐器。鲁派皮影戏的开场白大多为一首诗,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出场时,演员一边击鼓、敲梆、点钵,一边要和着节拍道白:“小小行者武艺高,五百年前逞英豪。大闹天宫七十二,小闹桃园走一遭。”一下子就把整台戏的气氛给渲染起来。而这种境界并非一朝一夕所能达到,时间不等人啊!

  多年来,姚先生无时无刻不在关注带徒之事,但至今没有任何结果。由于演出场地设在酒店里,多年来曾激起不少来店谋生的小伙、姑娘们的浓厚兴趣,但最终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知难而退。其间,也曾出现过个别凤毛麟角般的好苗子,但因皮影学成太难而改学了古琴。一些熟人曾对他说,别的都不谈,单就在经过处理的羊、驴、牛皮上一刀一刀地雕刻皮影角色,这枯燥乏味的苦差事就难得有人愿意干。

  姚先生坦言,这物色传人真能愁白了头!他认为有5个方面的制约因素:一是从家庭而言,如今家家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大多望子成龙考上大学,而学戏则要求年少正当时;二是从娱乐而言,如今娱乐方式极为丰富,因而众多市民根本没看过皮影,更谈不上送子学艺了;三是从选材而言,或许有的孩子想学,家长也同意,但孩子却缺乏学艺的特有灵性,很难达到圈内所称的“修行在自身”的境界;四是有的孩子各方面条件都不错,偏偏又对皮影不感兴趣;五是学徒们的工资、福利、保险等如何解决。

  尴尬三:墙内开花墙外香

  说到走向市场,姚先生认为皮影戏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多年来,他先后数次为来自欧美亚非的外国游客表演过,美国的史密斯在看了“孙悟空大战五毒王”后,立刻提出了很专业的问题:画面上为什么看不到操纵杆,而在纽约一次展会的皮影表演中却能看到?当得知姚已将惯用的灯箱灯泡改为萤光灯管,并通过一定角度照射皮影角色时,史密斯连声赞叹。

  与之相比,该市一些小学、幼儿园的教师却对皮影知之甚少。他曾去过不少学校、幼儿园推销表演场次,校方、园方接待人士不是面露难色,声称票价3元不贵,能不能抓住小观众还是个问题而婉拒,就是干脆利落地说,课时排得满满当当,哪有闲功夫看皮影。如此一来,学生更何以堪?

  皮影戏萌芽于汉代宫廷,时称“灯影戏”,到两宋时己在民间广泛流行,元代时向南亚传播进而传至欧美等地,至今己有1600多年的历史。南京的皮影戏从当年的兵强马壮到如今只能在酒店内摆场,为用餐者在茶余饭后助兴,从而赢得回头客,这和时下兴起的球场宝贝的蹦哒别无二致。这一古老艺术要不要发展,怎样发展,其价值何在?已现实地摆到了南京这块人文荟萃之地的有识之士的面前。

  姚先生认为,用现代的眼光审视其价值,至少有两点值得推崇,一是在灯光、配乐、操纵上,剧团仅需7人,堪称文艺轻骑兵。二是如今的

动画片摄制投入巨大,从其角色看,皮影戏毫不逊色,极少投入能达到相同效果。他认为,皮影的发展应着眼于低龄儿童,从他们的教材中汲取素材,从寓教于乐入手进行编排,一种好的东西扔起来容易,保存它却很难很难。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