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2006年国际资本金融高峰论坛 > 正文
 

2006国际资本金融高峰论坛开幕式下午实录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5日 18:18 新浪财经

    2006年2月25日,中国企业评价协会会同国际金融财务策划师学会(香港)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2006’国际资本金融高峰论坛”。新浪财经独家网络图文直播。以下为论坛开幕式下午实录:

  主持人:

  非常欢迎大家继续回来,很多企业都会考虑境外上市,这次论坛我们邀请了香港交易所北京代表处的首席代表任光明先生为我们讲解有关香港上市的表现和需要注意的事项,我们有请任光明先生。

  任光明:

  谢谢主办单位的邀请,也谢谢各位来宾,我今天给我们介绍一下香港市场关于公司治理方面的要求,其实这些要求也不是最近出来的,出来有一段时间了,只不过国内市场对这些不是很了解,所以向大家解释一下。今天主要讲四部分,首先介绍一下总体情况,第二是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的情况,第三是香港上市的主要要求,第四就是公司治理这方面的要求。因为时间有限很难在20分钟把这些内容都讲透,所以我演讲结束的时候您对香港留下三点印象我就觉得不虚此行了。

  1、香港是一个上市的主要市场。

  2、香港是最多内地企业在海外上市的时候所选择的地方,换言之内地企业如果打算到海外上市的话,很多大型企业基本都选择香港市场。

  3、就是我们的联络方式。

  市场的概况:香港目前市值去年年底的时候超过1万亿美元,在亚洲排在第二,全球排在第八位。香港也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这几年以来它的融资能力比较强,在全球的排名高于香港这个市场的市值在全球的排名。比如去年的时候香港市场总融资377亿美元,这个数字在全球是排在第四位,排在东京的前面、纳斯达克的前面、也排在了欧洲交易所的前面。这些地方市值比我们大得多,但是融资这方面香港做的是不错的。前年,2004年香港融资能力也是在全球排在第四位的,这个融资即包括首次上市的公司,还包括上市以后的再融资。

  我去年年初的时候参加研讨会就说过,如果大家04年的时候有机会买香港股票的话,我恭喜您,您很大可能赚到钱了。今天站在这儿还是说一句话,去年买香港股票也恭喜您,您很大可能也赚到钱了。这两年我们的市场表现还是不错的,(图)这个表格上有一些数字不再一一重复。去年有一个特点,由于新上市的融资占比例比较大,所以去年是在这几年里唯一的新上市所占的比例大于上市之后再融资的比例。过去几年香港市场基本都是新上市融资占了整个融资规模三分之一左右,上市之后再融资占里三分之二左右,这是香港市场比较大的特点就是有一个持续的上市融资渠道。

  (演示)这是去年10个最大的项目,其中4家是在香港,并且这4个只在香港一个地方上市就实现了成功的认购。这是我们目前比较强调的一点,去年前大家感觉到一个巨型的项目在香港上市的话通常会选择另外一个地点做两地同时上市。比如选择纽约或者伦敦,但是去年一些巨型的融资,比如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等他们选择上市的时候只选择香港一个地方,全球认购依然很顺利,这显示香港证券市场已经能够单独接纳这些巨型规模企业所上的项目。

  我们讲上市很多时候会讲到一些巨型的企业,包括一些巨型的国企,是不是说香港市场主要就是这些巨型企业,或者是这个市场上我们只关注这些大的企业呢?其实不是这样的。如果您留意一下(图)这个表格显示的数据会发现,上市的时候大多数还是一些中小型公司。比如说拿融资1亿港元做一个小项目,拿10亿港元做一个中型项目来看,在过去两年里有70%的公司在上市的时候都是规模比较好的,都是一些中小型的上市项目。一些巨型的上市项目,融资大于50亿的,在数字上占的比例相对是比较低的。接下来讲一下第二部分,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的情况,这里主要包括上市公司的家数、上市公司内地企业的市值。简单来讲公司数占香港整个市场是30%。我所讲的内地企业里面包括了三类:第一类就是这家公司在中国境内注册,通过中国证监会的审批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第二类是红筹公司。主要是中资控股的公司,他们通过境外注册在香港上市。第三类公司是一些内地的民营企业,他们采取了跟红筹公司相近的上市途径,就是在境外注册香港上市,但是由于不是中资控股,不是真正意义的红筹。我们把它叫做内地非国有红筹公司。这三类公司加起来去年年底的时候在香港是335家,占整个市场上市公司总数30%,这些公司市值占了整个市场40%左右。从每天成交来看占的比例是46%。就是说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以后是比较受欢迎的,每天市场成交50%都是买卖内地公司股票。买卖踊跃是当一定有交易量的时候这个企业可以在市场上再融资,利用证券市场充分的发展。

  所以上市之前一定要选择一个地方,个地方的人一定要关注你这个企业。关于集资额,我只讲一个数字,1993年第一家内地企业公司上市,起来年底内地企业在香港总的融资额接近1100亿港元,这是很高的数字。我们比较一下,在大家相对比较熟悉交易所上市的内的企业情况,去年的时候还是有最多的企业选择在香港上市,有37家,新加坡是22家、美国6家,英国只有3家。看一下集资额,37家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总的集资额193亿美元,22家在新加坡上市总的集资额不到4亿元,在美国6家融资额是10亿,英国3家是2000万美元,所以可以看出来哪个市场是内地企业最多选择的?哪个市场是中国企业上市比较热衷前往的地方。

  第三讲一下香港市场的一些上市规则,对上市公司的主要要求。香港交易所有两个板块,一个是主板、一个是创业板。主板就是比较大型的,基础比较好,有盈利记录,这个公司是多元化的公司,为这些的公司提供板快。创业板是有一定的增长潜力,同时主营业务比较单一,目前还没有很好的盈利记录这样的公司,为这样的公司提供板快。这两个板快上市审核的程序是大致一样的。在主板上市有三个模式可供选择,这个企业只要满足这三个模式其中任何一个就可以认为这家企业在这一点上满足了上市规则的要求。

  1、盈利测试。这是最多的企业所采用的模式。盈利测试就是这家公司一般至少有三年的业务记录,这三年里来自主营业务的税后利润之和不少于5000万港元。这5000万港元有一个划分,前两年之和不少于3000万港元,最近这一年不少于1000万港元。如果贵公司准备发行H股到香港上市,就是境地注册到境外上市,盈利测试就要采取中国证监会关于主板公司在境外上市的指标。这个指标就是所谓的4、5、6这三个数字。“4”解决这家公司净资产大于或等于4个亿人民币。5就是这个公司上市的时候融资额要超过5000万港元;6就是这家公司上市之前一年利润要大于6000万人民。

  2、市值收入测试。这个模式是在前年港交所修定上市规则的时候新加的。就是为一些市值比较大的公司提供的选择,这些公司有可能规模比较大,目前还没有盈利。但是有很好的市值,如果有很好的市值并有很高的营业收入的话也可以采取市值收入上市。要求上市的时候它的市值大于或等于40亿港元。它在最近的一年业务收入要大于5亿港元。能够满足这样标准的企业相对来说是比较少的,只有个别企业采用这个方式上市。

  3、这家公司如果市值大于等于20亿港元以及最近一年的收入大于、等于5亿港元,以及前三年累计现金流入大于1亿港元的话也可以认为它满足其中一个测试。其实尽管三个模式听起来比较混,但是只要记住如果贵公司规模不是很大,收入不是很大,那么只看第一种就可以了。

  除了刚才讲的盈利和收入指标要求之外,上市还要求别的要求。比如主板要求要有三年的营业记录,必须有相同的管理层运作项目才可以。就是过去三年里核心的管理团队不能有变化,不是说不能有人走,但是走的人一定不是核心的管理人员。如果一个公司上市的话,接下来公司的运作模式跟以前会不会有所变化?能不能沿着过去三年比较成功的轨迹发展下去,所以要求三年以内管理层比较稳定。

  最后一个就是在上市前一年完整财政年度里公司的股东结构不能有大的变化。其实04年这个要求是三年的。创业板的要求要低一些,没有盈利记录,营业记录两年、并不需要证监会提供的4、5、6的要求。

  刚才讲了上市主要的规则,在这儿只能简单介绍一点儿,如果各位感兴趣可以到我们的网站上去了解情况,也可以我们进行私下的交流,可以给您具体介绍一下。

  关于企业治理上市公司有大、有小、业务有比较复杂、有比较简单,时间有长、短,在治理方面很难找一个划一的方式让所有公司执行。所以港交所制定要求的时候我们采取比较务实和灵活的态度,就是我们设了三个层次的要求。

  第一个层次,如果是这家上市公司必须达到企业治理方面的规定。第二个层次,你可以不达到其中的某些要求,但是没有做到的话必须在我们的年报里面进行披露、解释讲出理由

  。第三就是只给一个建议。如果说不想采纳现阶段也没关系。

  讲一下第一个层次,比如说会计师等等都必须达到上市的工作经验等等。第二个就是董事长和总经理这两个职位不能同一个人担任。第三,建一个最佳常规。还有一个独立非执行董事必须占到公司成员的三分之一。投资者很关注这个公司的治理水平,如果一家公司治理水平比较高的话,根据调查显示投资者愿意付出比较高的溢价,当公司股价比较高的时候资金成本就相对比较低。所以建立一个好的企业管理制度肯定会对公司带来一些成本,增加一些麻烦,但是它最终会改善公司运作,提高公司的效率,也提高整个公司市场上的地位,对公司整体机会的发展是很有好处的。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任光明先生。近年新加坡也是很多企业考虑上市集资的市场,新加坡驻华大使馆产业与投资参赞、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北京代表处(中国区)署长林敬文先生给我们带来一些中国企业在新加坡上市的一些情况和中国企业融资、创新的情况。大家有请。

  林敬文:

  各位领导、嘉宾大家好!首先介绍一下新加坡经济发展局,新加坡经济发展局是直属新加坡贸易工业部下面的机构,我们主要是一个投资驱动的机构。在全世界有19个海外办事处,在中国北京、上海、广州有三个办事处,主要负责推动新加坡的经济以及产业的发展。在中国我们主要还是协助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他们一个新加坡的国际化的平台,通过新加坡辐射到其他国家。所以我们鼓励中国企业不单单只在新加坡上市,也包括在业务上如果认为新加坡是可以协助你们创造价值的平台的话,我们也非常欢迎中国企业走出去到新加坡发展。

  今天我的主题就是“中国企业融资创新以及全足化的平台”。宏观介绍一下新加坡整体的经济包括新加坡有哪些方面的优势可以供中国企业参考。接下来介绍一下新加坡交易所、以及新加坡市场的情况。

  新加坡与中国的关系源远流长,近年来中国到新加坡的访问者逐渐增多,两国之间的贸易量不断增长,在新加坡设立业务的企业也逐渐增多。目前中国已经是新加坡第二大旅客来源地,2005年双边贸易总额达到3350亿人民币。比2004年增长26%。在新加坡注册的中资企业也已达到1600多家,累计投资总额超过50亿人民币。他们的业务涉及海运、通运、金融、贸易和科技新闻媒体等多个领域。许多中资企业在新加坡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为新、中两国的经济繁荣做出了重大贡献地

  新加坡是中国的第七大贸易合作伙伴,也是中国以外聚集中国企业最多的国家,目前为止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的大概700家公司中总共有90家是总资或者是含中资的企业,他们融资总额超过了30亿,总市值超过160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在新加坡挂牌上市的中资企业就已经有24家。我非常相信投资与贸易的数字还会继续加大。我的相信来源于,首先我认为中国企业已经到了走向国际化的成长阶段,他们要想成为有竞争力的企业就必须迈向国际市场。1600多家企业已经显示中国企业能够通过新加坡与国际市场接轨。新加坡跟中国在文化上、语言上有很密切的关系,除此之外新加坡是一个繁华的贸易中心,是一个通往国际市场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桥梁。在新加坡来自全球的企业进行商贸交易、技术和思想交流,寻找新的伙伴,开拓新的市场。新加坡正成为一个环球企业汇集之都。新加坡有7000多家跨国公司,分别来自欧洲、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中国、印度、新西兰等国家,他们都是非常有创新力的企业,无论企业大小都能找到供应商、合作伙伴,所有的企业互相合作、协调,取得巨大的效率与收益。

  企业生存的主要条件是能够为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新加坡的发达物流系统以及和许多国家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大大促进在新加坡设立的企业更快更有效果的把企业的产品提供给全国各地的客户。新加坡是中国企业融资上市发觉新科技以及国际人才的最佳地点。比如中国科技部下属的火炬高科技企业开发中心已经在新加坡设立了中心。他们在新加坡设立的中心是专门致力于帮助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利用新加坡进行国际业务的开发。过去一年中已经有许多中国企业到新加坡去发展,通过火炬中心的帮助,利用新加坡来实现他们区域化的发展。这其中包括大家比较熟悉的华旗资讯,华旗资讯来新加坡落户不到两年不仅把数码产品爱国者卖的火热,还进入了马来西亚印度等市场。我相信中国的其他企业也能像华旗资讯一样通过新加坡大展国际市场。

  新加坡本身就是一个品牌,能够在新加坡立足的产品往往都是对东南亚地区有着市场先导和示范的作用。华旗资讯在做好新加坡市场的同时,也打开了周边国家的市场之门。中国企业能够通往这个桥梁,通往印度、澳大利亚、顺利与海外市场接轨。在新加坡能够立足的品牌也就是国际品牌。

  第二,新加坡是高新技术企业的理想温室,华旗资讯是中国数一数二的计算机基础外设产品,也从事存储相关产品的研发和推广。他们的营业额连续10年保持每年60%的稳定增长。华旗的爱国者移动存储产品在国内销量第一。新加坡的电子信息产业也非常发达,具有成熟的电子与经济工程业比如硬磁盘供应器方面新加坡是最大的供应国,此外新加坡具有先进的研发环境,即能发展知识产权保护,以及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因此华旗资讯这样的高技术企业在新加坡能够跟其他的相关企业交换技能寻找新的合作伙伴。

  第三,新加坡的环境是企业所梦寐以求的。今天我们企业除了挂牌上市融资之外,在新加坡企业也可以选择其他的渠道比如私募或者是风险投资基金。从这里可以看得到目前已经有超过150家来自全国各地的风险投资机构在新加坡设立,他们在新加坡管理累计资金高达1600多亿新元,正是因为这个丰富的融资渠道,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选择到新加坡来。除了挂牌上市之外他们也考虑私募以及风险投资基金。

  第四,新加坡与多个国家签署了双边或者是多边的自由贸易协定,包括美国、日本、澳洲、新西兰、印度和韩国等。我们正在与其他更多的国家积极商谈自由贸易协议。其中包括中国,这将为企业开展全球业务提供便利,同时利用新加坡让中国企业与国际更容易接轨。

  随着中国企业实力不断增长,国际化发展需求越来越多,我们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设立了办事处,同时方便商业认识更积极的访问新加坡,在新加坡旅游局的推动下我们改变了签证的政策,简化了签证的手续,也推出了多次出入境签证使申请手续变得更简单。对有意到访的企业,他们只需要介绍企业的情况等就可以在三个工作日内获得批准。

  新加坡已经成为一个全球企业之都,向全球展示了有活力的形象,我希望在座的各位能够都出去,把你们的产品、技术、品牌、通过新加坡这个品牌与国际市场接轨。同时新加坡政府也能够提供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包括税务上的优惠,以及资金的补助。来支助这些企业在新加坡能够更好的发展。

  接下来介绍一下新加坡市场的情况。首先看市场表现(图)这个图有两个数据,一个是年总交易量,另外一个是海峡时报指数。从表中可以看出来,在过去几年不单单在年总交易量上有很大的增长,同时这几年海峡时报指出也年年创新高,已经达到2300多点,这是非常活跃表现非常好的市场。

  新加坡交易市场目前上市公司的总量有664家,从这儿你们可以看出来有大概三分之一左右是外国企业,从市场的总市值来看目前已经达到4313亿新元。新加坡交易所挂牌上市的企业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特征,从行业分析来看可以注意到新加坡市场有40%左右的企业,挂牌上市公司是来自制造业,电子行业也包括在制造业里,所以第一大是制造业。第二大是商贸、第三服务行业,第四是交通、仓储等行业。从行业分布来看也体现出新加坡本身的经济以及产业的情况。因为新加坡的GDP增长里有25%以上来自制造业。所以新加坡本身的经济、制造业的底蕴非常雄厚,所以这也是可以从市场上表现出来的,所以很多制造业企业选择到新加坡上市。

  我们看一下外国公司以及他们行业的分析。前一个图可以看到目前在新加坡上市的外国企业占了三分之一,这些公司里有超过一半以上,大概55%是来自制造业,外国企业也看重新加坡这个特色。第二大就是服务行业,接下来就是商贸意义仓促、交通、通信业等等。目前614家在新加坡上市的企业有230家是外国的企业。从这儿你们可以看出来所谓的外国公司挂牌上市里有一大部分是来自中国,去年年底数字是中国企业有88家。第二大块就是香港,香港有52家,接下来就是东南亚52家,然后就是台湾的18家。划分的话就是中国、香港、台湾作为一个大区域来看,有很大一部分在新加坡上市的企业都是来自大中华区。

  新加坡这个市场领域一个特色就是它是一个非常国际化的市场。(图)这个图主要拿三个市场比较,就是新加坡、澳洲、东京。可以看出来在新加坡上市的外国企业公司数量以及它们的百分比,新加坡是33%,东京更低了。所以新加坡是一个非常国际化的市场,这也体现了新加坡本身经济发展的情况,新加坡是国际化的枢纽,所以很多外国公司,会非常愿意选择新加坡挂牌上市。(图)这是过去几年新发行上市公司的外国公司的组成,蓝色是新上市公司每年的数量,紫色这块是外国四的新股数,其余是中国新上市公司的股数。过去几年,04年外国公司总量达到了82家,这里有48家是来自外国公司,33家是来自中国。去年05年新上市公司数量有68家,其中有44家是外国公司,来自有24家。另外,03年的时候有15家公司在新加坡上市,05年有24家,04年33家。

  新加坡交易所的另外一个特征就是除了初次的挂牌上次之外也有一个非常强劲的后续融资的能力。比如通过权证或者是配售、增发等等,不同的方式来进行第二、第三次的融资。新加坡在后续融资方面时间非常短,一般是两到四周就能筹资到你需要的资金,而且也没有时间的限制。一般初次上市之后大概6个月以内就可以再融资。过去我们有好几个后续融资非常成功的例子。这个表体现了新加坡的资金总量以及过去资金流动性的表。新加坡是一个非常好的国家,但是也是一个投资中心,新加坡资金量非常雄厚,同表格可以看出来资金总额每年都是在增加。投资专家以及国内、国外的基金经理目前已经有超过1135名,每年都在增加。在新加坡注册的金融也超过750家,资金总额超过5526亿新元。所以基金总额,包括基金数量这块新加坡是非常充裕的。

  (图)这个表体现了新加坡在持续融资方面的能力。棕色这块是再融资额,白色这块是第一次挂牌上市的融资额,可以看出来过去几年在新加坡投资、融资的金额、资金都是非常大的。从市场的表现来看差不多有三分之一是通过再融资在新加坡筹集资金的。目前有91家中国企业在新加坡上市。(表)这个表体现出来了88家,主要还是制造业企业多一些。其他跟中国相关的公司,来自香港的有52之家,来自台湾的18家。(图)这是拿四个市场、上海交易所、以及香港恒生、香港的创业板比较,可以看出来新加坡表现出来的是比较活跃的,而且也是增加的。上市的这些公司比较关注的问题就是流动性,就是交易量你的股票在市场上是不是活跃?这个图显示了中国公司在新加坡还是受到了股民和投资家的欢迎。

  (图)新加坡这个融资平台是一个比较高效率的平台,而且能够通过再融资等等各方面满足企业的发展。第二个就是新加坡国际化的名声、声誉都会通过上市这个举动让国内企业通过新加坡更接近国际市场。

  大家很关注新加坡上市的标准。新加坡在主板上市有三个标准,任何企业只要符合其中一个标准就可以。

  第一,过去三年累计750万新加坡元的营业额,另外一个就是两年内达到1000万元的税前利润,其他规定也很简单,上市公司可以采取新加坡会计选择或者选择美国的都可以。业务地点没有限制,不需要在新加坡有运营条件。

  上市程序:一般来说整个周期流程大概是10个月到14个月左右。开始前6-9月是前期的准备工作,就是所谓的进场处理这些财务报表等等。前期准备工作结束之后可以先上交交易所去审核,招股书等等这个大概需要8-12周,通过审核之后可以正式的上交新加坡的金融管理局,同时公开公布你的招股书听取公众意见,这个大概需要2周的时间。通过争取意见之后开始进行登记以及补充等等,然后就可以挂牌上市。挂牌上市的时间大概是两周,所以总共是10-14个月左右时间就可以顺利在新加坡挂牌上市。

  以上就是简单的介绍,如果大家有个别的情况或者是个别的细节想了解的话可以随时跟我们联系,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林敬文先生,在香港去年有多个房地产信托基金与香港上市,更成为投资者瞩目的投资对象。下面有请赵国雄先生与大家分享房地产信托基金相关的信息和投资的新路向。大家欢迎!

  赵国雄:

  2003年的时候我们研究发行基金,那时候香港还没有相关的法律,所以那个时候我们决定要到新加坡去挂牌,那时候香港没有这个法律,所以那个时候我们决定到新加坡去。

  当时的环境是非常低迷的,还有SARS,我们到新加坡的时候他们也有SARS,那时候隔离,所以我们那时候到新加坡跟他们去谈,我们都是不常见的,所以我们开始的时候也是有很多困难的,就是他们不见。我们到欧洲路演,我们从香港地区过去也是隔离了7天,因为他们希望可以投资,所以后来是怎么见的呢?就是他们定了一个房间,是有剥离隔的,我们拿着电话,他们也拿着电话,隔着谈。所以那个时候是非常痛苦的,每一天就像在监狱一样。但是那个时候发行是比较成功的。我们是在8月份在新加坡挂牌。我们那时候是很小的,现在是慢慢慢慢比较大了。现在我们总的上市大概是86亿,刚开始上市的时候只有32亿所以增长是非常快的。

  发行基金里面的物业不可能是很高档的商场和办公室,因为那样价值比较高,不可能给投资方一个理想的回报。我们觉得要把二、三线的物业放进去,我们的物业都是二线的商场,二线的商场业务都是非常稳定的,经济好的时候可能业务好一点,经济不好了,他们的业务也不会差到那里去,所以收入是非常稳定的,所以我们挑选二、三线的商场这些物业。

  投资基金,一部分是回报比较高,另外一个就是稳定没有什么大的风险。我们的组合一定是多元的,一定是要一定的稳定性的。

  发行基金单位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在国内现在你们收租大概是美金,所以将来发行美金比较好。如果收租是人民币,可能将来发行的时候还是人民币了。为了避免风险,比如说现在业绩非常好,如果有一天不好了,会影响投资方的利益。比如我们是用港币收租,那挂牌是新加坡人,还是美金呢?所以投资方会有一定的风险,所以到新加坡挂牌还是利用港币,因为我收的是港币,将来卖出去也是港币,这样没有一定的风险,如果是另外的货币可能有一定的风险。当然我们如果上市肯定要找一家好的投资者,要看你希望你的投资者是本地的还是国际的投资者,如果你希望有国际机构投资者,希望找比如国际级的银行,如果你希望投资者是本地人,你可以找本地的银行。

  另外,投资者不知道背后是什么,所以保荐人是非常重要的。

  看一下我们的架构,有一个资产管理,还有一个监管机构,主要就是银行。

  我们开始的时候50%是机构投资者,40%是个人投资者,现在60%-70%都是机构投资者。现在外国投资者他们希望可以在国内市场有多一点的机会。新加坡他们刚开始,我觉得现在也差不多可以开展房地产信托基金。国内中小企业比较多,所以也是比较好的机会,可以把我们的业务拿到新加坡去上市,这样为企业融资还是比较有利的。房地产信托基金不是一个很新的项目,将来是可以作为一个新方向的。

  在国内现在有两个机会,一个就是把我们的物业组成基金拿到香港或者新加坡上市。另外一个最新的机会,就是把你的业务本身成立一个部分拿到新加坡上市。谢谢!

  主持人:

  融资方面美国通用集团帮助不少国家和企业到国际上上市。我们有请美国通用电器企业事物总裁陈泰亨先生为我们解析企业另外增长方案。有请!

  陈泰亨:

  我从机场到这儿座计程车,司机跟我说,“为人民服务是应该的,为人民币服务也是应该的”,今天怎么样可以通过我们双方面的战略合作,让我们有多赢的局面?下面请允许我简单的介绍。

  通用电器公司在2001年9月7号我们新的首席执行官上任,他接任没几天发生了9.11,当然影响了我们当年的利润,但是总体来说也让我们认识到一个百年老店怎么样面对一些风风雨雨。我跟台湾的同仁交流的时候,他们说不能经济不景气,是我们不争气。所以今天在这儿跟我们交流一些经验。

  通用电器1856年大家知道那时候有10家美企业通用公司有6个经典事业,今天为止能够保持3个A的标准。我们去年纯利达到183万美元6个事业中在100个国家以至于全球30多万亿的人口里我们继续为我们的客户服务。同时这个公司在英国的《财政时报》报道,它是保持增长最稳定的公司。我们6个事业部门有飞机发动机、能源、陆路通讯、运输。工业产品有配电、输电、以及工程需料、和环球影业。我们在企业金融方面也有涉足。到底这个公司有哪一方面特别吸引中国的企业?我选了三点。

  第三我们的成长,第二世管理、大家最近知道GE换了新的首席执行官,以前他是飞机方面的专家,我们听过现在的首席执行官助手他以前是建筑业的龙头,大家觉得GE的团体是不是很特别?我简单介绍一下,这里也包括GE的价值观。

  成长方面,每一个层次我们都要做技术的领导者。在服务上我们要提供快速的服务把解决方案送到客户的手里。我们的客户在哪里我们也要在哪里。长期的客户关系按照双赢的服务,建立长期成长的平台,这些东西都让我们今天能够有机会借着我们的经验,为中国的企业服务,共同成长。

  看到我们的管理理念,其实回头看跟中国改革开放有共同点。我们伟大的改革开放总设计师说过一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用的长期人说“艰苦的工作才是绝对的,而发明是靠实践得来的,绝不是什么天才”。通用着重速度,我们伟大的设计师说步子要再快一点,思想要再放一点,胆子要再大一点。通用的改革从50多万人变成30多万人但是我们的收入增长了好几翻。我们的国企改革说要扶优,我们GE100多个不是第一、第二的企业,亏损的企业都给关闭和卖掉。我看我们国企的改革、关、停、并、转这些都是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例子。

  看一下GE的价值观,就是“诚信第一”。这是GE最贯彻的,每一个员工都要遵守。我相信大家下飞机到北京首都机场会看到GE打的口号“以梦想创造未来”所以每一个员工,我们的上级领导都是说要为了发展,用你的思想创造新的产品、新的服务。这是GE过去的经验,到底GE怎么样能够带领大家成长给我们机会为你们服务呢?让我们先看一下2003年12月8号温总理做的拜访,除了参加美国政府帮他安排的会议,他只有时间拜访一家纽约公司,他到了GE,他说“希望GE把管理带到中国、技术带到中国、人才带到”。因为他这几点希望我们可以看到,这里就是我们可以为大家服务的。

  第一市场能力,第二领导力培训,第三合资与联盟、第四财务、服务跟投资,第五是合作研发。

  在市场这方面说两个案子。我们有一个客户是一个大企业其中有困难的部门,因为他是我们的政府客户,我们就帮助他打开了美国市场。没有找到我们以前找了一家公司,也找了底特律,但是厂商并不认可,所以打开美国市场非常困难。大家知道韩国的家电,它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在商标技术授权,以至于加工采购方面帮了他们很大忙。所以今天韩国的产品在亚洲、美国都做的非常好。刚刚讲了GE培训基地,它有一个别号叫“企业的哈佛大学”。GE从50多人的公司,变成现在的30多万人,其中有很多改革。所以今天我们过去怎么样培训我们自己的经理人,我们也愿意借着大家合作的关系,能够把这一套体系运用到你们的企业当中。(图)这是我们过去的一些案例,台湾的半导体、电脑以及手提电脑他们的经销商都是全球数一数二的,我们的战略联盟也有合资的,很多时候跟GE公司本身有关的我们有合作、合资。但是跟GE公司没关系,不要紧,我们看看这个企业有没有跟GE的主要供应商,主要伙伴有关系,只要有关系都可以结合。

  当时有一个很成功的案子,帮助一个亚洲企业跟全世界最大的芯片经销商成立战略联盟,同时这个企业在当地政府的研发中心得到研发的资金,这些都是成功的案子。

  (图)这是我们的研发部门,这包括了不同的领域,所以不管哪个行业相信我们会有一些点子、一些技术、一些流程会帮助贵公司提升服务。我们相信技术它是竞争能力可以提升的关键,所以不管是新产品方面碰到任何困难,提升它的产品能力,过程当中要改善的,提供新的产能,这些方面我们都可以派我们的专家去探讨你们所需要什么,然后找到了GE能够转移的技术。当然每一个案子我们都要通过美国出口管理局的出口。以上就是介绍了我们成功的技术转移已经共同研发的案例。

  在这儿希望大家跟我们共同进步!不管你是哪个企业,要做到最好,要称霸,好让你跟竞争对手能够保持距离,我们要成长、成长、共同成长!最后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陈泰亨先生,现在有请陈剑峰先生。

  陈剑峰:

  大家好下午好!我本是属于GE商务融资集团,它总资产目前是2300亿美元以上。通过旗下的四大产业融资公司在过去10年中全球30多个国家提供8000亿美金的放款。这四家公司独立运作,其中包括企业不动产、医疗保健以及商业融资租赁服务。我直接隶属的这个企业融资公司更是企业增长的帮手。我们业务包括融资、传播媒体、以及按地区分类欧洲和亚洲。我们产品除了提供资金以外跟重要的是提供广博的产业经验,坚实的架构能力,以及公司品牌多年来积累的企业管理经验。从产品面来讲我们是多元化的,一方面是满足客户的需要,另一方面能够起到公司内部2300多亿资产风险分散的效应。

  我们把客户分三大类,第一类是投资一般的企业,第二类是受到过挫折希望再起来的机构,第三类是银行类机构。我们是通过我们的产品满足他们的需求。今天早晨科技部火炬开发中心梁桂主任有一个对企业分析的类似的主题。我们是根据他的理念来运作的。下面大家看到的是我们的诸多产品,企业的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因为需求不一样我们就像一个“货物齐全百货公司”根据他的需求来提供。我们的主题就是“陪你到终身这样的一个服务态度”。不管是中小型公司还是中大型公司我们都提供完整的产品链。

  主要介绍几个产品。第一个是电信传媒。我们旗下有很大的媒体和制片厂,因为我们在美国有广播电视公司,最近上映的金刚就是通用电器公司的产品。现金流因为市场的接受度而产品现金流是要有准确的估计的,是有相当的技术层面的,我们有多年这样的经验,我们在全球有60多亿美金针对有线电视媒体、广播电视塔意义相关的业务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

  今天早晨讲到现在国企改革很多国外基金都很重视中国市场。在这个过程中一旦他们需要有财务杠杆的时候我们就是能提供这样的服务。因为他们觉得我们对产业的了解,配合他们的资金,这样对实际产业有所帮助。另外中国现在是制造和出口大国,我们提供的全球融资业务,通过买卖跨国界的应收、应付帐款,通过授信、到下单到融资、收款、兑现,整个价值链我们都可以提供这样的服务,这样可以让制造商集中精力做他最有能力做的核心部分。

  最后一个是资产创值,因为这个部分大家知道中国的金融企业正在进行根本性的改革,今年年底整个金融市场全面开放。这个过程中先把大量的不良资产从帐面上剥离出来,这样的话下一步也就是上市以及和国际金融机构做结盟,这时候有一个需要有一个比较透明的机制。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与国际资本接轨的目的。据专家统计,目前在国内银行以及四大国有资产公司手上还有上千亿的不良资产,是明显影响整个银行成长的,是金融改革步伐的累赘。我们公司在亚洲金融风暴的时候就开始累计这样的经验,在韩国、日本、泰国等20多个国家提供25亿美元这样的基金,各各种方式比较弹性的比如直接从银行购买或者是合作,这样能够有效的把不良资产区划。我们觉得通过我们的财力和多国积累的经验能够有效的配合政府完成这个整改。同时我们可以通过资金再注入让他们真正的“活”过来。今天早晨国资委李副主任讲过,企业改建重组过程中金融体制改革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图)这是我们公司的价值观,包括员工的训练以及技术的开发,这个基础不管是金融业、还是生产业都是这样的。这个基础上我们在金融的角度一个是提供全盘的服务,要多元化。从地区、亚洲、美洲和欧洲,还有客户小、中、大我们都针对需求提供量身定做的方法,但是总体原则是一致的。这样我们百年老店的理念才能维持下去。

  我们是一个配合的伙伴,但是同时你们完全可以把我们当成你们的客户,因为我们的网络也是你们的网络,我们百年精神也是大家能够长期一起开发的动力,在此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陈剑峰先生。我们现在休息15分钟,接下来会举行美国通用电气集团与中国稀土控股有限公司的“工业策略联盟协议的签字仪式”。

  很高兴美国通用和中国稀土控股有限公司刚刚对“工业策略联盟达成协议”现在举行签字仪式,(签字仪式)现在有请陈泰亨先生为我们讲几句话?

  陈泰亨:

  今天非常高兴,希望也机会为大家服务,谢谢!

  主持人:

  接下来是有请蒋总。

  蒋总: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我们跟GE已经合作了将近18年了,也不是今天一天刚刚认识的,大家都是通过长时间的考验,我们将在几个领域合作下去。第一是把中国的稀土资源化为经济优势。第二个,我们将要在能源供应中寻找到新的路子。第三个是在我们国家的环境产业中、资金品牌上开创未来。谢谢大家!

  主持人:

  如果各位朋友有关相关问题需要了解的话,我们在旁边房间会安排一个访问。欢迎大家!非常恭喜创世纪的合作,也很容幸我们能够见证这次的签字仪式。媒体朋友有想采访相关的关于项目合作内容我们在旁边房间令做了安排访问。

  相信很多企业想了解上市的过程,它所涉及的问题新加坡上市公司博视智能监控新加坡上市公司CEO高向农先生会跟我们分享,有请!

  高向农:

  尊敬的主持人、各位来宾、很高兴有机会在这里跟大家分享博视智能在新加坡上市的一些经验。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会议,现在能够留在里的嘉宾一定会是相了解上市成功经验的情况。我希望能够通过解答博视智能的经验,上市以后博视智能公司的管理股权的改变,新的主营业务的改变,博视智能在市场上采取的多元化模式以及过去三年中博视智能在新加坡上市的经验会给大家做一个相关介绍。

  博视智能公司是创建于1986年,公司大胆提出了数码为发展的新方向,积极投入大量资源开发这一先进技术,经过近四年的努力,博视智能努力的数码产品终于得到了风险资金的认可和加入。在2002年12月18日在新加坡主板上市。为什么会选择在新加坡上市呢?客观原因是由于数码行业比较新,分拆的数码业务在规模和获利历史上都达不到地区内其他大型交易所的主板的要求。通过我们对新加坡市场的了解,发现新加坡市场以及健全的法律制度,完善的指导管理、丰富的融资方式和巨大的融资规模都深深吸引着博视智能,在新加坡上市达到了公司发展所需要的融资税额,改善了公司的管理体制,提高了获利能力。最后公司也通过各种渠道将所获得的利益回馈给投资人,从而达到公司上市最初的目的。

  上市的过程改变了公司的结构,根据新加坡上市条例在主板上市的公司必须有超过100个股份持有人,或者在新加坡创业板上市的公司也必须达到50个股份持有人。所以我们把我们的股份交到了公共投资人手里,现在博视的持股人超过了3000位。伴随着上市公司管理体制发生了巨大改变,首先公司的董事会增加了为保障个体投资人利益为目的的非执行独立董事。根据新加坡上市条例,独立董事的人数必须占公司董事会总人数的三分之一或以上,他们应以独立的身份加入董事会,以及各个委员会中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由于独立董事的参与,董事会为重大事物的决策时能够照顾到不直接参与决策的公众持股人的利益。所以在考虑做决策时,他们的决策会比较完善。另外,公司在遇到特别重大的事物需要做决策时,公司管理层也会根据上市条例召开特别股东大会,表决的方式来决议。表决的形式通常由公司章程决定,但都是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例如博视公司05年12月份以特别股东大会上举手表决的方式通过了将公司数码监控产品部分分拆授予纳斯达克上市的规程。除特别股东大会以外公司也需要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例行股东大会,向持股人报告公司一年的盈利情况以及其他的营运情况。公司必须及时公告公司的财务状况。

  新加坡联交所在上市的过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联交所会直接服务于每一家上市公司,这位官员任务是定期与公司管理层沟通,通报公司的内容,确保公司各项内容符合上市公司的条例。每家上市公司会聘请不同的专业人士之,从他们的专业帮助公司发展。上市公司必须对公司的财务报告进行审计,审计的过程通常需要2-3个月,审计本身对加强公司的管理,提高公司的透明度有着极大的帮助。律师队公司的日常协助通常以公司共同担任公司的秘书方式进行。他们作为公司秘书的任务是确保公司的日常运营都符合公司章程的规定和相关的法律规则,对公司管理层提出的问题提供咨询意见。

  另外一个在营运过程中重要的角色就是公司的公关部门,主要协助包装公司的形象,设计修改公司年报,报告等等。他们也可以成为公司对外联络的重要渠道,协助公司发展新的融资、集资事情。独立的财务顾问也在公司重大收购中提供评估和建议,帮助完成财务和法律整合。

  通过上市,博视智能获得了足够资金从而在研发和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博视智能上市头一年增长了100%,达到了税后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2000,以后每一年公司利润都出现稳定增长。同时公司开发了新一代更清晰、智能化的产品,为公司的市场优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公司在美国、欧洲、新加坡等设立了分公司办事处,使公司建立了全球的销售网络。在发展主营业务的同时公司通过市场募集的资金成功的收购和开发了多项新的主营业务,包括03年与中国网通合作为中国宽带用户提供视频的增值服务。另外公司05年涉及了读卡器的开发和销售,目前在中国18个省建立了一、二级销售网络。05年8月公司还参与了协助中国的安全城市隐患,为该计划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并在北京两个区县提供了独家推广。上市公司由于监管全面,运作透明,以及融资规模相对多样化,对公司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资金,博视在02年12月新加坡联交所成功发售并配售了7000万股的新股,03年7月再次配售7000万新股。05年8月公司还曾以私人配股的形式增发2000万股东股作为企业一部分资金。配股的优点是增加公司的规模让更多的资金进入公司,协助公司发展。

  从03年至今博视发行了三批期股权,期股权主要用于发给公司的员工,它能够激励员工把努力的方向同公司

  股东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公司利用短期借贷,但是遇到的困难就是银行有时候不能雪中送炭。共了在05年4月,本着回馈股东的思想,发行1.4亿股,认鼓权当天就升值了,这让投资人以小的代价投资了公司的增长。公司也把销售公司的主营业务作为公司融资的一种形式。在适当的时机公司将主要的主营业务销售出去。比如06年1月公司将数码视频业务卖给了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使公司净资产增加一倍。博视的董事会和管理层的目标就是发展公司业务,扩大收益。公司在06年将公司的销售业务和受益的一半以特别红利的方式发给股东。我们认为以上市集资为手段从而使企业受益增加,再以合理的方式返还给股东手上就是我们的主要理念。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高向农先生。下面有请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巴曙松副所长就当前的金融改革进程进行分析。我们知道所长刚刚从香港赶过来,非常辛苦,谢谢您!

  巴曙松:

  非常高兴作为今天下午会议的最后一位讲者,我给会议交了一份报告,下午会议听下来之后有一些想法,所以不按照讲稿讲了。在看会议的材料和今天下午听下来几个方面的看法主要讲几个看法。

  第一,目前世界各国资源争夺里我们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矿产、石油这些资源上了,但实际上一些优质的企业,这样的一些上市公司,金融资源的争夺我们非常漠视。可以看到今天是新加坡交易所、港交所、通用的金融服务公司给中国企业提供这方面的服务。中国的交易所在干什么呢?去年一年没有融资,现在还在为恢复再融资还是IPO为苦恼。

  所以中国这样快速增长的经济就有可能会未来,比如我们会根据“十一五”的规划,在2007年底GDP再翻一番,我们的企业会涌现出非常好的工业的企业家,但是可能我们没有自己的金融家。因为这些金融资源在成长的过程中被其他的企业、其他的地区所争夺走了。我今天刚刚从香港回来,参加的是欧盟中央银行在香港面向亚洲主办的关于欧元的推介会。欧盟中央银行主要动机我个人判断就是增进亚洲国家对于欧元的了解,介绍欧元在整个金融市场整合中的进展和经验。一个具体的出发点就是2005年里全球外汇储备货币结构来看,欧元占比有轻微的下降。通常大家认为美元不行了,它的贸易斥资占GDP6%,所以大家迟早会调整,但是05年美元占比上升。我看到一个数字,欧元启动之后欧洲本土市场不同国家,统一了法规所以整个欧洲市场发展比较好。他们认为这是一个成绩就是欧洲各国持有的外汇储备大幅度下降。这样的观念跟我们通常的观念是有非常大的差异的,我们通常认为外汇储备是一笔财富,满足了必要的流动性要求之后持有外汇储备越多,成本越高。欧盟本身本土市场比较发达,用不了太多的外汇储备。所以我的浅台词就是中国外汇储备,去年年底达到8189亿,第一季度即将超过日本成为第一大外汇储备的时候,我们有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所以今天下午的会议我座在这儿听的时候触动非常大。

  21世纪经济报道,说中国有9.2万亿的存款,我原来在银行工作的时候,最开始增加1万亿居民储蓄要花10年,后来花3年。资金不缺乏,另一方面我们的融资需求也不缺乏,我们缺的就是本土的金融市场,不能把这个储蓄有效的运用到这个市场里。所以这些储蓄变成外汇储备买了美国的国债,现在欧洲也发欧元债券。所以在香港那个会议上香港监管局的人士就讲,这就是亚洲国家非常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本土的金融市场不发达,把本土的储蓄不能很好的利用,所以就转投向欧美这些发达市场,这些市场再回过头来投资中国亚洲的市场,市场分割了。这样导致这个市场很容易受国际资本流动启动的冲击是一个比较脆弱的市场。97年金融风暴里,如果亚洲有稍微完善一点的本土市场的话(我最近到韩国调查,韩国官员认为不会出现那么大的冲击,如果融通机制很灵活不会变成对冲基金,就是因为本土市场不发达)。

  刚才我听下来,包括我自己平时看,我觉得中国的市场其实现在新加坡也变成了一个我们重要的上市市场,包括纽约、包括香港。现在中国真正的主板市场在香港,中石油去年一年的利润1800亿,是中国国内1300家上市公司所有利润的总和。这么好的公司国际投资者分享了它的成效,中国投资者只能买SGPP。我后来想了也许主板市场在香港,但是我仔细看了一下真正的创业板市场实际上也在香港。香港市场大部分创业板都是内地企业,我们深圳的创业板市场那不叫创业板,现在一直还在争论。它甚至也不能说是一个中小企业创业板市场。新加坡的市场甚至更像一个中小企业创业板市场。那么从股票市场层次来看,中国本土市场对中国企业来说不重要了,是比较边缘化的市场。

  金融市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风险管理,中国风险管理也不在中国本土。比如最早的关于人民币风险的交易,现在出了一个丑闻,中航油它的交易在新加坡,刚才有多人问到黄金,大量的黄金、矿产资源价格大幅度波动,中国本土这么大的消耗量但是没有定价权。所以我的第一个要讲的今天听下来,就是当然现在大家都注意各种有形的资源的运作。这些优质的企业作为宝贵的金融资源,这样的争夺现在我们还远远没有引起注意。今天我们当然希望有新加坡交易所、香港交易所、纽约交易所都来做推荐,甚至也会有上海、深圳交易所的人员推介。

  第二点,中国本土有这么发达的、这么完善的制造业、这么快速成长储蓄,高额的融资环节。刚才一位嘉宾讲了企业不同生命周期融资的需求,中国本土的融资结构、银行的融资过于发达,就是成长和成熟这一小段融资做的非常不错的。但是在两端,创始期和调整期几乎是空白。今天前面几位讲者都是强调自己的优势,都是强调两端的优势,真正做本土的信贷融资外资银行不一定有中资银行做的好。所以中国的问题就是过分的依赖银行的贷款,整个企业的生命周期里对好的企业成长期、创始期和调整期的金融支持是严重欠缺,甚至是断裂的。我们同样有一个比方,就是把风险程度从低到高做一个光谱来看,中国的融资结构里中低风险银行贷款做的不错,但是高风险和重组这一块,融资基本没有这方面的选择。所以以至于信贷一紧缩经济就迅速的下降,信贷一回落就迅速回落,大起大落。这样就使得我们的企业国内解决不了,就找自己的海外市场,所以前段时间有很多人反对企业海外上市,我认为这个反对是没有道理的。融资主体是企业,企业自己会做出自己的选择。我支持企业海外上市一个重要的理由是:

  要把海外上市作为一个压力督促推动国内的证券市场、监管机构、监管体制、金融市场体制进行完善、改进。因为从理论来说,从两端的有成熟力,但是利润空间也是最大的环节到海外融资,比如说大的企业到香港融资成本是很高的。港交所的同仁走了,融资额20%左右都是被香港市场的会计师、分析员、基金经理分享了。那么还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中国本土本来是不缺钱的,我们大量的企业是再开拓中国本土的市场,包括博视,在本土市场收入是人民币,结果你投入的时候回来是港币、美元。中国当前的情况就是加剧整个中国货币结构的货币错配。拿过来结汇,然后卖给银行,这样外汇储备增长很快,然后又送到外国市场,然后收储来源是人民币。加剧了中国本土市场的货币错配。现在整个中国金融结构相对是比较脆弱的。所以我想讲的第二点就是中国金融结构里银行贷款是过于发达,整个社会融资结构过于依赖银行贷款,企业的创始和成长期、调整期我们没有相应的金融工具可供选择。

  比如说大家知道房地产,我看到21世纪经济报道,他们最近有一篇报道是在第22版,先说房地产企业,这些企业的老板我对他们有一个总结,我为了研究房地产市场看了你们很多书,房地产企业最重要前三位因素是“位置、位置、位置”过去一年里前三位重要的事情对房地产业来说变成了“资金、资金、资金”。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我到房地产企业调研,说四证齐全之后银行追着你贷款,四证没有齐全之后躲都来不及。

  我在香港工作过几年,香港这个地方供房子贵,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要为发达的金融体系付费。

  第三个,不能盲目的以计划经济的手段控制、管制企业的优质企业到海外上市。我更强调的是应该把企业大量优质宝贵的资源的流失,作为对整个金融体制进行重组、改革的一个压力和动力。

  刚才香港的也好、GE讲的也好,都讲的是多元化的融资选择,可以设立期权、股权这种机制我们现在国内市场这种机制都没有。现在要融资,比如我担任一家银行的独立董事,这家银行下个月马上要开董事会,国内部门希望这是一家很好的银行,业绩非常好。国内的部门希望它在国内上市,这样就反复到处问什么时候能让我上市?因为业绩增长的非常快,在2006年12月31号之前根据中国银监会的规定,必须要达到充足率8%,如果今年没有资本补充的话,到了3、4月份业绩就停下来了,因为没有资本支持。整个过程国内的上市公司这么清晰透明,你又不鼓励他出去上市,那资本怎么来呢?也没有其他的工具可供,就不做业务了。所以我建议两面同时报的方式,谁批了,谁批的快、条件好就在哪儿上。所以第三个主要讲的就是把金融资源的流失作为痛切改革中国金融结构弊端的动力。

  第四,就是汇率问题。现在大家炒作汇率是要升值的,希望升值多少多少,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有些国家中国货币利润操纵过。商机2005年7月份汇率调整之后企业的应对情况来看,如此有限幅度汇率的调整,对中国汇率的冲击超过了我们的想象。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企业没有或者很少有可供选择的主动风险管理的渠道去管理汇率风险,对汇率风险的对冲进行管理。在这样的状况下让谁做预测都不敢把汇率的波动幅度扩充的很大。实际上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很多东南亚国家都在通彻反思我们汇率波动太大,结果半年来回到了波动很小的市值。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本土的金融市场不发达,特别是风险管理工具不发达。所以整个金融体系承担不了多大的波动,所以很多发展中国家才有所谓的浮动工具,或者来自落后的组织,你想浮动都不敢浮动。

  最后做一个结束总结。在中国香河举办的银行行长会议上,美联署会议主席第一次来到中国,向他请交对中国有什么建议,他说谈不上对中国有什么建议,我自己在美联署执掌18年的主要工作,他说我不是神,也不会看到9.11会发生,但是我可以可做的就是增强美国金融体制的灵活性和可选择性。当危机来的时候企业、主体可以多元化现在金融渠道可以管理、消化这个东西,不至于对美国经济造成多大的冲击。所以对中国的建议就是,未来中国遇到什么冲击谁也不知道,但是一定会碰到冲击,这个过程中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加大本土金融市场的灵活性、选择性,减少对它僵化的缺少弹性的管制。

  主持人:

  非常感谢巴所长,现在是两会致送纪念品。首先有请国际金融财务策划师会长林志雄博士以及中国企业评价协会秘书长李春伟先生双方交换纪念品。

  下面有请李春伟先生颁奖纪念品:首先有请新加坡驻华大使馆产业与投资参展林敬文先生接受我们的纪念品、美国通用集团高级副总裁陈泰亨先生、美国通用电器企业金融事物公司陈剑峰先生接受我们的纪念品。

  下面请林志雄博士为以下企业颁发纪念品,首先是博视智能新加坡上市公司CEO高向农先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先生、谢谢巴所长。

  2006国际资本金融高峰论坛到了尾声了,我们再一次代表国际金融财务策划师协会和中国企业评价协会感谢大家!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明年再见,谢谢!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