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2005中国企业领袖年会 > 正文
 

主题论坛 十一五规划与产业新机会实录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1日 12:40 新浪财经

  

主题论坛十一五规划与产业新机会实录

  2005年12月10—11日,2005中国企业领袖年会暨《中国企业家》杂志20周年庆典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行,主题为“中国企业的冠礼——解读全球商业圈的中国年轮”。图为十一五规划与产业新机会论坛全景。(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2005年12月10—11日,2005中国企业领袖年会暨《中国企业家》杂志20周年庆典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行,主题为“中国企业的冠礼——解读全球商业圈的中国年轮”。新浪财经独家图文及视频直播本次会议。以下为12月11日上午主题论坛“十一五”规划与产业新机会的实录:

  赵民:

  各位来宾,各位观众,在经历了上午第一场一个半小时金融论坛激烈的思想会餐之后
,我们迎来上午第二场论坛,今天上午第二场论坛是结合我们2005年底和2006年初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的到来设立的主题,叫做“十一五”规划与产业新机会。今天在台上就坐的嘉宾有内蒙古亿利资源集团公司董事长王文彪先生;上海埃力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吴国迪先生;北京白领时装有限公司董事长苗鸿冰先生;上海均瑶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王均豪先生;物美集团董事长张文中先生;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李新春教授;皇冠企业集团(台湾)公司常务董事江永雄先生;北京恒基伟业电子产品有限公司总裁张征宇先生。我先行使主持人的权利,问各位在座嘉宾一个问题,首先问内蒙古亿利资源集团公司董事长王文彪先生,你如何看待“十一五”规划对于中西部企业的机会,有更多的机会还是有挑战?

  王文彪:

  我认为有四大机遇,四大挑战。

    四大挑战第一就是国际化战略,第二如何顺应国际化,第三如何挑战国际化;第四就是能源挑战战略。大家知道现在油、煤炭、电、天然气紧缺已经危机到我们国计民生大问题,所以在能源战略这一方面,国家在“十一五”规划的安排上采取了两大战略,第一大战略叫做以煤为基础的替代战略;第二战略就是能源的国际化和军事化;第三“十一五”规划的特点和机遇或者是特点和挑战,也就是环境和机遇的经济型的战略。第一不能以牺牲环境来搞经济发展,第二就是要很好的利用资源,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第四方面就是中部创造的战略,中国是最大的制造国,要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也就是如何提升知识、技术和品牌的自主发展力。

  赵民:

  内蒙古是资源大省,内蒙古亿利接下来五年有什么样的趋势判断,是乐观的还是悲观的?

  王文彪:

  我对于西部企业是乐观的态度,吴总认为有一点悲观。作为西部企业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优势?我认为应该发挥两大优势,第一优势就是丰富资源的特色优势;第二就是要发挥绝对成本的优势。这两个优势可能是西部企业的共性。

    内蒙古亿利企业座落在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已经成为国家大型战略基地。鄂尔多斯煤炭储量1500亿吨,占我们国家1/6,有天然气储藏是1万亿立方米,占我们国家1/4,所以资源是很丰富的,而且都是属于能源资源。第二就是绝对成本,显然搞能源重化工一定具有绝对的成本优势。

    亿利原来是搞生态业,化工是辅业,近三年来我们做了一个重大的调整,把能源重化工作为我们的主导产业,把过去生态医药作为我们未来的辅助产业,所以我们从战略上、财务的定位上和优势的资源配置上做了很大的校正。从战略上把能源重化工作为重中之重,我们走循环经济的路子,就是从煤炭的开发到发电,大型电力电场,到以PVC为主的产品链,所以两、三之内,作为我们30多亿的企业,也是做了一个大动作,总共我们搞了170亿项目,和中国生化企业合作,开采煤矿,同时国家批准我们一个90万电力,这两个投资加起来150亿,紧接着我们就搞PVC的深加工,从煤到电然后到PVC,这是和上海华易集团进行合作,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搞成中国最大的PVC生产厂家,投资42亿,大概明年落成。

    下一步我们把煤、电和PVC重点来搞。我们搞这个产品有什么优势?大概有三点优势,第一点优势就是我们企业自身的资源优势,亿利资源顾名思义这个企业的性质就是资源开发型的企业,首先我们掌控两大资源,我们有1500万平方米土地,而且土地下面大部分都有煤炭。有几位企业家去过内蒙古。我呼吁你们去投资,我给他们土地,后来他们逃之夭夭,没有看到下面的煤炭;第二就是我们有一部分煤炭企业和天然气指标,这对于我们提供保障;第二个优势就是绝对优势,我们现在搞PVC的成本与国内PVC成本相差2000元钱,我和上海的华易谈,我和你合作,如果你不和我合作就是竞争,我把我的PVC拉到上海仍然占有成本优势,华易老板一看确实如此就合作了;第三我们有人才优势,我们现任总裁张立军在重化工业内是非常有水平的,同时他带来一个团队,我们过去也有一个团队,这样我们人才问题也解决了,所以我们战略是这样形成的。

  赵民:

  来自内蒙古的王总豪情万壮。我们看看上海吴总对“十一五”规划是怎么看的,是机会更多还是其他的更多?

  吴国迪:

  首先向王总学习,他是全世界最大的地主,1500万平方米不得了,两个上海,这是不得了的。我谈一谈我们集团对于“十一五”规划的理解。我们比较实在,从今年6月份到现在为止,所有钢铁不管是精品钢还是粗钢,平均价格下跌40—50%,上游产品在涨价,

铁矿石在涨价,汽车大家更了解,汽车30%—40%的原材料,包括塑料加工,包括电器里面的电线,从今年上半年3200美元到现在马上要过4500美元,油更加不要说了,前两天又回到60美元。上游在涨价,中间产品一直在跌价,办企业假如一定要把油控制多少这是不现实的,现在是市场经济,包括我们现在的IT,在IT更加辛苦。搞原材料比如说做钢铁,做石油化工还可以,今天涨价明天跌价,后天可能又涨价了,IT只有跌价没有涨价,大家看电视机到年底同样的品牌至少跌30%,也许可能会更高一点,包括手机,所以我对“十一五”规划,对自己的公司没有做出过调整。

    实际上我们国家去年宏观调控调整。以前一直追求扩大产量,降低成本,但是现在我们回顾一下,现在想一想,假如说我们用同样的资源,再去浪费这么多的资源是最大的犯罪。所以我们集团整个销售今年是600亿,明年不会正负高于10%,过去涨幅一直都是50%至60%,去年国家宏观调控以后,我们感觉到现在作为一个企业,不要说在中国任何一个地方,你没有差异化的产品,就没有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你是做不大做不好的。特别是5年以前。过去的5年是对的,但是现在再看今年我们有好多产品,有50%的生意都在睡觉,这不是国有企业,都是外资控股,有民营的,因为现在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只有通过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包括我自身。我们现在目前生产的石油钢管,我们规划是到2008年搞到100万吨,到今年70万吨,到这里为止我们就不搞了。我们想1万元卖一吨钢,现在没有突破,但是正在往7000、8000元上突破。所以要看每一个企业,要把握好方向。就像柳总所说的想清楚,想清楚后,后五年的生意很好做,但是想不清楚,还是用老方法做生意肯定是要下来的。

  赵民:

  我听了吴总讲话以后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吴总的观点是悲观。和内蒙古的王总乐观派完全不一样。我们听听北京白领的看法。

  苗鸿冰:

  我先通报几个数字,第一就是目前中国奢侈品市场最高的汽车价格已经卖到了880万,最贵的钢琴已经到了168万,最贵的时装到了100万,这个数字足以说明中国消费市场潜力的巨大,而且今天大家都是在中国国际贸易中心来开会,休息的时间大家都提到说旁边的摩尔去看一看,所有的世界品牌,把它最豪华,最巨型超级的店铺都已经搬在了中国。路易威登在上个月20多号开业的时候,第一天的业绩是460万,而现在他每天最少的业绩也要在100万以上,足以说明中国消费者消费奢侈产品的中国市场之大,而且在今天台上就坐的庞大的企业家队伍都可以看到都是中国自主品牌,也能感受到我们主办方这种对“十一五”规划,包括对论坛的理解和贯彻,都是消费品市场活跃品牌的企业家、CEO。

    在“十一五”规划里面讲到关于三个自主:自主创新,自主竞争力,自主品牌。我认为在“十一五”规划中,除了自主创新,自主竞争力以外,自主品牌将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树立了自主的品牌,加上有自主的创新和竞争力,那么在中国这么巨大的一个市场前景下,他一定会有很多的机会,但是作为一个自主品牌,我认为可能前十几年,二十年我们用了速度,在中国这一块市场上获得了一块自己的利润以外,未来自主品牌在竞争中,我个人认为关键是靠品质,这种品质除了产品的品质,还有服务的品质,加起来才能打造一个真正的自主品牌这样一个天地。谢谢!

  赵民:

  我的理解苗总讲的是有条件的乐观,要自主品牌加品质的情况下就是乐观的,因为市场巨大。我们上海的均瑶集团是多元化的产业集团,我们听听王均豪所讲的观点。

  王均豪:

  讲“十一五”规划,我想在座的每一位企业家都会去研究它,我想大家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一个独到的见解,自主创新、科学发展观这已经深入到我们人心当中。但是我想谈两个观点,第一我觉得从原来中国整个出口拉动和投资拉动转向“十一五”规划的消费拉动以及投资拉动这样一个转向,我们应该看到机会;还有一个从新富起来到全部富起来,这样一个指导思想,我们应该要看到这样一个机会。

    所以接下来从这两个观点得出的结论就是我们的服务,消费者服务市场会得到快速发展,因为中国要建设小康社会,农村要城镇化需要多少的消费服务。再看一个数字,从国外发达国家世界平均服务业占主导产业的64%,在我们国内只占33%,欠发达国家都能占45%,所以我们看一看这个差距,可以看到机会有多大。但是我只看到一个机会,在服务业里面怎么打造现代的服务企业,所以这个机会是很大的。当然现在我们政府对于现代服务业的打造也是很大的重视,大家要看到这个机会,对人才的推动,现在激励也很大。所以我想如果说悲观派、乐观派,我的心态肯定是乐观派,“十一五”规划发展,人还是要痛苦并快乐的活着。

  赵民:

  王总,你既然是乐观派,为什么上海

房地产不做了?

  王均豪:

  赵总对我比较了解一点,房地产我们现在并为一个事业部按照项目去做,有资源去整合的去做。因为跟我现在打造现代服务业集团,这也是我第一次在公开场合说,我们根据“十一五”战略规划我们也开始制定集团的战略规划。

  赵民:

  转型了。

  王均豪:

  没有转型,我们原来是服务业,现在要打造现代服务业,产业升级。必须要根据你的环境去走,我是这样认为的。

  赵民:

  听听企业家中的学者跟我们讲一讲?

  张文中:

  我想新的五年机遇挑战并存,可能有这样三点,从新的五年规划当中能够解读出来。第一经济增长是比较好的环境,这一点对于中国人来说还是很容易的,但是对于很多别的国家的企业家,看起来觉得是非常嫉妒的,因为

中国经济一直能够保持快速增长,这实际上对于企业家做规划而言是最重要的环境。我们是从事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是水涨船高的行业,只有经济稳定持续增长才会有一个好的发展环境,才会使它不断地前进。实际上中国现代服务业呈加速发展的趋势,当经济发展到8、9%的时候,对于现代服务业可能是15%,对于领先的企业可能是20、25%。

    这一次“十一五”规划特别强调自主创新,科学发展观,这就意味着单纯靠大量投入,靠资源消耗发展自己的企业,恐怕会面临比较大的挑战,也就是说今后的竞争是一种高质量的竞争,这种竞争意味着你必须要比别人做得更好,也就意味着仅仅靠价格,仅仅靠数量这种竞争已经不行了。这个转变,我觉得不但对于我们的经济很重要,对于企业经济也至关重要,因为中国企业现在面临的竞争对手已经不是我们仅仅是在国门之内,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即使你现在不到国外去开店设厂推销产品,也面临国际竞争。为什么?三年以前WTO协议已经使中国企业在家门口就面临世界一流企业的竞争,因此我们不得不对我们的竞争策略做一个调整,所以我想这也是“十一五”规划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国家在变,市场在变,企业也在变。

    第三条我想“十一五”规划会让我们面临一个更加公平、合理的,更加和国际接轨的环境。其实中国和国际接轨的这样一个过程,除了竞争的加剧,更重要是规则的接轨,而且规则的建立会更加具有国际水平,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公平的发展。如果讲到十年前,二十年前的企业,就像我们看《中国企业家》杂志的封面这样一面墙一样。你会发现当时的企业家,当时的企业和今天有很大的不同,不同的最根本点就是那个时候一个企业的成功,一个企业家的崛起,恐怕更多的是靠胆量,靠机会,而今天更多的企业家是靠和国际接轨,靠商业计划书,靠缜密的思考,靠你的创新而成功。比如说众多的企业,无论是传统产业,传统产业像蒙牛,包括像物美这样的企业,我们都是按照商业计划书在做,和国际接轨,到国际资本市场去上市,而且也取得很大的成功。IT企业像新浪、搜狐、盛大、百度更是如此,完全和国际接轨,这也是一个重大的进步,这也为中国广大平民百姓、为这些不安分守己想创业的人提供一个机会。

    因此我觉得“十一五”规划发展一个新的发展环境,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可能超过一般资源分配,可能超过一般的政策,所以我建议我们大家对于这一点引起重视,希望中国也真正成为一个创业家云集,而且不断取得成功的经济体,谢谢大家!

  赵民:

  过去五年,从2000至2005年,物美年均增长速度是多少?

  张文中:

  物美是比较特殊的案例,中国GDP增长9%,中国流通产业增长大概是12%,实际上中国的有组织的零售商的增长大概是25%,我们在过去5年刚好赶上一个机遇,所以我们增长速度复合增长率是50%。

  赵民:

  “十一五”规划你估计物美未来的增长是多少?

  张文中:

  我觉得我们物美增长也是很快的,零售商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所占的份额,特别是大的零售商,在欧美前三零售商占商品零售总额的70%,甚至更高,因此中国集中度会大大变化,中国现在最大的零售商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不过1%,因此我有一个预测,在中国今后5至10年会出现年销售额超过1000亿人民币的企业,10年至15年中国会出现市值超过1000亿港币的企业。第二我们也看到世界大零售商的发展,特别是初期的时候,家乐福、沃尔玛都保持40—50%的增长,这样的速度是有可能的。

  赵民:

  我们听一听在座唯一的教授中山大学管理教授他的观点。

  李新春:

  作为学者跟大家的想法可能有所差异,规划和市场相比可能市场更说话算数,因为计划对市场的作用实际上很有限的。但是这一次规划跟以往有所不同,最大的不同我觉得真正有一点规划性质,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它对我们将来经济发展引导作用恐怕是有的,但是如果说这其中哪些产业要发展,哪些产业有机会这是看不出来的。但是我的观点整体是乐观的,我作为商学院的院长,我看到这几年MBA、EMBA报名率、入学率不断上升,这说明市场对于未来的经济判断是乐观的,如果大家对经济未来是乐观的,企业操作就会达到乐观的程度。

    同时中国企业发展到了非常关键的时期,这个时期就是从过去高度资源、人员、能源的消耗走向现在集约化发展,因此这一次“十一五”规划最大的亮点,我觉得就是寻找新的规划的道路。新的规划道路我觉得实际上是过去20多年工业化道路应该说走向终结的过程,怎么寻求新的过程。这个新的过程从历史上看比较典型,比如说从日本的崛起来看,日本在70年代、80年代在华尔街成为美国主要强劲的竞争对手,最核心的力量来自于经济发展方式和美国、欧洲有所区别。日本对于资源的利用,整个生产方式和生产组织方式和美国不一样,美国大批量的生产以及对于能源资源大批量消耗,这种导致的增长模式在70年代遇到很大的冲击和危机,日本的成功就是找到新的经济增长方式。

    中国的企业我认为过去20年赚的是苦力钱,就是你所赚的就是到城市里面打工以及工厂打工妹打工仔赚的钱,这样的地位你所赚的钱非常辛苦,我一直跟企业家讲你们确实活得很辛苦,国外的企业家,我所接触到的感觉到比较潇洒,下班以后有自己的空间,一年可以度假几天,可是现在的企业家都是没日没夜干,你现在身体好,但是可不可以干一辈子,我认为有很大的问题,因此这种方式上必须要调整。问题是怎么调整,我自己个人认为至少从三个方面可以值得考虑。

  第一方面,中国企业必须要找到新的组织方式,这种组织方式不是过去简单地相互的灵活博弈。你赚的钱,我赚的钱,你拿多我就拿少,不是这样,日本包括丰田体系它所建立的这样所谓的下包网络,就是和下包供应商密切合作形成的竞争优势。我们的企业今天看到大量的大企业对中小企业的压榨,相互不信任拆台,有奶便是娘这样的情况,这和第二个问题有关系,就是我们产业结构的改变在于市场结构的改变,尤其是市场的调整,所以在这里面最大的问题就是产业整合。刚才张总讲到将来可能我们的企业有可能出现大的规模,现在这太重要,现在规模太小没有办法跟国际竞争。

    昨天晚上我们开了一个会,我们说国际上《亚洲商业周刊》2004年有一期专门谈到强大的规模品牌,引用的数据就是我们的海尔97亿多美元,2004年的数据,不管准确不准确,也就相当于800亿人民币,不到900亿人民币,这个数字和GE相比就是零头而已,因此我觉得规模上最大的问题是我们的恶性竞争、价格战压低了我们的利润空间,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做创新,所以政府提出自主创新是对的,问题是怎么做。没有市场的整合和竞争秩序的改善我认为是没有办法做的。

    我在珠三角一带,很多企业说我很愿意走这一条道路,但是我没有足够的资源,我没有办法生存,刚才讨论融资问题我觉得非常热闹,这是大家真正关心的问题,我们政府不愿意开放很多市场,我们政府很多时候把握了一些权力,垄断等等,但是这方面逐渐改进,如果这方面不改进市场结构产业整合没有办法做。最后就是国际化,我们的企业实际上还是和前面有关,新的产业机会仅仅国内来讲是远远不够,即使很多人说中国市场太庞大,但是中国市场不足以承担一个行业里面上千亿美元的企业,顶多能够承担上百亿人民币的企业,所以我认为产业机会从一定程度上不是政府规划的结果,必然是市场竞争,市场的环境,当然政府在其中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这个作用我认为我们应该呼吁我们的政府,大力的改进我们的市场结构和竞争结构,只有这样我们的企业才是真正能够找到新的机会,我认为很多的讲技术创新,很多的讲技术创新就讲高新产业,高新技术,我认为并非如此,跨国公司绝大多数是传统产业,而且传统产业非常赚钱。为什么我们中国在传统产业赚不了钱,我认为这恐怕就是值得我们讨论的问题,我只是提出问题,谢谢大家!

  赵民:

  来自珠江三角洲领先商学院的院长看淡“十一五”规划。我这边有今天会上发的《中国企业家》20年周刊的特刊,第228页有一个统计,中国企业家作为中国最主流的企业家杂志,在过去20年里面报道的封面人物一共有19个企业家到现在是获罪倍数,也就是一年一个,我们在座的都是企业家,只有李院长是教授,你能不能预测接下来“十一五”规划五年当中,《中国企业家》杂志封面人物被获罪数会降低还是增高。

  李新春:

  这个问题不应该由我来预测,应该由国家立法部门、政法部门预测。但是我整体来看中国企业家在第一阶段所谓原罪阶段过去之后,很多问题在这之后暴露出来,但是这是两方面的问题,不光是企业家的问题,政府有没有问题,我们的立法有没有问题,我们的法制有没有问题,你让我预测将来会有多少人进去,我认为会是越来越少。我还是有信心的,因为政府对于企业家会越来越理解,企业家也会越来越规范,也会找到更聪明的办法。

  赵民:

  同样来自珠江三角洲皇冠公司的江总,你的包做遍全世界了。你的包是买少还是买多?

  江永雄:

  我想今天到这里我有一个很深的感受,因为我是来自台湾,让一个台湾人谈“十一五”有一点压力,但是不来大陆18年,对大陆的情况还是有一点了解。我想在没有谈我对“十一五”规划的理解之前,我想先聊一聊我到大陆之后的变化,实际上是1987年就到大陆来了,1987年和现在完全没有办法做比较,我想很重要的大陆今天这十的过程,我认为其实是有四个重要的过程才能达到今天这样的情况。

  第一阶段,其实大陆走的就是美国的方式,让很多的地区的政府可以自主的来做决定,比如说一个市的市长可以决定你的税交多少,你的费用交多少,给你多大的权力让你去做,这是把外资引进来非常重要的过程。

  第二就是非常有秩序的释放劳动力,一开始设立很多的特区,让这些特区有很多的人员进入,让他们赚到钱,赚到钱以后很多地区和省份就开始模仿,也开始招商开始做,让整个大陆经济成长。

  第三就是政府拿到外资的钱以后去投入大量的基础建设,包括高速公路、机场,包括很多很多的基础建设,建设得非常好,做得非常好。

  最后一个就是开始发展相关的服务产业。其实刚才很多的老总讲,我听了以后有很大的感触,就是18年前来的时候大家根本没有这些想法,也没有这些观点,但是现在发现台湾人在大陆很难混。

  赵民:

  未来的五年会更难混吗?

  江永雄:

  未来的五年会更难混。这样的过程我想跟大家沟通一个观点,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为什么外资会比内资做得好?我认为外资的定义是什么?就是外国的资产加上他的管理,再加上他的机制,再加上一小部分的外国人才,再加上本地的高级专业人才,就形成了外资。像今天上午其实很多都是国内的人,但是就分内资和外资,就是他到外资去了,我们所说的内资是什么?本地的资金加上本地的人才。如果我们要变成像外资那样有竞争力,我认为其实很简单,我们就把外资这种概念带进来,我们难道不能由内资聘请外资的高级人才,留住我们本地的高级人才,让他不要到外资去,那你就可以变成外资了。事实上我认为这是我们本地企业要考虑的一个思路。当然我们现在国内中小企业跟台湾有一点不太一样,台湾其实是以中小企业发展为基础才有今天的成果,但是大陆好像不是,而是比较注重大型企业,可是又没有像韩国那样全力去支持几个企业,这是我的感觉。所以我觉得我们的传统产业应该去思考,这一次所说的自主创新、自主品牌和自主竞争力,这是向我们专门做传统产业的公司其实应该去思考的,不能只能拿一点点的劳动去换一点钱,这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辛苦的。

  赵民:

  江总回顾18年台商在大陆的过程,而且预测未来五年台湾在大陆的难度会越来越大,我们再看一看张总。

  张征宇:

  我对于未来五年总体上还是乐观的,从宏观上来讲,中国在未来五年内需的市场规模还是很大的,另外就是劳动力成本来看,我们仍然也会有相当强的优势。虽然东部沿海地区现在竞争优势有一些问题,但是从中国的中部到中国的西部,仍然是有非常大的空间,所以对于出口的竞争力也仍然存在。

    另外在“十一五”规划当中,着重的强调了自主创新。强调自主创新就能够使我们国内的企业增强。在未来的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之内企业在国际贸易当中很努力。因为大家知道WTO之后,很多的国家在免除关税壁垒之后,实际上是加强了技术壁垒的限制,我们国家很多的出口产品现在都因为不符合国外这样那样的标准而受到了阻拦,在自主创新方面增强之后,我们的国际竞争力就能力进一步加强。

    所以我觉得从总体上来讲,在未来五年形势是向好的。当然对于个别行业来讲,可能会有困难的局面。另外我觉得今天的题目就是产业的新机会,我认为未来五年在中国来讲,也有很多新的产业,比如说数字电视的产业,无线的地面数字电视产业,中国有将近4亿台电视,将近4亿部手机,这些都是将来无线数字电视产业发展的机会。随着中国国内市场的发展,中国自己自主知识产权以及新的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完善,中国不仅仅在自己的本土市场上面,内需市场上面能够占有很好的发展机会,同时可以把我们的知识、技术、标准输出到国外,不光是产品,包括技术和标准输出到国外去,所以我对未来是非常看好的。

  赵民:

  我认识张总认识很长时间,我觉得这一次张总讲话不仅像企业家,还像官员,让我们感觉到张总的视野。下面我们开始自由提问题,自由提问题之前,今天来参加论坛之前,到饭店门口买了一张经济观察报,就看到经济观察家刘伯光有一大片采访就是反思改革,其中一段就谈到“十一五”规划,他说虽然是规划,但是规划还是有一些政府指导,所以我看了以后马上就想到这个论坛,我就想问一问各位企业家,你们认为我们今后的“十一五”规划实施这五年当中,更多的机会来自于政府规划的产业还是更多机会来自于市场主导产业,这两股力量哪一个增长最快?

  张文中:

  其实我觉得政府规划的产业往往代表进入有障碍,资源有限制,而且盈利空间比较大这样一些产业,一些针头线脑的事政府也不会管了,因此这方面的产业蕴含着巨大的机会。在这方面,如果能够抓住机遇,我觉得企业家一定能够上。我记得刘永行曾经有一个观点,哪一个地方国有企业多民营企业就可以进入,这句话用到“十一五”规划同样有道理。反过来政府不关心的产业,特别典型就是我们做的流通产业,零售产业,从古到今都不重视,历来是重农轻商,重工轻商,像这些产业往往竞争力非常剧烈,刚才我一句话讲到我们产业有很大的前景,但是其实这个产业的竞争程度可以说不但在中国是最剧烈的,全世界都是最剧烈的。比如说中国的零售业特别具有代表性的,可以说在这个地方面临的竞争是全世界没有的,包括我们的家电产业等等,所以我觉得反过来企业家应该关心国家的规划,这对于我们太重要了。蕴含着商业的机会。

  王文彪:

  我补充几句,我觉得“十一五”规划企业家高度重视,据我了解这一次“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已经是政府组织,但不是政府行为。据了解这一次“十一五”规划把整个的课题分成几个课题,从国内外大专校、研究院所来提出意见,所以我觉得市场化程度很高,所以我觉得它不是计划,但是具有市场导向性。有国内市场的情况和国际市场的趋势,所以我还是请各位认真拜读“十一五”规划很多配套的政策。

  赵民:

  下面哪一位在座的听众有问题?

  提问:

  我是来自联合国的,我主要提给王均豪先生一个问题,在你公司未来5年的策略当中西部的发展以及在西部地区平衡的发展占什么比重,这些发展对于你们公司未来5年发展战略的实现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可不可以举一些实际的例子?谢谢。

  王均豪:

  西部发展这一块我们不是很多,因为我们集团要打造现代服务企业,现代服务企业根据“十一五”规划里面讲到,就是经济发展肯定是由东到西,从经济发达到不发达,所以我们现代服务业肯定是从经济发达的地方开始。因为现代服务业也需要人才,高技术的人才,也需要高技术的信息化的整个创新组织共同来完成。但是我也会响应国家的号召,西部大开发,所以像我们西部大学生志愿者基金我们也会参与,不是西部大开发非要到那里投资什么,但是有机会我们也会去。

  提问:

  我是香港大中华环境保护有限公司尹德川,首先我对昨天和今天的开会有一个感想,我们讲自主创新主要是讲科技,我认为人还是最重要的,因为我们的祖宗2000年前那时候没有课题,一切都是从人开始,只要人的智慧发挥才是最重要的,其他都会源源而来。至于谈到“十一五”规划和产业,我个人认为我们现在已经找到了方向。问题是我想请问大家是否认为我们可持续发展里面最重要的两个方向,就是三农政策和环境保护,是不是这两个最重要,而不是谈这种传统产业和高科技,这些都会自然而来的,只要我们把我们的三农政策,让我们8亿农民有更好的教育,更好的收入,再加上我们环境的改善,可持续发展,其他都是自动而来的,我问问专家同不同意这种观点?

  江永雄:

  我回答一下这个问题,我很关心这方面的问题,因为大陆有8亿的农民,生活的方式跟我们不一样,所以其实我们也很关心这方面的事情。就我个人而言,我提一些比较大胆的看法,我认为中国是怎么发展?我们是特区经济开始发展,我们可不可以去成立一些农业特区,先成立一些农业特区,然后再引用这种农业特区的特点,再把一些好的方法去引进到其他的地方去。我想绝对不可能说一开始就照顾8亿农民,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不管哪一个政府都做不到,但是我们可不可以先找一些特区是可以做的,我们先去执行,这是第一个;第二我认为我们的农民非常严重不足的是在资讯方面,有很多的资讯,我认为我们IT产业应该要发挥他们的功能去做IT行业的工作,去针对我们的农民在资讯不足的地方怎么样去提升,这是第二点;第三我想是不是要组织农民的子女让他们去学习很好的专业,让他们再回乡帮助他们的家乡,这是我三点大胆的想法。

  张征宇:

  刚才这位先生说得非常正确,我觉得首先是人的问题,创新没有人是不可能实现的,大家都在谈创新的主体,但是真正的创新主体是人。另外就是要解决三农问题,很重要的一个前提就是手段,什么手段?我觉得现在信息手段是很重要的。

    刚才那一位联合国先生提问题,就是我在西部做什么,刚才我谈到数字电视产业,我们国家一直实行一个村村通的工程,农村里面要通电,通电视,通广播,通电话,村村通你不用技术手段实现能行吗?要用新的IT手段实现。比如说湖南省广电局用50年的时间搞了22个电视台的发射站,覆盖了湖南全省农村的人口,但是这个网络只能够给农民有地方提供2套节目,有的提供4套节目,这不像城市一个就可以共100多套节目,但是我们今天面临很多的机会就是数字化,原来的次路电视通过新发展新的中国数字电视的标准,一路就可以传十路,就是频率利用率在数字电视利用率特别高,原来农民可以看2套、4套节目,而现在可以看到20套、40套、甚至60套节目,用这种方法让农民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他就知道提高知识,提高需求,农民要提高需求。很多农民连需求都没有,也就是说我们到陕北可以看到,他们开玩笑,说陕北有的地方,很贫穷的地方吃完饭后没有地方干,冬季也没有活干,在门口一蹲看在外面的山头,眼睛一转不转一个小时,这个人就是没有思维,没有需求的状态,因此要解决三农问题,我觉得中央的政策是对的,首先要把信息问题解决掉。

  赵民:

  为什么三农问题他有信心,因为三农问题给他带来商机。

  李新春:

  我觉得解决的方案在于什么地方?在于在座的企业家。什么意思?中国至少要把8亿农民,其中一半以上都是劳动力,除了老人和小孩之外,这一部分能不能变成真正的产业工人,能不能使得传统小农产业变成真正现代化工业化的产业,包括亿利很多体系在做这个事情,我觉得这才是改变农村核心的问题,如果这个改变不了,仅仅是基础的改进、通讯的改进,教育不改进也不行。

  吴国迪:

  我们都是从农村出来的,现在也偶尔回去。回去以后看我们30年以前种水稻,还是用手插用手割,农村要改革我非常同意,中国农村不改革,有很多土地中间还有很多挡着,没有自动化去做,现在全部都是一体化了,包括好多国家,包括台湾,虽说土地是私人的,但是经营是节约化的。所以中国农村要走出来,技术要加大力度改革,要节约化。假如我们还是分产到户,分田到户是对的,但是假如我们3亩土地,5亩土地要节约化是不可能的事,农民也不可能未来的十年、二十年里面走出困境。

  第二就是环保问题。环保问题去年有一个美国驻联合国的大使到上海来,到我这里来访问,因为埃力生没有王总的地多,但是埃力生在上海拥有土地也是在前五位的,到我们这里来访问,我们说第一个责任不是交多少税,第一个责任而是怎么保护老天,很土的话,怎么样来承担对于环保的一种责任。他到了上海以后到处是吊车,包括造房子的,因为我的公司总部离工厂只有40分钟时间,我说你方便我陪你看一看,我们在过去五年里面埃力生搞的石油化工、铜铅等等制造业,过去五年环保投入达到总投入的20%,我认为这是一种责任,必须承担的一种责任,一个企业交税、纳税是必要的,但是保护国家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苗鸿冰:

  关于环境问题,可能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德川同志提出来他是在香港义务做环保的企业家,而且所有企业家做工作的时候,环保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而且100位企业在内蒙古阿拉帅自动组成一个环保的组织。

  赵民:

  中央电视台经济人物的评选当中,有五个候选人是年度公益人物,所有年度公益人物最低得票数都比经济人物的最高得票数高。

  提问:

  我的问题是这样的,因为这两天听到创新是最多的话题,其实作为企业来说,天天都在创新,因为要活下去。从我个人的感受来讲,我在前几年做了一家附加值比较高的企业,我们不谈高科技,附加值很高,但是我发现我们的附加值创造了以后,其实我们的企业根本就得不到,主要在哪里?一个是人工需要开发,需要投入,需要市场的投入;第二就是国家的税收,我想问一下,我想问一下李院长在“十一五”规划里面,既然国家鼓励自主创新,那么在政策层面上有没有明显的导向。因为原来的政策我感觉是不鼓励创新,谢谢!

  李新春:

  说实话这一次“十一五”规划里面关于税收这一块的问题我看得并不多,但是有一个承诺就是在企业增值税,有关方面要调整改革,但是调整改革方案我最后没有看到,我不是一个研究税款的专家,但是我相信政府会有一些所谓的优惠的东西在税收上,但是我觉得中国在这一点上确实是做得比西方差一点。西方很多企业如果企业的利润空间拿出来用于投资新的技术,包括刚才所说的环保,这些方面是不收税的,但是国内目前还没有做到这一点,我相信这需要一个过程,“十一五”规划对于这一点还没有明确出来。

  王文彪:

  我补充一句,我觉得你提这个问题很好,我们所有的企业家在现在经济环境当中不能只关注自己,说我的战略是什么,要注意外面的变化,特别是国家的三大政策,叫市场战略,第一是财政政策,包括税收的问题,第二是货币政策,第三是国际政策。这里面很敏感的像税收政策调整,最近中央在整个调整所得税的政策,是否鼓励创新,我认为肯定鼓励创新,特别是技术经济和技术产业化方面是给予支持,包括现在有很多汇率的变化,利润的变率,税收的变化,过去是基本不变,现在是每天在变,变幻莫测,所以我觉得想清楚的时候不是你想清楚所有都清楚了,外面对你的影响很大。你说我就做能源产业,但是明天政策变了,你也得变,所以我觉得这个提示各位企业家,你在这方面的意识很强。

  提问:

  我来自广东,从事改善家居生活的。在会刊、特刊里面我所从事的成品世家,有一个问题想问在座的嘉宾,“十一五”规划他所说的三个自主,目的是需要提高我们的投入产出比,大家知道如果说产品的价格和价值,流通领域的附加值是最高,刚才我听到下面的嘉宾有一个观点,就现在国家规划都是能源,都是垄断行业,但是流通领域恰恰是附加值最高的领域里面,他是让我们的国内企业和国外大头去拼、去搏,跟那三个自主是否是一个矛盾,如果不是矛盾,为什么不是矛盾,如果是矛盾差异的话,那怎么去解读。

  李新春:

  刚才的问题我不知道理解的对不对,因为你说“十一五”政府主要扶持垄断性行业,包括能源行业,而在开放的行业比如流通这是直接面对面和国外跨国公司竞争,因此我们资源能力上处于弱势,政府不给予支持,我们的创新来自何处?

  提问:

  我的意思是在“十一五”规划里面,是倡导三个自主,这三个自主我的理解,核心问题就是说能够让我们企业的附加值提高,有自主品牌,有自主的竞争力,我们不会在国际产业链里面是最低的附加值,可是反过来在整个流通里面附加值恰恰是最高的,像我们要做世界工厂,昨天也说到可能我们做的就是3毛钱,别人可能就是几百块钱,而在流通领域里面20多块钱现在国家让我们做相关产业里面的人员在竞争。

  张征宇:

  我觉得是这样的,你刚才讲到流通领域附加值我觉得有一个误区在里面,就是真正流通领域的附加值,纯粹流通领域的附加值并不高,虽然增长很快,但是利润是很薄的。附加值高的是哪一块?不在于流通,在于品牌。你讲的是品牌的那一块附加值,跟流通领域没有关系。不管是国家还是企业,要竞争最根本的竞争力是来自于差异化,这个差异化从产品的差异化或者是服务差异化入手,但是可以使你的功能差异化、性能的差异化、品质的差异化、服务的差异化、品牌的差异化、成本的差异化等等,有很多的差异化。

    为什么路易威登能够在这里卖1、2万元的包,皇冠也可以卖很高价格的包,但是没有牌子的包卖得很低,所以同质化的程度上顾客识别你的产品,享受你的时候必须能够识别出你的产品,只有品牌,没有别的,所以品牌的附加值最高。为什么自主创新,包括品牌这一方面,包括前面从功能入手,创造特有的功能,创造特有的性能,我们过去就是成本战略,未来要从高附加值下手,原因就是我们市场经济逐步也往成熟方面发展,完善的竞争开始了,所以竞争的层次就提高了,光从成本入手不够,从资源入手也不够,所以我觉得附加值来自于品牌,也许回答不对。

  王文彪:

  我有不同的看法,你问现代物流的价值在哪。要搞清楚什么是现代物流。另外比如说煤炭非常稀缺,煤炭很火,是煤炭企业赚钱了吗?不是。谁赚钱?铁路、公路、航运、港口,这都是现代物流,而且现在我们由于铁路很紧张,公路、航运这些都很紧张,现在开始搞管道输送,这都是现代物流,所以我觉得你要坚定信心,这是没错的。

  赵民:

  我们这一场论坛一个多小时,8位嘉宾和在座企业家交流了“十一五”规划与产业新机会的话题,我们总结三点,台上8位企业家大多数都持乐观态度,上海的吴总相对悲观,他预测年增长速度也是10%,这印证了我们张总所说的中国市场发展机会是很多外国企业家羡慕的;第二我们产业机会在政府管制的行业里面更多一些,这是我们今后一个大的增长机会;第三就是中国要解决和谐社会和农村问题、环保问题,对广大的企业家,包括西部发展的问题都有很大的机会,我们企业可以随着国家战略的调整和新的战略的推出获得新的市场增长的机会。我们谢谢在台上的各位嘉宾,也谢谢台下企业家的参与!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53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