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2005中国企业领袖年会 > 正文
 

牛文文:中国企业需要升级和颠覆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1日 17:40 新浪财经

  

牛文文:中国企业需要升级和颠覆

  2005年12月10—11日,2005中国企业领袖年会暨《中国企业家》杂志20周年庆典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行,主题为“中国企业的冠礼——解读全球商业圈的中国年轮”。图为《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主编牛文文。(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2005年12月10—11日,2005中国企业领袖年会暨《中国企业家》杂志20周年庆典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行,主题为“中国企业的冠礼——解读全球商业圈的中国年轮”。新浪财经独家图文及视频直播本次会议。以下为《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主编牛文文致闭幕辞:

    视频:中国企业家主编牛文文致闭幕辞

  牛文文:首先我汇报一下两天来我们做了什么,实际上我们的同事给我一组数字,两天来一共有25位嘉宾发表了精彩的演讲,一共有61位嘉宾参与了专题讨论,一共有三个机构发布了他们的专题报道。我们还颁布了25位企业领袖的奖,我们年会四年了,今年参会人数达到了650人,突破了历史记录,同时我们还有100余位会议服务人员为大家服务。我们说了多少个字呢?据新浪网直播说有18万字,一本书。

  我们说这么多,但是,我们其实也说得很少,我认为只说了几个字,一个字是国际化,这与我们的主题,全球商业圈下的中国年轮,我们的成长刚刚赶上了国际化,所以每一个演讲嘉宾,从柳传志先生,到马云,我们所有的人,我们所有的演讲嘉宾无一不在讲全球化的中国,讲国际化,其实我们就说了一个国际化。我们这个国际化是有一个定语的,叫冷静的国际化。柳总说国际化要想清楚,系统的想,有组织的想,要想清楚。吴先生讲,中国的企业要走重生之路。很多嘉宾对国际化更多的是提起,更多是冷静的思索,已经不像往年一样我们很激昂。

  我们还讲了一句话,我们讲了未来的冷静的国际化,为什么是未来的呢?大家看到了,因为我们是20周年,所以,我们纪念了过去的20年,但是更重要的我们展望了未来的20年。

    我觉得我们中国企业家杂志创刊20年了,我们走过了一条比较艰难的道路,我们认为我们达成了社会的共识,我们要说两句话,第一是让中国企业家精神在本土社会成为最受尊重的主流人群,我们本来以为20年说这句话够了,但是我们发现现在共识被打破了,企业家在公众社会不怎么受尊重,而且有秋后算账的苗头。

    另外一句话,让中国企业家精神成为全球商界里受尊重的人群,我听了很多人的演讲,我觉得很难,人家把我们当什么,把我们看做掠夺资源,把我们当蝗虫,尽管我们赚的很少,但是很害怕我们。我们中国企业家杂志创刊20年,我们需要展望20年,我们需要冷静的形态展望。

    我想提议,在未来的20年里,我们中国企业家杂志和中国企业界一起,寻找一种更具全球

竞争力的新商业模式,同时重建我们在本土社会更和谐的新商业价值观,我们要合而不同,我们要做王道,而不是霸道,过去的20年我们做了一件让全世界的穷人和中国的穷人都很满意的事,但是20年之后,全世界的穷人和中国的穷人都来反对我们,这是我们的竞争模式和我们的商业模式出了问题,我觉得这时我们要冷静的反思一下,我们是不是应该想一想,我们的竞争模式,我们的商业模式,是不是一个池子的水,看上去很大,但是风一吹一点就没有了。

    我们的钱都是跨国资本赚走了,我们只赚了极少的钱,但是别人还是害怕的。这就说明我们的模式是有问题的。我们做了这么多,我们是打工者,我们吃的是什么挤出什么,但是人家不认为我们是这样。

  我们的价值观是不是也有问题呢?我觉得我们的价值观,是一种穷人至上的温饱时期的商业价值观,什么意思呢?我们的商业价值在全世界的商业里有点怪,美国人说股东至上的资本主义,欧洲人说社会和谐的资本主义,日本人说是财团资本主义,

供应链之间相互很友好。

    我们是穷人资本主义,我们是客户至上的资本主义,每一个企业家上来都说客户给我钱,但是客户给你钱,你只看重客户,你对其他的人挤压太厉害,我们看重客户,所以我们对供应链,我们对商业伙伴挤压的比较厉害,所以我们的商业关系比较紧张,经常是大家打价格战,因为我们为了客户,只为客户,只为穷人,所以不给股东分红,基本上在中国,当年唐总说,中国有全世界最廉价的资本,我们为什么到全世界拿钱呢,我们用了很多钱,但是股东回报应该是不太丰厚的。我们还有员工,穷人本来在企业就业,获得他应有的工资和福利,他成为中产阶级去消费,应该比较满意。

  我经常想,我们有没有可能,在未来的20年里,我们改变,我们不做穷人至上的资本主义,我们也赚富人的钱,我们把我们商业价值里的其他内容也考虑一下,我们自己也从容一点。大家非常的辛苦,可是我们像鱼鹰一样,我们辛辛苦苦为穷人阶层打工,百万的财富为自己,亿万的财富为社会,我们就像鱼鹰,即便如此,我们还是没有得到我们应有的地位。

  我有一个想法,我觉得未来的20年,中国企业再也不能走这路了,再也不能这么干了,我们也抛弃我们已有的价值,我们要升级,我们要颠覆,谢谢大家。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