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首家直销试点雅芳转型之痛 > 正文
 

中国直销已经变了形 政府和企业诉求错位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16日 06:49 中国经营报

  作者:徐昙

  如果不是一系列严重的社会治安问题把直销妖魔化了,直销应该是一种极有魅力的营销模式。一旦雅芳模式成为中国直销的主流,直销的魅力似乎越来越难以保持。

  直销的本意是抛弃店铺、减少中间环节、节省广告费;雅芳则反其道而行,增加店
铺,增加了运营成本,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直销企业。

  雅芳成为中国的直销试点企业至少传达了政府的两点意图:不鼓励多层直销;企业要有店铺。这两点恰恰与全世界的直销公司都遵循的商业模式背道而驰。

  中国的直销已经变了形。

  所以有企业抱怨政府因噎废食,在政策的制定上过于武断。但追根究底,企业和政府的诉求是不一样的。企业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政府首先考虑的则是社会稳定,不出乱子。1998年前,企业违反了游戏规则以至于传销被禁。一旦这次直销开放再出现失控状态,中国的直销恐怕会万劫不复。

  按理说,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的时候要权衡行业发展和消费者的双重利益。而千呼万唤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直销法》磨砺到最后,一定意义上已经变成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政府在产业发展和保护消费者利益的天平上,准星更多的偏向了消费者以维持社会稳定。

  虽然不能武断的说政府没有考虑直销行业的发展,但的确这个行业占整个产业中的权重太小了。从世界各个国家来看,直销总额占整个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例一般是1%~3%,最多不超过5%。既不能给GDP做更多的贡献,又存在严重的社会治安隐患,似乎缺少足够理由促使中国政府迫切发展直销行业。

  政府目前更多的采取了“堵”的做法,在制定的《直销法》中设置了许多门槛,试图利用“技术壁垒”控制企业的数量。企业则削足试履。最终的结果是企业发展束手束脚,行业发展受限。而这种“堵”的做法也置政府于两难境地,据说绝大部分难以跨过直销门槛的企业都纷纷转入了“地下”,这些灰色地带无疑是未来监管的“暗礁”。

  未来的理想状态似乎是政府掌握了有效监管的不二法门,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护。而在目前中国缺乏严格的法规的状态下,这种理想的预期注定还有一段历程。


评论】【谈股论金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陈逸飞病逝
英国王储查尔斯婚礼
个人房贷提前还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漫画版《红楼梦》
网球大师杯官方站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中国多性伙伴个案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