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09日 13: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 |||||||||
2004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各族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西部大开发,紧紧围绕“消除贫困、富民强省”和“深化改革、创新体制”两大历史任务,群策群力,开拓进取,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好势头,保持了各族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不断得到实惠的好势头,保持了社会稳定、各族人民团结和谐、积极奋进的好势头。
一、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全省生产总值465.7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3%;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达到8606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1.2%。 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全省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特色经济发展活力旺盛,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的贡献继续增大,第一产业增加值57.8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27.0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80.8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8% 、16.4% 、10.2%, 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由上年的13.0 :46.5 :40.5转变为12.4 :48.8 :38.8;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继续增强,工业化水平有新的提高。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向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推进,资源开发步伐加快,总体产出效益提升。落实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政策措施,所有制结构中非公有制经济成分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增加。 二、农业和畜牧业 全省“三农”工作力度加大,农牧业基础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制定和落实了“两减免、三补贴”等七项支农惠农政策,以更有力、更直接、更有效的措施全面加强“三农”工作,实现了农牧业增产增效和农牧民增收。结构调整促进了特色种植养殖业、订单和设施农牧业的发展,规模效益不断上升;退耕还林还草和退牧还草工程稳步实施,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取得了新成效。 种植业获得好收成。农作物种植结构进一步向销路好、收益高的特色品种调整优化,总产量和亩产量均比上年提高。粮食种植面积24.47万公顷(367.05万亩),比上年减少1.3%;总产量88.47万吨,比上年增产1.9%;亩产量由上年的233公斤提高到241公斤,增产3.4%。其中,特色作物马铃薯种植面积6.78万公顷(101.70万亩),比上年增长3.2%,总产量29.03万吨,增产2.9%;豆类种植面积4.01万公顷(60.15万亩),比上年增长 1.0%,总产量 10.75万吨,增产20.4%。油料种植面积15.98万公顷(239.70万亩),比上年增长5.1%,总产量28.89万吨,增产10.3 %,亩产量由上年的115公斤提高到121公斤,增产5.2%。蔬菜种植面积2.51万公顷(37.65万亩),比上年增长3.9%,总产量78.44万吨,增产1.7%。油料、马铃薯、蚕豆、药材、花卉、蔬菜等特色经济作物的种植比重上升。全年完成订单农业面积3.3万公顷(49.5万亩),新增设施面积333公顷(4995亩)。无公害农产品(资讯 行情 论坛)示范区、标准化基地建设规模扩大,制种面积发展到2.1万公顷(31.5万亩)。 畜牧业产出效益提升。全省坚持合理利用优势资源,培育产业化经营实体,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同时加快了西宁及海东良种肉羊、青南与环湖藏羊牦牛等7个优势畜产品产业带建设,实施了退牧还草、禁牧减畜工程,畜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全年草食牲畜出栏率达29.94%、商品率为24.49% ,分别比上年提高0.81和 0.75个百分点;年末草食牲畜存栏总数2216.54万头(只),比上年下降0.05%;全年肉类总产量24.80万吨,比上年增长4.8 %,其中,牛肉产量7.29万吨,增长2.8%,羊肉产量8.84万吨,增长4.1%。羊毛产量1.77万吨、牛奶产量22.75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2.3%和2.8%。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稳步实施。全年完成人工造林种草合格面积7.93 万公顷(118.95万亩),其中,造林面积5.24万公顷(78.6万亩)。退耕还林还草合格面积7.06 万公顷(105.9万亩),其中,退耕还林1.36万公顷(20.4万亩),退耕还草0.46万公顷(6.9万亩),荒山造林3.01万公顷(45.2万亩),荒山种草2.23万公顷(33.5万亩)。落实退牧还草任务,禁牧、休牧113.7万公顷(1705万亩)。 渔业资源合理保护工作加强。全年水产品产量0.11万吨,比上年下降15.4%。 农田水利建设态势看好。年末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水浇地面积)为18.03万公顷(270.45万亩);年内完成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工程改善灌溉面积2.03万公顷(30.4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14万公顷(2.1万亩)。解决了30.6万人、185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及湟水河治理工程、牧区节水灌溉示范项目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得到落实,农村牧区的生产生活条件继续改善。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省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步伐加快,工业企业在深化改革、资本整合、园区建设、完善监管体制的过程中,生产保持高位运行,质量效益明显提高。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达158.6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2.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2.45亿元,增长24.8%,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110.46亿元,增长24.8%。按登记注册类型分,规模以上股份制企业增加值104.55亿元,增长25.3%;集体企业增加值1.32 亿元,增长5.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3.96亿元,增长48.9%。按轻重工业分,规模以上轻工业增加值8.46亿元、重工业增加值123.9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2%和 25.8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41亿元,比上年增长12.1%。规模以上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10.26亿元,比上年增长9.6%,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24.29亿元,比上年增长33.7%,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13.52亿元,比上年增长57.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加值0.89亿元,比上年增长46.8%。全年四大支柱产业创造增加值70.75亿元,比上年增长34.9%,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24.81亿元,增长15.1%,水力发电业10.34亿元,增长66.8%,有色金属业26.52亿元,增长31.8%,盐化工业9.08亿元,增长84.3%。四大优势产业创造增加值42.75亿元,比上年增长24.5%,其中,冶金工业38.00亿元,增长25.4%,医药制造业0.83亿元,增长27.0%,畜产品加工业0.89亿元,增长16.3%,建材工业3.03亿元,增长17.7%。 适销对路产品增加。全年生产原煤418.75万吨,比上年增产31.4%;天燃气18.35亿立方米,增产17.8%;原油222.02万吨,增产0.9%;发电量173.44亿千瓦小时,增长30.2%,其中水电111.01亿千瓦小时,增长60.2%;钢47.23万吨,减产1.0%;十种有色金属60.66万吨,增产39.1 %,其中铝55.94万吨,增产39.6%;水泥343万吨,增产13.6%;硫酸6.48万吨,增产18.5%;纯碱7.66万吨,增产33.8%;烧碱1.07万吨,增产8.1%;化肥147.63万吨,增产64.6%,其中钾肥145.68万吨,增产65.7%;中成药433吨,增产48.9%;原盐82.63万吨,增产24.5%;轻革 13.41万平方米,增产46.6%;乳制品1.06万吨,增产3.3倍。 产销衔接状况良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达98.43%,比上年提高0.83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产销率为87.9%,下降7.1个百分点,重工业产销率为99.2%,提高1.4个百分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产销率达99.5%,提高1.8个百分点,大中型企业为99.1%,提高1.5个百分点。外商及港澳台企业产销率达99.9 %。全年完成工业品出口交货值17.87亿元,比上年增长4倍。 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70.51,比上年上升49.87点;全年实现利润35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倍;亏损企业减亏额2.03亿元,扭亏增盈取得显著成效。 建筑业生产不断增长。全年建筑业创造增加值68.4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4%。全省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 418个,比上年增长12.7%。其中,二级及以上企业113个,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99个。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47.09万平方米,其中实行投标承包面积366.48万平方米,占82.0%。 四、固定资产投资 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积极调整投资方向,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进一步改善。 投资总量增加。全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8.06亿元,比上年增长11.6%。按城乡划分: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98.38亿元,增长12.3%,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9.68亿元,增长1.4%。按计划管理渠道划分:基本建设投资206.46亿元,增长8.7%;更新改造投资51.61元,增长25.9%;房地产开发投资26.24亿元,增长17.6%,其它投资7.44亿元,下降3.5%。按投资类型划分: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233.26亿元,增长2.8%;民间投资75.76亿元,增长38.6%;港澳台及外商投资9.05亿元,增长1.5倍;民间投资、港澳台及外商投资领域和规模继续扩大。全省完成国债项目投资36.25亿元。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全省用于优势资源开发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项目投资增大,改善发展“瓶颈”的各项重点工程建设保持良好态势。全年四大支柱产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9.35亿元,比上年增长65.4%,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投资28.78亿元,增长50.8%;水力发电业投资46.01亿元,增长1.22倍;盐化工业投资13.20 亿元,增长27.1%;有色金属工业投资21.36亿元,增长34.6%。四大优势产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62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其中:黑色金属开采及加工业投资4.81亿元,增长1.46倍;医药制造业投资5.14亿元,增长1.63倍;畜产品加工业投资1.60亿元,增长61.1%;建材工业投资3.07亿元,下降59.1%。西宁至兰州高速公路全线贯通,西宁至大通、西宁至塔尔寺高速公路等重点工程相继建成,公伯峡水电站两台机组并网发电。西宁南北过境公路、拉西瓦水电站、玉树通电工程、青海碱业90万吨纯碱项目、西台钾锂硼综合开发、西宁机场航站区扩建及一批煤炭、电力、交通、城镇基础设施项目进展顺利。全省新增公路通车里程368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3公里;新增电源装机容量69.13万千瓦。全年基本建设新上项目1417个、竣工项目1252个。一批重点项目开工投产,增加了经济发展后劲。 五、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15.60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其中,国有经济26.41亿元,增长10.2%;集体经济10.98亿元,增长11.6%;个体经济57.96亿元,增长11.6%;私营经济13.47亿元,增长17.7%;其它经济6.77亿元,增长23.6%。按城乡分:城市的消费品零售额74.95亿元,增长13.3%;县及县以下(农村)的消费品零售额 40.65 亿元,增长11.3%。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94.51亿元,增长13.4%;餐饮业18.10亿元,增长10.1%;其它行业2.99亿元,增长5.1%。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零售额22.33亿元,增长12.3%(批发企业年销售额在2000万元及以上、零售企业年零售额在500万元及以上统称为限额以上企业);其中,通信器材类零售额0.06亿元,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2.38亿元。 物价总水平上涨。全省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2%,其中,城市居民消费价格上升2.1%,农村居民消费价格上升5.5%。分类别看:食品价格上涨6.5%,其中粮食价格上涨13.9%、肉禽及其制品上涨13.9%、蛋上涨 18.9%、水产品上涨15.5%、鲜菜下降10.5%、鲜果下降3.2%;烟酒及用品价格上涨2.4%;衣着类价格上涨2.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下降0.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上涨2.0%;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下降1.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2.6%;居住类价格上涨2.4%;服务价格上涨4.8%。商品零售价格上升2.6%;工业品出厂价格上升11.2%;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升8.5%;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升2.8%;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9.2%。西宁市区房地产价格水平上涨3.5%,其中,房屋销售价格上升4.0%;土地交易价格上升6.1%;房产租赁价格上升0.4%。 六、对外经济贸易 全省对外经济贸易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和经贸交流活动富有成效,与东部地区的交流与协作取得新进展,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成果丰硕。 进出口贸易跃上新台阶。全年海关进出口总额5.7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9.7%。其中,出口额4.55亿美元,增长66.0%,进口额1.21亿美元,增长85.0 %。在出口额中,一般贸易出口2.60亿美元,增长35.2%,加工贸易出口1.94亿美元,增长1.4倍。出口市场主要是美国0.30亿美元,中国香港0.51亿美元,日本1.30亿美元,韩国0.84亿美元,俄罗斯0.01亿美元。在进口额中,机电产品进口0.50亿美元,增长1.82倍,高新技术产品进口0.12亿美元,增长1.36倍。 招商引资数额增加。全年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52 个,其中:农、林、牧、渔业6个,采矿业6个、制造业16个,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5个,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3个,房地产业9个,居民服务和其它服务业3个。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3.53亿美元,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14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金额2.2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3.0%。引进省外资金到位73.75亿元,比上年增长30.8%。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不断增强。全年运输和邮电业创造增加值36.65亿元,比上年增长12.5%。 客货运输全面增长。全年交通运输业共完成货物周转量 139.47 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9.1%。其中,铁路84.86亿吨公里,增长11.6%;公路45.31亿吨公里,增长5.9%;民航0.04亿吨公里,增长62.8%。全年完成货运量6655.93万吨,比上年增长9.2%。其中,铁路1308万吨,增长19.7%;公路5136万吨,增长7.1%;民航0.23万吨,增长53.3%。全年完成旅客周转量45.12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1.5%。其中,铁路18.63亿人公里,增长13.6%;公路23.20亿人公里,增长6.7%;民航3.29亿人公里,增长40.6%。全年客运量4600.9万人,比上年增长7.2%。其中,铁路385.5万人,下降5.5%;公路4193.0万人,增长8.3%;民航22.4 万人,增长41.8 %。2004年底,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28059公里,增长15.1%,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达171公里,增长44.9%。 邮电业务进一步扩大。全年邮电业务总量达26.39亿元(2000年不变价),比上年增长23.4%。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63亿元,增长6.0%;电信业务总量24.76亿元,增长24.5%。年末固定电话用户92.98万户,比上年增长21.9%,其中:城市固定电话用户76.28万户,增长17.8%,乡村固定电话用户16.70万户,增长45.2%。本年新增固定电话用户16.72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16.77万户,增长16.4%,其中本年新增移动电话用户16.47万户。全省电话普及率上升到38.9%,互联网用户和网民俱增。 旅游业发展加快。创建西宁优秀旅游城市、全力打造“夏都”品牌,成功举办第三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民族文化旅游节”等旅游宣传活动丰富多彩,旅游业发展形势喜人。当年全省国内旅游者509.2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9.1%;国内旅游收入19.49亿元,比上年增长36.9%。接待境外入境游客2.8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3.3%,其中,外国人1.23万人次,港、澳、台同胞1.66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91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93.2%。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增收渠道不断拓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增加;金融和保险事业稳健发展,服务功能继续完善。 财政收支增长较快。全省完成一般预算收入51.19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6.89亿元,增长11.9% 。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37.33亿元,增长12.5%;其中,教育支出 15.37亿元,增长21.7%;社会保障支出16.17亿元,增长13.5%;林业支出和专项支出成倍增长。 金融保持平稳运行。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607.54亿元,比年初增加63.18亿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213.87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03.76亿元,分别比上年末增长7.9%和14.6%。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299.2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4.9%。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621.92亿元,比年初增加64.0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18.46 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386.93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12.1%和13.0%。发放人民币消费贷款20.82亿元,比年初增长27.3%。 保险事业健康发展。全年获得保费收入7.37亿元,其中,寿险收入3.58亿元,财产险收入 3.19亿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收入0.60亿元。年内各类保险赔付额2.47亿元,比上年增长28.4%,其中,寿险给付0.52亿元、财产险赔款1.72亿元,分别增长41.6%和31.3%,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给付0.22亿元,下降7.8%。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省有研究生培训单位6个,招生数320人,在学研究生618人,毕业生84人;普通高等教育院校9所,招生数0.95万人、在校生2.95万人、毕业生0.58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4.2%、12.8%、21.6% ;中等职业教育学校51所,招生数0.72万人、在校生1.87万人、毕业生0.55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1.6倍、80.3%、18.1%;普通高中143所,招生数3.48 万人、在校生9.21万人、毕业生2.07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6.2%、15.0%、17.6%;初中学校364所,招生数7.71万人、在校生22.32万人、毕业生6.31万人;普通小学2995所,招生数9.91万人,在校生51.26万人,毕业生8.07万人;特殊教育学校招生数338人,在校生2383人。幼儿园在园幼儿7.70万人,比上年增加0.30 万人。全省“普九”覆盖率达83%,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扫盲工作获国际扫盲奖“世宗国王奖”;高校布局和结构不断优化。 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支出5758万元,比上年增长49.5 %,其中基础研究经费支出864万元,增长1.5%。组织实施了223项科技项目,其中完成了6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社会招标。全省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122项,其中,基础理论成果12项,应用技术成果94项,软科学成果16 项。 全年专利申请124 件;授权专利70 件;签订技术合同327 项,成交金额1.28亿元。全省共有产品检测实验室94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2个,天气雷达观测站点4个,卫星云图接收站点10个,地震台站15 个,地震遥测台网4个。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年末全省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4个;文化馆43个,公共图书馆38个,博物馆16个,档案馆56个;广播电台4 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8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上升为86.4%;电视台8 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提高到92.0%,有线电视用户27.40万户。全年报纸出版量3220万份;期刊(杂志)出版量105万册,图书出版量968万册(张)。 卫生事业发展加快。省、州、县三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基本建立,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积极推进,重大传染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农牧区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已覆盖农牧民200万人,参合率达87%。年末全省拥有各类卫生机构5677 个,床位数1.65万张,其中,医院130个,床位数1.40万张;乡镇卫生院405个,床位数 0.21万张;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 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56个,卫生监督检验机构52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8个。全部卫生技术人员2万多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 0.91万人,注册护士0.62 万人。 体育事业充满生机。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和“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升级后的“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获得圆满成功。全年全省优秀运动队中共有246人次参加了国内外比赛,17人次获第一名,16人次获第二名,22人次获第三名,平世界记录1项。体育对外交流继续扩大,接待来青登山、探险、考察等人次增加。城乡各地群众性体育健身、体育竞赛活动广泛开展,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一个亮点。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全面推进。年末全省环境保护系统人员数为655人,比上年增长5.6%;各类环境检测站20 个,比上年增加2个;拥有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和单位2 个;自然保护区 8 个,面积2060.83万公顷(30912万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8.53%;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个,面积2052.25万公顷(30784万亩)。当年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37 个,项目总投资2467万元。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得以提高,建成的烟尘控制区、环境噪声达标区发挥作用良好。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成绩。全省各地严格落实计划生育政策,“少生快富”、“奖励扶助”工程启动实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9.87‰,控制在10‰以内。年末全省总人口538.6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07.51万人,城镇人口比重提高到38.53%;乡村人口331.09万人。全省男性人口276.43万人、女性人口262.17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1.32%和48.68 %。0―14岁人口125.60万人、15―64岁人口381.30 万人、65岁及以上人口31.70 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23.32%、70.79%、5.89%。全年出生人口8.75万人,出生率为16.32‰,比上年下降0.62个千分点;全年死亡人口3.46万人,死亡率为6.45‰,比上年上升0.36个千分点;全年净增人口4.80万人,比上年少增0.4万人。 劳动就业工作成绩显著。年末全省就业人员达293.26 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94.12万人,比上年增加3.80万人,增长4.2%。全年安置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1.0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 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19.67元,比上年增长8.7%;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004.59元,比上年增长10.3%。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由上年的36.8%、49.1%下降为35.7%、48.5%,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在39个县的179个贫困村整体推进扶贫开发,11.5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得到解决。 社会保障力度全面加大。年末参加养老保险人数58.5万人,比上年增长3.5%,其中,职工42.0万人,离退休人员16.5万人,分别增长3.7%和3.1%。参加失业保险人数 33.1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2.1 万人。参加医疗保险人数60.1万人,比上年增长7.7%,其中,职工40.6万人、退休人员19.5万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2.0万人;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20.1万人。启动实施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16万人。全年投入救灾救济资金1.25亿元,对102万灾民进行了救济。建立农村牧区特困人口救助制度,对20.75万特困人口实施了基本生活和大病救助。各项社会福利业、各种社区服务业健康发展。 注: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或预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