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2004年江苏高新技术产业抢抓机遇 规模迈上新台阶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07日 11:0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04年,江苏紧紧抓住国际制造业向长三角转移的契机,积极适应国家对部分过热行业实施宏观调控的实际,集中力量发展先进生产力,推进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双倍增”计划,促进产业内部结构优化,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保持快速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著提高。

    一、全省高新技术产业运行特点

    2004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主要数据统计公报显示:全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899.8亿元,比上年增长45.98%,产品销售收入5812.28亿元,增长45.00%,高新技术产业产品创出口交货值2433.21亿元,增长29.53%,实现利税393.79亿元,增长44.62%。综合分析数据资料,2004年,江苏高新技术产业运行呈现以下特点:

    1、抢抓机遇,产业发展规模迈上新台阶。近年来,江苏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有效促进了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2000-2004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从1797.63亿元增长到5899.8亿元,年平均增长34.6%。高新技术产业的年平均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快10.45个百分点。2004年,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经济的比重达23.75%,比上年增加2个百分点,比2000年提高了6.55个百分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显著提高,充分展现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还有效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了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的步伐,提升了工业化信息化的发展水平。2004年,苏州市以计算机制造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增长,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2436.98亿元,全市高新技术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32.96%,优化了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有效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无锡大力发展电子通信业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促进和加快纺织、机械等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步伐,成为该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特点。2004年,全市电子通信行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值344.71亿元,占全省的比重15.48%。连云港医药制造业的快速崛起成为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新亮点,2004年,全市医药制造业产值比上年增长40.76%,占全市高新技术产值的比重达65.19%。医药制造业创利税8.85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利税总量的86.43%。

    2、优化结构,产业发展显现活力。为准确及时反映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态势,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引导作用,2004年,省统计局、省科学技术厅联合组织了《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和统计分类方法研究》,依据OECD高技术统计行业分类标准和国家统计局2002年颁布的《高技术产业统计分类目录》和国际通用的R&D支出/销售收入指标对江苏省现行的高新技术产业统计行业目录进行了技术密集度测评。根据测评结果,对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中少部分行业技术密集度低,高技术、高效益的特点不突出的部分行业,调整出高新技术行业统计目录;同时将部分新材料制造业、软件园区软件业(2004年未列入统计)列入高新技术产业统计目录,丰富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内涵,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密集度有所提高,产业内部结构和区域结构均有所改善。

    从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分行业发展状况看,2004年,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实现产值2226.76亿元,占37.74%,成为高新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计算机制造业保持快速增长,实现产值1144.43亿元,占19.4%,创出口交货值932.48亿元,产品外向度达81.48%;电气机械设备制造业实现产值1078.96亿元,占18.29%;医药制造业实现产值350.57亿元,占5.94%,创造利税64.66亿元,产值利税率达18.44%;以生物化学及微生物农药、涂料制造为主的新材料制造业实现产值890.07亿元,占15.09%,成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新亮点。

    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出口、利税分行业状况

    3、提升质量,产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高投入、高效益、高附加值、高风险的特点,如何规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风险,提升产业经济效益一直是各级政府、各行业关注的热点和重点。2004年,江苏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销售、效益同步快速增长,产业经济效益明显改善。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利税393.79亿元,比上年增长44.62%,比规模以上工业利税增长速度高13.12个百分点,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对工业经济的利税贡献率达20.3%。从分行业情况看,航空航天业创利税2.24亿元,占0.57%;计算机制造业创利税30.61亿元,占7.77%;电子及通信制造业创利税128.16亿元,占32.55%;医药制造业创利税64.66亿元,占16.42%;专用科学仪器制造业创利税16.83亿元,占4.27%;电气机械制造业创利税87.14亿元,占22.14%;新材料制造业创利税64.15亿元,占16.29%。电子通信、电气机械、医药制造和新材料制造业是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效益水平较高的产业。2004年,江苏省电子通信制造业保持强劲增长,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中的第一大行业;医药制造业保持了较高的利税水平,但行业增长速度较低,应引起关注;计算机制造业利税水平与产值增长仍然背离,深层次原因值得研究。

    2004年各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和利税情况列表如下:

    2004年各市高新技术产值、效益情况表

                  产值      占全省比重    利税      占全省比重
                (亿元)        (%)   (亿元)        (%)
    南京:       972.88        16.49      65.44        16.62
    无锡:       894.79        15.16      65.10        16.53
    徐州:        50.60         0.86       3.75         0.95
    常州:       425.06         7.20      33.75         8.57
    苏州:      2436.98        41.30     127.51        32.38
    南通:       267.57         4.54      25.08         6.37
    连云港:      51.39         0.87      10.24         2.60
    淮安:        31.01         0.53       2.18         0.55
    盐城:        87.09         1.48       6.01         1.53
    扬州:       166.24         2.82       10.5         2.67
    镇江:       257.20         4.36      18.34         4.66
    泰州:       254.88         4.32      25.65         6.51
    宿迁:         4.12         0.07       0.24         0.06

    上表显示:苏州、南京、无锡是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和利税占全省的比重分别为72.95%和65.53%。连云港、泰州、南通三市高新技术支柱产业作用突出,产值利税率指标分别为19.93%、10.06%和9.37%,在全省排列前三位,为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做出了贡献。

    4、做大做强,产业竞争能力增强。高新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国际经济一体化步伐逐渐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竞争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适应市场需求,灵活营销形式,加大创新投入,增强竞争能力,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江苏高新产业发展的重要目标。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品出口交货值达2433.21亿元,产业产品外向度达41.86%,其中,计算机制造和电子通信制造业创出口交货值932.48亿元和1155.96亿元,产品外向度分别为83.13%和52.21%,显示了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在高新技术产业整体规模迅速提高的同时,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中还涌现了一大批具有核心技术产品、高级技术创新人才、雄厚发展实力和可观经济效益的企业。2004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中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企业达91家,实现销售收入3242.93亿元,占全省的54.97%。年出口交货值10亿元以上的企业43家,实现产品出口交货值1731.7亿元,占全省的71.17%;年利税超亿元的企业有89家,创利税210.28亿元,占全省的53.4%。乐金飞利浦液晶显示、爱立信熊猫通信、希捷国际、明基电信等产值、销售超百亿元的实力型企业,已成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

    5、丰富内涵,产业发展主要载体作用突出。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作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工作载体作用突出。2004年,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中,经省科技主管部门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923.24亿元,占全省的15.65%;出口348.74亿元,占14.33%;利税95.96亿元,占24.37%。利税率10.39%;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区实现高新技术产值2034.96亿元,占34.49%;出口1019.09亿元,占41.88%;利税110.33亿元,占28.02%。利税率5.42%;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696.76亿元,占11.81%;出口131.16亿元,占5.39%;利税65.21亿元,占16.56%。利税率9.36%;其它制造业企业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244.84亿元,占38.05%;出口934.23亿元,占38.39%;利税122.29亿元,占31.06%,利税率5.45%。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对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导作用日益显现。

    6、集聚效应,区域高新产业发展呈现新格局。2004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在保持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江苏省苏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在发展规模上台阶的基础上,更加重视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全年苏南地区实现高新技术产值4986.9亿元,占全省的84.53%,实现利税310.15亿元,比上年增长58.15%。苏中、苏北地区重视优化和改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和政策措施,努力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量的快速扩张。全年苏中地区实现高新技术产值688.69亿元,比上年增长79.76%,占全省的11.67%,所占比重比上年上升1.66个百分点。苏北地区实现高新技术产值224.2亿元,比上年增长98.53%,占全省的3.8%,所占比重比上年上升0.85个百分点。

    2004年,全省沿江地区实现高新技术产值5675.59亿元,占全省的96.2% ,产品出口交货值达2417.23 亿元,占99.34% ,实现利税371.37亿元,占94.31%。江苏省沿海的南通、连云港、盐城三市高新技术产业2004年也保持较快增长,分别比上年增长141.08%、51.86%和142.39%。

    二、 高新产业发展中应引起关注的问题和建议

    2005年,高新技术产业健康快速增长的运行态势仍将继续,高新技术产业"双倍增计划"将可提前实现。但如何增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后劲,迅速提高产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以下问题仍应予以重视:

    1、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业增长后劲。数据资料显示,2003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投入研究与发展经费35亿元,2004年,产业R&D支出/销售收入仍将低于1%,高新技术产业科研开发和技术创新投入水平与规模以上工业比较,没有明显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基于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新工艺、新材料、新能源、新产品的研发、试验、投产和信息技术的掌握都需要科研开发经费的支撑,科技投入不足,将制约高新技术产业增长的后劲。江苏省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在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优惠政策和优化发展环境的条件下,要在及时提供技术信息、密切银行金融机构与企业沟通、建立高新技术发展基金,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所必需的科研开发经费的筹集拓宽渠道、提供便利;各类企业要加强内部技术开发机构建设,密切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技术开发合作,规范企业内部科技经费投入制度,保证科技经费投入与销售收入按比例同步增长,为企业经济持续增长提供技术上和物质上的支撑。

    2、适应市场需求,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国际经济一体化条件下快速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由于技术信息、产品信息变化莫测,市场竞争空前激烈,对江苏高新技术产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客观地分析,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中的电子通信、计算机制造、医药、科学仪器设备制造业在国内市场仍占有一定的竞争能力。国际市场尽管有较大数量的电子通信、计算机和电气机械设备产品出口,但产品的技术程度、专利水平和标准化程度与国际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需求仍有较大的差距。原创性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是影响产业竞争力提高的症结所在。引导激励企业和各类技术人才加强自主技术创新活动,开展对国内国际新型、实用高新技术的开发应用项目研究,应成为今后一段时期提高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内在竞争力的攻关方向。

    3、转变经营理念,注重提高经济效益。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已达一定规模的基础上,衡量和评价高新产业的发展,应注重其对经济协调发展的贡献率,看其增长的效益和效率。切忌用计划经济的旧模式规划和指导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切忌用发展传统企业的旧经验管理和运作高新技术企业;切忌只看产值、出口的数量增长,忽视经济效益和质量的提高。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需要企业家和企业管理者,建立新型科学的经营理念,一切从市场的需求出发,千方百计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的整体提高。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江苏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第77届奥斯卡盛典
驾驶员培训新大纲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CBA全明星赛阵容公布
上海地产面临泡沫破灭
京城在售楼盘分布图
刘晓庆文集:自白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