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正文
 

整顿医药价格重在规范市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01日 07:19 北京晨报

  “橄榄球模式”流通成药价虚高诱因

  据媒体报道,近日国家八部门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整顿药品和医疗服务市场价格秩序的意见》,提出了八项治理整顿措施,包括全面调整政府定价范围内的药品价格,改进药品定价方式,加强对市场调节价药品价格监管,对医疗器械价格进行必要的干预等内容。我们有理由对药品器械价格控制寄予厚望,但医疗费过高缘于医疗体制错位,干预药价也必须
与规范市场环境双管齐下,方能标本兼治。

  从药品销售到设备检查,再到高值医用耗材,医疗机构经营活动中,几乎每一个能有效“增值”的环节都难逃“暴利”、“虚高”、“暗箱操作”的质疑。此前有关部门抽查结果显示,六类35种进口一次性医疗器械,最终卖给

医院的价格平均为报关价的3.34倍。看病贵,主要贵在药品以及大型器械的检查费用上,这是医疗行业一个公开的秘密。如今多了医用耗材,情况更加严重。一些医院收取医疗器械厂商等支付的各类折扣回扣后,却未将这部分资金用以抵消药品和医疗器械售价,而大部分作为医院盈利或用于购置设备等支出,最终还是增加了患者的负担。

  医院也有苦衷,维持自身运营与发展所需资金,绝大多数都要靠“自筹”获得。在医院医护人员技术收费标准偏低、远不能体现劳务技术价值的情况下,只能靠药品和包括医用耗材在内的医疗器材销售实现创收。但事实上医疗产品通常以一种“橄榄球模式”流通,多如牛毛的代理商、批发商靠哄抬药品和医疗器械中间环节价格来获取暴利,形成了供给“两头瘦,中间肥”的利益分割格局。在这个严重不均衡、不对称的格局中,消费者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医院虽获小利,而效率与公平问题没有得到真正解决,反而导致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医务人员形象受到极大损害。

  高收费虽然表现为医院行为,但本质上反映的是市场机制与公益体制之间的矛盾。统一招标采购之类的技术手段,很难从根本上改变“产品价值与价格严重背离”的状况,单纯的立法和监管,在标本兼治方面同样束手无策。医用耗材暴利黑幕的“冰山一角”,折射出来的是体制缺失、发展迷失,以及资源流失背后的巨大危机。

    郑石如(副研究员)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