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视症沉疴难治 日本品牌如何在中国全线溃败(2)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22日 11:09 《经济》杂志 | |||||||||||||
日本品牌的布局失误 北京世研信息咨询公司副总经理安田玲美认为,“最近几年中国媒体对日本进行负面报道的特点是,地方报纸对日舆论要远比中央城市、大城市多。往往是地方媒体对日本的态
其实,这也和日本企业的广告宣传主要集中在大城市,日本产品主要在大城市销售的现象有关。从2003年起,日本企业已经开始调整在中国市场的布局,但仍然没有改变日本企业形象的颓象。 从广告战略上看能得出什么样的分析呢?邸乃壮说:“除了在广告的力度存在跟进不足外,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日本品牌形象和市场定位的重塑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地说,就是日本企业形象的市场定位模糊,使其时常陷入欧美品牌和中国品牌的两面夹击,不能显现其优势。 同样在2004年12月,记者会晤了一家日本电器厂家的公关部长。在听到记者说“我知道你们的血压计很有名”后,该公关部长立即说,“你可千万不要认为我们是一家血压计厂!”日本有不少企业在宣传某个产品时,由于投入过多、过于集中,往往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形成一个固定的形象,表面上是加深了消费者对其产品的理解,但中国不同于日本,过于集中的宣传会让中国消费者很难接受同一个产家的其他产品。 应该说,日本各个厂家多少都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比如说,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大多数人只知道日立是家电器厂家,而不太知道日立的电力、机电、电子、信息方面的特长。家电不过是日立业务范围中的一小部分。 负责日立公关工作的普乐普公司2004年12月17日对《经济》说,日立拿出了九个领域的业务,要提升日立在中国市场的品牌地位,他们把电力及工业设备系统、楼宇系统、城市交通系统等内容捆绑到一起,在中国连续召开了三个展览会,以《日立展 2004》展览会的形式让中国消费者知道它的全方位面容,展览会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举办。普乐普公司说,他们这是“不仅仅保持久负盛名的‘家电厂商’的形象,更要发挥在信息通信、电力及电机等传统的强势领域中的系统供应商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