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宏观调控平衡点在哪(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30日 13:06 经济观察报

  以上4个因素中,政府能够调控的只有汇率和要素价格,无法控制雪灾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以及美元贬值带来的输入型通胀,因此,通胀压力在一段时间内还将高企。

  而人民币汇率升值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抵御这种输入型通胀?我们对中国汇率传导效应研究的结果显示,人民币升值长期来看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但是短期作用较小。例如,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5%-10%,CPI在半年后仅降低0.2%-0.4%,三年后累计下降1.5%-3.0%。而国际大宗商品和农产品价格上涨对我国消费价格的影响,是人民币汇率升值幅度完全无法抵消的。这表明全球性商品价格上涨是推动中国消费价格上扬的关键所在。

  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近期飙升与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美元贬值密切相关,这说明中国以及许多发展中国家目前的高通胀是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造成的,不可能完全依靠自身的货币紧缩根治。

  刘尚希:此轮物价上涨主要是供给方面的原因。

  现在农村小农生产方式已经跟需求结构无法适应,如在猪肉涨价问题上,以前每家每户养几头,现在农村劳动力到城市打工,留守的老人小孩已经不养了。有规模的养猪场又没能及时建设起来。因为饲料价格上涨,疫病问题,原有的规模化养猪场还在撤离。很自然猪肉价格就涨起来了。

  从未来的趋势看,食品价格刚性很强,不会因为涨价而不吃饭,所以对CPI影响更明显。而且,食品农产品涨价本身有其历史合理性。我们不能期望食品价格回到过去的价格,那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合理的。人们习惯于农产品不涨价,这不对,GDP增长那么快,收入也在涨,但农产品价格一直没有多少涨价。

  这次的通胀跟我们长期经济增长方式有关,我们的方式是对外依存度很高,大量投资第二产业带来的增长,对第一产业没有采取太多扶持措施。尽管每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在说加强农业,但针对农业和农产业的政策波动非常大,粮食多了就压价格,少了就出各种行政措施补贴、奖励、行政保护,再多了马上又不管。像棉花、生猪都是这样,多少个来回了,一直没有当成一个产业来认真对待。总的情况是第一产业交给农民自己去打理了,政府发展工业去了。

  王建:我认为中国CPI是长期走高的趋势。当今全球资源不足,资源的发现和开发速度小于消费增长的速度。压力集中在中国这样一些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身上。全球资源的开发速度小于新兴发展中国家消耗的速度,全球资源价格会进入到比较快上涨的时期。

  从国内因素来看,农产品、猪肉、粮油价格上涨追溯到最终原因,是人口和土地的矛盾。土地不增长,人口要增长,人口收入增长,消费要增长,我们还要继续推动城市化,土地还要被占用。这个缺口怎么来补?这是客观事实,也是长期状态。

  未来三年,包括今年在内,中国人口出现高峰。“十一五”期间中国人口将增长6500万,“十五”期间增长是4000万。

  经济观察报:当前,美国大幅减税、连续降息,欧元和日元降息预期也日益加强,这些会对中国的宏观政策制定带来哪些影响?你理想的政策组合建议是什么?

  哈继铭:为了摆脱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美国采取极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大幅减息,向市场注入大量资金。其结果是美元大幅贬值,从而推高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至少在客观上向全球 (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输出通货膨胀。本轮大宗商品与农产品的通胀与美元贬值完全同步开始。

  美元见底回升之日也许是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减小之时,而在此之前,中国应对通胀要防更要扛,无法倚赖单一政策,而应采取“紧货币”(包括汇率升值和信贷规模控制)抑制国内自身通胀因素,同时用财政政策加大补贴农业生产和补贴城市低收入者。货币政策灵活从紧,财政政策灵活积极,促民生、抑通胀、重环保。

  鉴于目前的情况显示政府对于外部经济的恶化以及通胀的全球周期性因素认识有所深化,我们预计今年加息至多一次。此外央行将继续实施信贷控制,存款准备金率还有2到3次上调可能。

  宏观调控将 “摸着美国过海”。具体何时政策力度可能有所调整,要视全球与中国经济增长情况而定,如果一季度数据显示美国经济明显衰退,中国经济增速也大幅放缓(譬如到10%以下),国内政策力度将会有所改变,以防止经济大起大落。而鉴于届时通胀压力依然较大(我们预计3月份CPI还将达8%以上),政策力度的调整将更多地体现在财政政策上。

  “紧货币”重点在于汇率,人民币当加快升值;“宽财政”重点在于加大补贴农业生产和补贴城市低收入者,减轻通胀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我们估计受政府控制的资源与公共品价格短期内难以上调,对于企业涨价的行政干预短期内还将持续。

  王建:我们要做好调整宏观调控政策的准备,现在应该调整了。不要等到中国加速下滑的时候。

  目前,对美国的出口已经是零增长,去年增速是14.4%,前几年对美国出口则是25%左右。今年头两个月,工业企业增长速度是16.5%,也开始出现下滑。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预计在今年6月份到来。在此之前的4、5月份政策不放松、不转型,真到了加速下滑的时候,再想拉住,能吗?

  现在经济衰退势头已经看得明显了,应该准备调整。如果迟疑,就晚了。加速下滑是人心的崩溃,谁也不敢投资和买东西。

  刘尚希:“双防”从宏观调控的角度说没问题。不过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以后出现了一个矛盾,宏观面上看流动性仍然过剩,微观面看,流动性则过紧。经过频繁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现在一些中小金融机构可贷资金减少,流动性显得不足。

  为什么银行紧缩的时候,投资还那么快,很多企业有钱,或者有其他融资渠道,他的钱可能从资本市场上来或者企业间相互融资,不从银行贷款。如国有企业利润有14000亿,花不完,他把这个钱借给别的企业用,或者自己投资项目,或几个企业合作成立一个公司。这种情况下单靠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政策,投资怎么能下降呢。

  “双防”的政策方向上不会变,但具体政策上可能会有变化。货币政策不能一味紧,紧下去微观层面的那些中小企业就死了。

  我觉得实行存款准备金率、利率这样的货币政策,不如出台有针对性的差别信贷政策。对不同行业采取不同信贷政策。货币政策是总量政策,容易造成“一刀切”。

  另外,要提振消费,这需要财政政策发挥更大作用。财政通过扩大对公共服务的投入来提高公共消费,如教育、医疗等。从财政部今年的财政支出看,明显加大了在公共服务上的投入。

  此外,提高私人消费,就需要提高居民收入和劳动报酬。在提高这两个收入上,财税政策会有很大发挥空间。例如个人所得税扣除额的提高、税率的降低,增值税、消费税也有调整的空间。

  财政政策的作用是全方位的,既影响经济也影响社会,经济建设和民生问题都离不开财政,现在中国的问题是经济方面的矛盾和民生问题矛盾并发,需要财税方面发挥作用。财政政策可以在稳健的名义下进行调整,这不是总量上的从紧或扩张,而是结构性调整。

  平衡点在哪里,我想物价上涨幅度趋缓,经济增长速度比去年偏低,这个水平就可以了。全年来看,CPI在4.8%差不多。

[上一页] [1] [2]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