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通货膨胀与发展转型(5)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5日 13:57 经济观察报

  我认为,下一步需要关注基础产业类和服务类产品价格的上涨。其实目前这些行业的涨价压力已经表现出来了,如能源、公用事业、一些和人工成本关联度比较高的服务行业,涨价压力是比较大的。

  抵御通货膨胀压力能力最强的是制造业,特别是竞争充分的工业品行业。比如,汽车行业一直在降价,其实刚才讲的那些涨价因素在汽车行业都存在,但是由于它是大规模生产和销售,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空间较大,吸收成本上升能力就比较强。然而,即便是这类行业,吸收投入品涨价的能力也是有限度的。如果投入品的涨价幅度过高,它本身吸收能力达到一定程度以后,最后也可能会涨价。最近一些制造业比如彩电行业也在酝酿着要涨价,就是这个原因。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我想就可能进入一个所谓全面的通货膨胀时期了。

  吴晓灵:我同意刘世锦的观点,中国当前面临的通货膨胀不是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而主要是成本推进型的。这个“成本推进”包括我国劳动力的成本必须上升;包括我国现在资源的价格是世界的“洼地”,如果我们用较低的资源来进行生产的话,只是用中国有限的资源来补贴全世界,因而中国必须及时地调整资源价格,包括土地价格、能源价格、原材料价格、劳动力价格等的定价,都由市场来起到基础性的调节作用,而这些价格的调整就意味着要推动成本的上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我们不想出现全面的通货膨胀,就必须在管住货币的同时调整价格。如果能管住货币,就会出现价格的有升有降;而如果在调整价格的时候不管住货币,其结果就将是全面的通货膨胀。

  经济过热的根源在哪里

  主持人:货币超发和流动性泛滥也有可能表现为资产价格的上升。请问:通货膨胀与房地产泡沫和股市泡沫有没有关系?

  吴敬琏:所谓“通货膨胀”指的是消费物价总水平的膨胀;所谓“资产泡沫”指的房地产、股票、收藏品等价格的膨胀。它们二者同出一源,就是货币供应总量大大超出需求总量。

  这里有两件事需要注意:第一,从货币超发,到流动性泛滥,再到价格上涨,中间有一个时间的滞后期。在政府大量发放货币时,人们容易产生所谓“货币幻觉”,以为手里的财富充盈,可以放手花钱。这时需要的是宏观当局的科学预见和稳健政策,否则难免陷于被动。其次,价格上升往往并不是从消费物价开始,而是从资产价格开始。在房地产、不动产、股票、债券、收藏品等资产的价格飙升时人们更容易产生非理性繁荣的幻觉,而对泡沫失去警惕。

  举个例子,日本战后实行出口导向政策,在近二十年的长时期中取得很大成功,外汇储备成为世界第一(现在我们是第一),日元升值压力增大。1985年订立广场协议,日本放弃对汇率的控制。为了减缓日元升值的速度和增加内需,日本的中央银行(日银)放松银根,大量注入货币收购美元。但消费物价并没有上涨,多余的流动性涌入资产市场,造成房地产和股票猛涨。当时日本人非常得意,在全世界大量收购,把美国资本主义的标志性建筑洛克菲勒中心也买下来了。开始,日银认为有问题,应当采取紧缩政策,但是大藏省(财政部)不同意,直到1989年年末日本政府同意紧缩。但刚一开始紧缩,房市和股市就突然崩盘,由此带来10年萧条,到现在还不能说恢复繁荣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