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严刑峻法遏制药品市场乱象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2日 09:49 人民网-市场报

  2007年国家药监局将挥出重拳,对所有药品生产批准文号进行重新登记及再注册,没能通过再注册的药品将退出市场。被淘汰的主要是生产标准、工艺落后、存在安全隐患的药品。

  (相关报道见今日本报第8版)

  面对层出不穷的恶性假药事件,国家药监局终于痛下决心,要对过去数年里核发的近17万个药品批准文号,来一次地毯式的清理整顿,力图消除其中的安全隐患。不过对于这一重拳,笔者还是有几点疑虑。

  此前,药监部门对药品批号大开绿灯,每年数万个的核发速度,导致药企之间恶性竞争、回扣盛行、

药价虚高、假冒伪劣药品横行市场。现在全部重审,如何才能保证不会陷入审核、批准、造假、再审核、再批准、再造假的恶性循环怪圈?如此大规模的全行业重新审核,费用开支由谁来承担也是个重要问题。如果是药品企业承担,增加的成本会不会转嫁到老百姓头上?

  看来,要治理积重难返的药品市场乱象,恐怕不能光靠监管部门强化审核等行政许可权。

  首先,药品安全监管立法和执法需要进一步加强。药品和食品一样,是人命攸关的特殊商品,对于其研发、试验、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的监管,必须确保有法可依,同时还应该是严刑峻法,比如实行严格的市场淘汰制度——一有假冒伪劣,就让其完全出局;严厉的执法追究制度——出现质量问题或者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要通过巨额罚款、停业整顿、吊销文号等加以及时制裁,在各个环节的监管上始终对其保持高压态势。

  其次,药监部门要强化无缝隙监管、透明监管的执法意识。

  第三,针对药品审核等环节监管过程中的腐败问题,还必须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变革行政许可收费方式等途径,改变药品审核完全由企业“买单”的做法,斩断药监部门和制药企业之间的利益链条,并通过加强科研来强化政府审核监管的能力。

  张智新(首都经贸大学副教授)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